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十六讲

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十六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2021-10
版次: 1
ISBN: 9787507762402
定价: 8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艺术
13人买过
  •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民族音乐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学术性思考的讲稿。书中作者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范畴、方法与思潮、研究历史、主要内容及特点等内容设立了十六个专题进行讲解,利于读者比较系统地了解民族音乐学,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对现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实践指导意义。是一部可供音乐研究,特别是民间音乐研究,以及民间音乐非遗保护、民间音乐传播的专家学者、从业者参考使用的普及型学术读物。         赵书峰,博士,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编委与“民族音乐学专题”栏目主持人,《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民族音乐研究”栏目资深学术顾问。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曾获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评委会特别提名奖。

            截至目前,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人民音乐》等学术刊物发文100多篇,出版专著6部。 讲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

    第二讲 田野·文献·方法论

                ——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三个条件 /41

    第三讲 传统的发明与本土音乐文化的重建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身份认同变迁问题的思考 /53

    第四讲 符号学理论与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 /73

    第五讲 再思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问题 /99

    第六讲 语境·身体·互文·权力

                ——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再思考 /121

    第七讲 关于中国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141

    第八讲 权力与话语操演中的口述音乐史表述 /155

    第九讲 为谁书写?谁在书写?

                ——谈影像(声音)音乐民族志文本的建构问题 /167

    第十讲 瑶族婚俗仪式音乐的历史与变迁 /181

    第十一讲 湘、桂边界平地瑶音乐的族性建构与文化认同 /211

    第十二讲 传统的延续与身份的再造

                ——瑶族“盘王节”音乐文化身份研究 /239

     

    第十三讲 文化非本质主义·主体性·自我民族志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三个重要学术观念 /259

     

    第十四讲 族群边界与音乐认同

             ——冀北丰宁满族“吵子会”音乐的人类学阐释 /275

     

    第十五讲 民族音乐学为何要研究人 /287

     

    第十六讲 流域·通道·走廊

             ——音乐与“路”文化空间互动关系问题研究 /305

     

    后记 /327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民族音乐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学术性思考的讲稿。书中作者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范畴、方法与思潮、研究历史、主要内容及特点等内容设立了十六个专题进行讲解,利于读者比较系统地了解民族音乐学,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对现今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实践指导意义。是一部可供音乐研究,特别是民间音乐研究,以及民间音乐非遗保护、民间音乐传播的专家学者、从业者参考使用的普及型学术读物。
  • 作者简介:
            赵书峰,博士,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编委与“民族音乐学专题”栏目主持人,《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民族音乐研究”栏目资深学术顾问。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曾获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评委会特别提名奖。

            截至目前,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民族艺术》《民族艺术研究》《人民音乐》等学术刊物发文100多篇,出版专著6部。
  • 目录:
    讲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

    第二讲 田野·文献·方法论

                ——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三个条件 /41

    第三讲 传统的发明与本土音乐文化的重建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身份认同变迁问题的思考 /53

    第四讲 符号学理论与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 /73

    第五讲 再思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问题 /99

    第六讲 语境·身体·互文·权力

                ——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再思考 /121

    第七讲 关于中国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141

    第八讲 权力与话语操演中的口述音乐史表述 /155

    第九讲 为谁书写?谁在书写?

                ——谈影像(声音)音乐民族志文本的建构问题 /167

    第十讲 瑶族婚俗仪式音乐的历史与变迁 /181

    第十一讲 湘、桂边界平地瑶音乐的族性建构与文化认同 /211

    第十二讲 传统的延续与身份的再造

                ——瑶族“盘王节”音乐文化身份研究 /239

     

    第十三讲 文化非本质主义·主体性·自我民族志

             ——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三个重要学术观念 /259

     

    第十四讲 族群边界与音乐认同

             ——冀北丰宁满族“吵子会”音乐的人类学阐释 /275

     

    第十五讲 民族音乐学为何要研究人 /287

     

    第十六讲 流域·通道·走廊

             ——音乐与“路”文化空间互动关系问题研究 /305

     

    后记 /32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