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562362074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10页
字数: 365.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1人买过
  • 本书全面而广泛地叙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中外城市建筑的艺术理论,林林总总,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创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筑的美学理论,正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及理论家们的历史使命,也是他们的尊严所在。本书以优美而又严谨的文字、**的思考以及力求达到的理论高度,重构了城市建筑的现代格局的理论,令人耳目一新。 1  时代与建筑
      1.1  天人时代的秦汉建筑
      1.2  英雄时代的大唐气度
      1.3  贵族时代的两宋诗韵
      1.4  明清建筑的返照与升沉
    2  建筑韵律
      2.1  奇而法,正而葩
      2.2  韵律感:同型反复
      2.3  意境与物象
      2.4  抽象、含蓄与直白
    3  园林六章
      3.1  后现代与中国园林
      3.2  园林,精神空间的创造
      3.3  叠山理水
      3.4  园林艺术的推陈出新
      3.5  让广州成为园林-山水城市的典范
      3.6  中国园林构景
    4  高技派建筑
      4.1  合与分:建筑技术与艺术
      4.2  高技派建筑的思考
      4.3  有机的整合:技术与艺术
      4.4  设计师的高强综合能力
    5  城市广场
      5.1  广场效应
      5.2  广场正名
      5.3  城市广场的文化观照
      5.4  城市品牌的焦躁
      5.5  城市形象的设计
      5.6  城市规划中的“势”
      5.7  城市的不死之魂
      5.8  历史与品牌
      5.9  技术升华为艺术
    6  意念城市
      6.1  美与时代
      6.2  城市的文化品味
      6.3  卡通城市
      6.4  符号城市
      6.5  失语的城市
    7  城市博物馆
      7.1  城市之根
      7.2  人类的记忆与良知
      7.3  凝重与灵动
      7.4  文化物标
    8  城市文脉
      8.1  从“广信塔”说起
      8.2  记录历史沧桑的“台”
      8.3  千姿百态话“楼”
      8.4  漫漫长路话驿亭
      8.5  “阁”的符号意义
      8.6  久负盛名之“轩”
      8.7  步行街漫谈
      8.8  骑楼遐想
    9  城市元素
      9.1  说 堤
      9.2  话 闸
      9.3  叩 门
      9.4  读关
      9.5  古朴与自然
      9.6  “天人合一”种种
    10  城市景观
      10.1  城市建设与景观工程
      10.2  景观工程与城规之前瞻性
      10.3  古建筑与“旧城改造”
    11  围楼古韵
      11.1  客家围:历史文化的物证
      11.2  客家围,凝固与流变
      11.3  土楼交响
      11.4  围龙屋的古韵新调
    12  参透大千世界
      12.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12.2  换一个视角
      12.3  古民居:天人之能、文化之功
      12.4  古祠堂:宗姓圣地,精神殿堂
      12.5  灰塑、木雕、壁画:情感升华,心灵净化
    13  天地与人文
      13.1  观天地之文则人文在其中
      13.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3.3  城市社会与渐欲远去的城市边界
    14  文化名城与空间艺术
      14.1  十三行的文化资本与广州的城市格局
      14.2  重振广州世界文化名城之雄风
      14.3  灵动:流变中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14.4  让人人的心灵都是一片亮丽的绿洲
    15  规划元素
      15.1  良溪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15.2  珠海:中国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港
      15.3  城市规划与客家文化的绿色元素
      15.4  霍山开发需要大手笔
    16  族群与文化
      16.1  族群建筑及其文化品格
      16.2  客家围屋: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
    17  历史沉思
      17.1  历史的显与隐:南江行
      17.2  东江-香江环保宣言
      17.3  越王井
      17.4  中国古镇行
      17.5  十三行遗址沉思
    18  人文情怀
      18.1  绿色低碳应是城市综合治理的第一位
      18.2  社会性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的立法思考
      18.3  利用十三行夷馆遗址建立十三行博物馆的构想
    19  讲座
      艺术的穿越:建筑与文学讲座
    20  评论选
      20.1  建筑艺术文化的经纬评析
      20.2  解构主义文本,还是妙语连珠
      20.3  一位博士就作者前一部城市美学的读书笔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而广泛地叙述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中外城市建筑的艺术理论,林林总总,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创立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建筑的美学理论,正是当代中国建筑师及理论家们的历史使命,也是他们的尊严所在。本书以优美而又严谨的文字、**的思考以及力求达到的理论高度,重构了城市建筑的现代格局的理论,令人耳目一新。
  • 目录:
    1  时代与建筑
      1.1  天人时代的秦汉建筑
      1.2  英雄时代的大唐气度
      1.3  贵族时代的两宋诗韵
      1.4  明清建筑的返照与升沉
    2  建筑韵律
      2.1  奇而法,正而葩
      2.2  韵律感:同型反复
      2.3  意境与物象
      2.4  抽象、含蓄与直白
    3  园林六章
      3.1  后现代与中国园林
      3.2  园林,精神空间的创造
      3.3  叠山理水
      3.4  园林艺术的推陈出新
      3.5  让广州成为园林-山水城市的典范
      3.6  中国园林构景
    4  高技派建筑
      4.1  合与分:建筑技术与艺术
      4.2  高技派建筑的思考
      4.3  有机的整合:技术与艺术
      4.4  设计师的高强综合能力
    5  城市广场
      5.1  广场效应
      5.2  广场正名
      5.3  城市广场的文化观照
      5.4  城市品牌的焦躁
      5.5  城市形象的设计
      5.6  城市规划中的“势”
      5.7  城市的不死之魂
      5.8  历史与品牌
