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学(第2版 附光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系列教材

综合地质学(第2版 附光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系列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2017-09
版次: 2
ISBN: 9787116105836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9页
字数: 3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07人买过
  •   本书将地质学涵盖的基础性学科——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地质学的认识性、实践性和方法性,是一本综合性和方法性课程教材。全书分3篇11章,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系统,共4章;地层历史系统,共2章;构造地质系统,共5章。
      本书适用于地质类工科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亦可供野外地质人员参考使用。 总序
    前言

    第一篇 地球的物质组成系统
    第一章 矿物和岩石
    第一节 矿物
    一、矿物的一般概念
    二、矿物的化学成分
    三、矿物的晶体结构
    四、矿物中的元素替代(类质同象)及其意义
    五、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
    六、矿物的分类
    七、主要造岩矿物简介
    八、常见造岩矿物及肉眼识别
    第二节 岩石
    一、岩石的成因分类
    二、岩石学的概念
    三、岩石学发展现状
    四、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沉积岩
    第一节 沉积岩的形成作用
    一、沉积物的形成
    二、沉积物的搬运、分异和沉积作用
    三、成岩作用
    第二节 沉积岩中的原生构造
    一,侵蚀型沉积构造
    二、沉积型构造
    三、软沉积变形构造
    第三节 沉积岩的分类
    一、陆源碎屑岩
    二、碳酸盐岩
    思考题

    第二篇 地层历史系统
    第五章 地层系统
    第一节 地层及其接触关系
    一、地层与地层叠覆律
    二、地层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第二节 地层划分和对比
    一、地层划分
    二、地层对比
    思考题
    第六章 地层单位及地质年代
    第一节 岩石地层单位
    第二节 生物地层单位
    一、生物地层单位的类型
    二、生物演化和地质年代
    第三节 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系统
    一、宇、界、系、统
    二、阶
    三、亚阶
    四、时带
    五、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思考题

    第三篇 构造地质系统
    第七章 地质体基本产状
    第一节 面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一、面状构造组成要素
    二、面状构造产状的测量和表示
    第二节 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第三节 水平岩层
    第四节 倾斜岩层
    一、“V”字形法则
    二、岩层的露头宽度
    三、三点法的原理及应用
    第五节 不同地层接触关系的出露形态
    一、整合接触
    二、不整合接触
    思考题
    第八章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节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
    一、投影原理
    二、极射赤平投影的应用
    三、小结
    四、练习题
    第二节 β图解和π图解
    一、β图解
    二、π图解
    三、练习题
    思考题
    第九章 劈理、线理
    第一节 劈理及其类型
    一、劈理及其组成要素
    二、劈理类型
    三、劈理与大构造的关系及劈理现象
    第二节 线理
    一、变形岩石中小型线理
    二、变形岩石中的大型线理
    第三节 劈理和线理研究的地质意义
    一、劈理研究的地质意义
    二、线理的研究意义
    思考题
    第十章 褶皱
    第一节 褶皱和褶皱要素
    一、褶皱的几何要素
    二、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测定
    三、褶皱的波长和波幅
    第二节 褶皱的几何形态及褶皱的描述
    一、褶皱的几何形态
    二、褶皱形态的描述
    三、褶皱的几何分类
    第三节 叠加褶皱
    一、轴向不一致的直立褶皱叠加
    二、平卧褶皱与直立褶皱叠加
    三、共轴叠加褶皱
    第四节 褶皱的组合型式
    一、雁行褶皱(日耳曼式)
    二、隔档式、隔槽式褶皱(侏罗山式)
    三、复背斜和复向斜(阿尔卑斯式)
  • 内容简介:
      本书将地质学涵盖的基础性学科——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强调地质学的认识性、实践性和方法性,是一本综合性和方法性课程教材。全书分3篇11章,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系统,共4章;地层历史系统,共2章;构造地质系统,共5章。
      本书适用于地质类工科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亦可供野外地质人员参考使用。
  •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篇 地球的物质组成系统
    第一章 矿物和岩石
    第一节 矿物
    一、矿物的一般概念
    二、矿物的化学成分
    三、矿物的晶体结构
    四、矿物中的元素替代(类质同象)及其意义
    五、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
    六、矿物的分类
    七、主要造岩矿物简介
    八、常见造岩矿物及肉眼识别
    第二节 岩石
    一、岩石的成因分类
    二、岩石学的概念
    三、岩石学发展现状
    四、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沉积岩
    第一节 沉积岩的形成作用
    一、沉积物的形成
    二、沉积物的搬运、分异和沉积作用
    三、成岩作用
    第二节 沉积岩中的原生构造
    一,侵蚀型沉积构造
    二、沉积型构造
    三、软沉积变形构造
    第三节 沉积岩的分类
    一、陆源碎屑岩
    二、碳酸盐岩
    思考题

    第二篇 地层历史系统
    第五章 地层系统
    第一节 地层及其接触关系
    一、地层与地层叠覆律
    二、地层接触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第二节 地层划分和对比
    一、地层划分
    二、地层对比
    思考题
    第六章 地层单位及地质年代
    第一节 岩石地层单位
    第二节 生物地层单位
    一、生物地层单位的类型
    二、生物演化和地质年代
    第三节 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系统
    一、宇、界、系、统
    二、阶
    三、亚阶
    四、时带
    五、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思考题

    第三篇 构造地质系统
    第七章 地质体基本产状
    第一节 面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一、面状构造组成要素
    二、面状构造产状的测量和表示
    第二节 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第三节 水平岩层
    第四节 倾斜岩层
    一、“V”字形法则
    二、岩层的露头宽度
    三、三点法的原理及应用
    第五节 不同地层接触关系的出露形态
    一、整合接触
    二、不整合接触
    思考题
    第八章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节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
    一、投影原理
    二、极射赤平投影的应用
    三、小结
    四、练习题
    第二节 β图解和π图解
    一、β图解
    二、π图解
    三、练习题
    思考题
    第九章 劈理、线理
    第一节 劈理及其类型
    一、劈理及其组成要素
    二、劈理类型
    三、劈理与大构造的关系及劈理现象
    第二节 线理
    一、变形岩石中小型线理
    二、变形岩石中的大型线理
    第三节 劈理和线理研究的地质意义
    一、劈理研究的地质意义
    二、线理的研究意义
    思考题
    第十章 褶皱
    第一节 褶皱和褶皱要素
    一、褶皱的几何要素
    二、褶皱轴面和枢纽产状的测定
    三、褶皱的波长和波幅
    第二节 褶皱的几何形态及褶皱的描述
    一、褶皱的几何形态
    二、褶皱形态的描述
    三、褶皱的几何分类
    第三节 叠加褶皱
    一、轴向不一致的直立褶皱叠加
    二、平卧褶皱与直立褶皱叠加
    三、共轴叠加褶皱
    第四节 褶皱的组合型式
    一、雁行褶皱(日耳曼式)
    二、隔档式、隔槽式褶皱(侏罗山式)
    三、复背斜和复向斜(阿尔卑斯式)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