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1-06
版次: 1
ISBN: 9787559651143
定价: 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艺术
23人买过
  • 这是一本从编剧角度考察中国电影百余年历史的专业著述。书中梳理了不同阶段的剧作实践,以史料学与影人年谱的方法思路,细数那些对后辈创作者影响颇深的重要创作流派、美学思维、代表影人及其作品,如对鸳鸯蝴蝶派、左翼进步影人、“孤岛”时期的借古喻今作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选择下的商业类型电影、港台与海外影人实践等内容的论述,展示了中国电影的丰富样貌和独特品格,揭示了历史的渐进中中国故事讲述方法的多元可能性。同时,还尤为关注经济、社会、美学、技术等因素对剧本创作的影响,拓展了电影史研究的理论视野与范式方法,极具学术参考价值。 编著者简介

    张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著名编剧。2002年获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学位。主要影视作品: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女医明妃传》《长大》《班淑传奇》《陆贞传奇》《独孤天下》《买定离手我爱你》等二十余部;电影《101次求婚》;担任电视剧《翻译官》《择天记》《小别离》《小欢喜》《生活家》等数部影视作品剧本总监。同时著有《当代中国电视剧叙事策略研究丛书:电视剧改编教程》《外国电影史》等多部学术作品。

    撰稿者简介

    (按姓氏音序排列)

    洪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意大利罗马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编著有《法国新浪潮》《马与歌剧——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史学研究》等。

    林畅,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毕业,现为自由电影研究者。主要作品有《湮没的悲欢——中联华影电影初探》(中华书局出版)。

    唐佳琳,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电视导论》《影视艺术导论》作者之一。

    吴菁,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现为CAA签约编剧,编剧作品:电影《被害人》《梦境玩家》等。

    燕俊,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编著有《在声光魅影中穿行——电影佳作鉴赏四十例》《外国电影史》等书。

    张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著名编剧。

    张文燕,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社副主编、编审,硕士生导师。 撰稿者简介

    第一章 中国电影的奠基时期(1913—1931)

    第二章 左翼电影创作观的确立(1932—1937)

    第三章 在泥泞中作战,在荆棘中潜行(1937—1945)

    第四章 风云际会现峥嵘(1945—1949)

    附录:1949年之前电影歌曲的创作

    第五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1949—1965)

    第六章 风雨十年(1966—1976)

    第七章 从新时期迈向新时代的不断求索(1977—2017)

    第八章 别样芬芳:香港、台湾、海外华人电影编剧史(1913—2017)

    后 记

    出版后记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从编剧角度考察中国电影百余年历史的专业著述。书中梳理了不同阶段的剧作实践,以史料学与影人年谱的方法思路,细数那些对后辈创作者影响颇深的重要创作流派、美学思维、代表影人及其作品,如对鸳鸯蝴蝶派、左翼进步影人、“孤岛”时期的借古喻今作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选择下的商业类型电影、港台与海外影人实践等内容的论述,展示了中国电影的丰富样貌和独特品格,揭示了历史的渐进中中国故事讲述方法的多元可能性。同时,还尤为关注经济、社会、美学、技术等因素对剧本创作的影响,拓展了电影史研究的理论视野与范式方法,极具学术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编著者简介

    张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著名编剧。2002年获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学位。主要影视作品: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女医明妃传》《长大》《班淑传奇》《陆贞传奇》《独孤天下》《买定离手我爱你》等二十余部;电影《101次求婚》;担任电视剧《翻译官》《择天记》《小别离》《小欢喜》《生活家》等数部影视作品剧本总监。同时著有《当代中国电视剧叙事策略研究丛书:电视剧改编教程》《外国电影史》等多部学术作品。

    撰稿者简介

    (按姓氏音序排列)

    洪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意大利罗马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编著有《法国新浪潮》《马与歌剧——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史学研究》等。

    林畅,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毕业,现为自由电影研究者。主要作品有《湮没的悲欢——中联华影电影初探》(中华书局出版)。

    唐佳琳,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电视导论》《影视艺术导论》作者之一。

    吴菁,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现为CAA签约编剧,编剧作品:电影《被害人》《梦境玩家》等。

    燕俊,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编著有《在声光魅影中穿行——电影佳作鉴赏四十例》《外国电影史》等书。

    张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著名编剧。

    张文燕,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杂志社副主编、编审,硕士生导师。
  • 目录:
    撰稿者简介

    第一章 中国电影的奠基时期(1913—1931)

    第二章 左翼电影创作观的确立(1932—1937)

    第三章 在泥泞中作战,在荆棘中潜行(1937—1945)

    第四章 风云际会现峥嵘(1945—1949)

    附录:1949年之前电影歌曲的创作

    第五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1949—1965)

    第六章 风雨十年(1966—1976)

    第七章 从新时期迈向新时代的不断求索(1977—2017)

    第八章 别样芬芳:香港、台湾、海外华人电影编剧史(1913—2017)

    后 记

    出版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情感·智能·素养:基于情智共生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张巍 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法统计学
张巍 李超 霍钊 编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汉语双音复合词构词及词汇语义的认知研究
张巍 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市场营销()
张巍 编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细颗粒物捕集数值模型
张巍 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西方古典学辑刊(第二辑):《安提戈涅》里的合唱歌
张巍 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逻辑表达:高效沟通的金字塔思维
张巍 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阿尔茨海默病诊疗张巍2019观点
张巍 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家风
张巍 著;上尚印像 绘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西方古典学辑刊(第一辑)
张巍 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希腊古风诗教考论
张巍 著
中国电影编剧史 北京电影学院名师专家联合撰写 讲述百余年中国电影编剧创作历史
AutoCAD全套室内设计图纸绘制技法精讲
张巍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