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中国农学

跨文化中国农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英]
2018-01
版次: 1
ISBN: 9787520202015
定价: 26.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100页
字数: 48千字
正文语种: 01
分类: 自然科学
  • 本书探讨在世界范围内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经验的重要性,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是中国农政管理系统中的国家科学和治国之本,体现科技发展与兼容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这种研究成果能够增进现代人对科学与规律的理解,而这种经验不仅存在于中国,也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前现代化时期之中。作者是李约瑟大弟子,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丛书《农业》卷的作者,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国际科技史协会主席。 

    白馥兰,在法国巴黎和英国接受教育,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汉学与社会人类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英国剑桥、法国巴黎和美国加州的高校任教,在相关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现执教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是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技史》系列丛书《农业》卷(1984)的作者,主要研究领域有农业史、水稻社会、技术与性别等。  
    出版多种著作。代表作有《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1997)、《技术、性别、历史——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大转型》(2017)等,均有中译本出版。目前正与其他农学史家合作进行“农作物的流动及其历史刻度”项目的研究。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8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自1994年起,先后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芬兰约恩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国远东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做博士后、高访和从事合作研究。国际民俗学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数字民俗学和跨文化学。 

    总序 
    导言 
    第一节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观 
    第二节 科学、技艺和技术 
    第三节 宋元以后的国家农政科学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与进一步学习的阅读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在世界范围内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经验的重要性,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是中国农政管理系统中的国家科学和治国之本,体现科技发展与兼容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这种研究成果能够增进现代人对科学与规律的理解,而这种经验不仅存在于中国,也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前现代化时期之中。作者是李约瑟大弟子,李约瑟“中国科技史”丛书《农业》卷的作者,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国际科技史协会主席。 

  • 作者简介:
    白馥兰,在法国巴黎和英国接受教育,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汉学与社会人类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英国剑桥、法国巴黎和美国加州的高校任教,在相关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现执教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是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技史》系列丛书《农业》卷(1984)的作者,主要研究领域有农业史、水稻社会、技术与性别等。  
    出版多种著作。代表作有《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1997)、《技术、性别、历史——重新审视帝制中国的大转型》(2017)等,均有中译本出版。目前正与其他农学史家合作进行“农作物的流动及其历史刻度”项目的研究。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8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自1994年起,先后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芬兰约恩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法国远东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做博士后、高访和从事合作研究。国际民俗学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数字民俗学和跨文化学。 

  • 目录:
    总序 
    导言 
    第一节 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观 
    第二节 科学、技艺和技术 
    第三节 宋元以后的国家农政科学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与进一步学习的阅读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