      5.9  技术升华为艺术
    6  意念城市
      6.1  美与时代
      6.2  城市的文化品味
      6.3  卡通城市
      6.4  符号城市
      6.5  失语的城市
    7  城市博物馆
      7.1  城市之根
      7.2  人类的记忆与良知
      7.3  凝重与灵动
      7.4  文化物标
    8  城市文脉
      8.1  从“广信塔”说起
      8.2  记录历史沧桑的“台”
      8.3  千姿百态话“楼”
      8.4  漫漫长路话驿亭
      8.5  “阁”的符号意义
      8.6  久负盛名之“轩”
      8.7  步行街漫谈
      8.8  骑楼遐想
    9  城市元素
      9.1  说 堤
      9.2  话 闸
      9.3  叩 门
      9.4  读关
      9.5  古朴与自然
      9.6  “天人合一”种种
    10  城市景观
      10.1  城市建设与景观工程
      10.2  景观工程与城规之前瞻性
      10.3  古建筑与“旧城改造”
    11  围楼古韵
      11.1  客家围:历史文化的物证
      11.2  客家围,凝固与流变
      11.3  土楼交响
      11.4  围龙屋的古韵新调
    12  参透大千世界
      12.1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12.2  换一个视角
      12.3  古民居:天人之能、文化之功
      12.4  古祠堂:宗姓圣地,精神殿堂
      12.5  灰塑、木雕、壁画:情感升华,心灵净化
    13  天地与人文
      13.1  观天地之文则人文在其中
      13.2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3.3  城市社会与渐欲远去的城市边界
    14  文化名城与空间艺术
      14.1  十三行的文化资本与广州的城市格局
      14.2  重振广州世界文化名城之雄风
      14.3  灵动:流变中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14.4  让人人的心灵都是一片亮丽的绿洲
    15  规划元素
      15.1  良溪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15.2  珠海:中国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港
      15.3  城市规划与客家文化的绿色元素
      15.4  霍山开发需要大手笔
    16  族群与文化
      16.1  族群建筑及其文化品格
      16.2  客家围屋: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
    17  历史沉思
      17.1  历史的显与隐:南江行
      17.2  东江-香江环保宣言
      17.3  越王井
      17.4  中国古镇行
      17.5  十三行遗址沉思
    18  人文情怀
      18.1  绿色低碳应是城市综合治理的第一位
      18.2  社会性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的立法思考
      18.3  利用十三行夷馆遗址建立十三行博物馆的构想
    19  讲座
      艺术的穿越:建筑与文学讲座
    20  评论选
      20.1  建筑艺术文化的经纬评析
      20.2  解构主义文本,还是妙语连珠
      20.3  一位博士就作者前一部城市美学的读书笔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管理网格员(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
城市管理网格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编委会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第三版)
马成正,张明春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6
杨开忠 张永生 顾 问; 单菁菁 武占云 张卓群 主编;董亚宁 王菡副主编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体检方法与实践
林澎,吴永兴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更新景观改造:公共空间的城市再生 未来社区 社区营造 街区设计 共建花园 旧城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 传承城市文脉
许哲瑶;凤凰空间 出品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精细化典型案例汇编(第四辑)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更新项目全周期业财税管理指南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蔡昌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形象与地标空间——基于城市形象建构的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设计研究
饶鉴、王鑫 著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干部学院)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更新的治理创新
黄卫东 林辰芳 赵若焱 郭立德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著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春晖
陈新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客家之谜
谭元亨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蒲松龄童话(全二册)
谭元亨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至暗岁月(日军粤港细菌战研究)
谭元亨 著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寂灭(白银丸纪实)
谭元亨 著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十三行史稿——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断代史(全三册)
谭元亨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我和我的故乡
谭元亨 著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我是客家人
谭元亨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百货先驱马应彪
谭元亨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老圃
谭元亨 著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客家文化美学
谭元亨 著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十三行世家(古代卷)(全三册)
谭元亨 著
城市美学(自然与艺术)
城市晨韵/元亨文存
谭元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