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度的波澜

力度的波澜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03
版次: 1
ISBN: 9787569907810
定价: 7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7页
字数: 43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10人买过
  •   《力度的波澜》是作者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及音乐评论的学术论文合辑,大多数文章已经发表在《中国音乐学》《音乐学辑刊》《音乐年鉴》等报刊杂志上。音乐美学部分共有21篇文章,主要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学特征、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音乐评论部分共10篇文章,主要就一些知名的曲谱、音乐会(剧)、舞剧等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与分析。 序:哲人哲思大开大阖美学美文
    音乐美学篇
    力度的波澜
    从词曲关系看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的存在方式必须超于经验
    概念的漩涡
    ——对于一个流行口号的争论
    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
    ——兼对某些成说的质疑
    为什么要研究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
    1986年音乐美学研究综述
    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问题
    ——答费邓洪同志
    一个论题中的辩证法问题
    ——答茅原同志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音乐美学的发展趋向
    ——从音乐本盾的探讨着眼
    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
    1991年音乐美学研究综述
    萌生·失落·复苏·发展
    ——新中国音乐美学四十年(1949-1989)
    也谈“立美、审美”的概念运用问题
    ——兼与邢维凯同志讨论
    萧友梅与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学和音乐美学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之前言与后记
    “他是诗人,他在作诗!”
    ——重读《乐话》随笔
    开篇拾零
    ——重读《乐话》随笔之二
    不求上界问灵魂
    ——重读《乐话》随笔之三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再答茅原先生
    天不下雨与哲学的可分性
    ——三答茅原先生

    音乐评论篇
    发人深思的探索
    ——评罗忠铬的《涉江采芙蓉》
    评科教影片《丹顶鹤的一家》中的序列音乐
    繁星满天话“清新”
    ——“许舒亚交响作品音乐会”印象谈
    高山大海的气概
    ——瞿希贤作品音乐会听后
    什么是“中国民族声乐学派”
    诗情洋溢的五彩画面
    ——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观后
    舞剧音乐的新收获
    ——《丝海箫音》观后
    恒动的大地不屈的生命
    ——现代舞剧《大地震》印象
    风格·本质·成就
    ——献给著名歌词作家张藜
    诞生中的音乐剧
    ——《秧歌浪浔曲》
  • 内容简介:
      《力度的波澜》是作者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及音乐评论的学术论文合辑,大多数文章已经发表在《中国音乐学》《音乐学辑刊》《音乐年鉴》等报刊杂志上。音乐美学部分共有21篇文章,主要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音乐作品自身的美学特征、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音乐评论部分共10篇文章,主要就一些知名的曲谱、音乐会(剧)、舞剧等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与分析。
  • 目录:
    序:哲人哲思大开大阖美学美文
    音乐美学篇
    力度的波澜
    从词曲关系看歌曲中的音乐形象
    音乐美学基本理论的存在方式必须超于经验
    概念的漩涡
    ——对于一个流行口号的争论
    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
    ——兼对某些成说的质疑
    为什么要研究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
    1986年音乐美学研究综述
    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问题
    ——答费邓洪同志
    一个论题中的辩证法问题
    ——答茅原同志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音乐美学的发展趋向
    ——从音乐本盾的探讨着眼
    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
    1991年音乐美学研究综述
    萌生·失落·复苏·发展
    ——新中国音乐美学四十年(1949-1989)
    也谈“立美、审美”的概念运用问题
    ——兼与邢维凯同志讨论
    萧友梅与二十世纪的中国音乐学和音乐美学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之前言与后记
    “他是诗人,他在作诗!”
    ——重读《乐话》随笔
    开篇拾零
    ——重读《乐话》随笔之二
    不求上界问灵魂
    ——重读《乐话》随笔之三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再答茅原先生
    天不下雨与哲学的可分性
    ——三答茅原先生

    音乐评论篇
    发人深思的探索
    ——评罗忠铬的《涉江采芙蓉》
    评科教影片《丹顶鹤的一家》中的序列音乐
    繁星满天话“清新”
    ——“许舒亚交响作品音乐会”印象谈
    高山大海的气概
    ——瞿希贤作品音乐会听后
    什么是“中国民族声乐学派”
    诗情洋溢的五彩画面
    ——波兰国家交响乐团演出观后
    舞剧音乐的新收获
    ——《丝海箫音》观后
    恒动的大地不屈的生命
    ——现代舞剧《大地震》印象
    风格·本质·成就
    ——献给著名歌词作家张藜
    诞生中的音乐剧
    ——《秧歌浪浔曲》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