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红叶

江山红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2023-05
版次: 1
ISBN: 9787229176303
定价: 10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376页
字数: 320.000千字
分类: 文学
  • 这是周勇先生的第一部散文结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江山红叶》《金佛杜鹃》《又见金佛杜鹃》《礼赞黄葛》《青龙横空出阿依》《“走”出一片新天地》《重读“风流”》等七十三篇散文。作者以丰厚的知识素养和娴熟的文字功力,感情饱满地书写壮丽的山川镜像、广博的人文风物、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情思,对自然生命的礼赞,对亲情友情的摹写。周勇先生秉持情有所动而笔有所动的原则,不作无病呻吟;追求以白描的方式抒情达意,而不刻意堆砌词藻花里胡哨;善于以史家的情怀去描述历史的细节,而不从当下的意向去改变历史的意蕴。作者的文章率性潇洒,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自然之气,不做作,不矫情,作品中裹挟着人文的情怀和恣意的笔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怀,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充满诗意的情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关乎人、事、物、景、情的画卷,给人以深思和启迪,是一部非常有温度,令人动容的作品。 周勇,汉族,中共党员。历史学家,博士生导师,研究中国近现史、中共党史和重庆史的著名学者,重庆地方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抗战史学会副会长。 江山走笔

    江山红叶 / 3

    金佛杜鹃 / 5

    又见金佛杜鹃 / 8

    黄葛礼赞 / 12

    青龙横空出阿依 / 16

    “走”出一片新天地 / 19

    重读“风流” / 23

    驽马十驾

    我的川大 我的老师 / 29

    我的第一本书和最近一本书 / 34

    40年的探寻——我与《长江三峡及重庆游记》 / 39

    “不应忘记”——执着追寻重庆大轰炸的真相 / 44

    为城市存史——参加到开拓城市史研究的行列中 / 48

    雷鸣之前的闪电——为城市贡献第一部《重庆通史》 / 51

    岁计满满——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事业的开拓 / 57

    耕耘“红岩精神”——在宋平同志指导下收获了《红岩精神研究》 / 65

    学术共影像同光——开启影像史学研究新领域 / 69

    阳光跋涉

    改变我人生的两本书 / 77

    我家住在解放碑 / 79

    冻桐花——我的梅子垭岁月 / 92

    集体经历与历史记忆 / 103

    九院与成字360部队 / 105

    我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 / 109

    戊戌清明祭 / 113

    我之为“师” / 118

    “换笔”换出春天来 / 121

    云山万里 相逢荧屏 / 124

    春天的种子 / 126

    又见重庆的别样风景——写在《城门几丈高》首播结束之际 / 129

    己亥清明祭:跨越40年的相聚 / 133

    相聚在“天下第一乡都” / 136

    感恩——写在“11·27”七十周年之日 / 139

    《江山红叶》别记——我所经历的巫山脱贫史 / 145

    坚守学术 作育英才 / 150巴渝城记

    重庆人:要豪放,不要粗俗 / 161

    重庆历史上的三次“直辖” / 164

    江山之城与江山品格 / 166

    记录重庆前进的步伐 / 169

    根在湖广 / 171

    庚子后方“疫”记 / 174

    木洞漫步 / 180

    读图江山之城 / 182

    经师人师

    杜连,吉高 / 187

    师 承 / 190

    给胡昭曦先生的信 / 194

    厚 爱 / 197

    老师 学者 朋友——我的老师隗瀛涛先生 / 199

    隗家的酒香 / 206

    亦师亦友——再忆老师隗瀛涛先生 / 211

    著史育人先驱者 / 217

    章师,吾师 / 222

    小鹏同志 / 232

    我所认识的孟广涵 / 241

    异国友朋

    读懂中美并肩抗战历史的一扇门 / 249

    从史迪威故里向西望去——忆史迪威将军长女南希 / 256

    不要忘了延安精神——访谢伟思 / 261

    对话基辛格 / 271

    傅高义先生远去的背影 / 275

    为了与战时首都的重逢——促成美国奥斯卡奖纪录片《苦干》回归 / 286

    难忘相模湖 / 292

    更泛沧浪万里长 / 295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 300

    亲情无限

    老家磁器口之“六问” / 307

    我们家“春天的故事” / 312

    父亲的遗产 / 316

    爸爸教我读书学习 / 327

    庚子清明忆 / 334

    父亲与新闻出版二三事 / 338

    荷花开了 / 342

    心仪已久 印象高原 / 352

    济民永春 / 354

    从“爱众”到“济民”的青春记录 / 356

    永德昌荣共守传 / 360

    邮与传 / 363

    后记 / 367
  • 内容简介:
    这是周勇先生的第一部散文结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江山红叶》《金佛杜鹃》《又见金佛杜鹃》《礼赞黄葛》《青龙横空出阿依》《“走”出一片新天地》《重读“风流”》等七十三篇散文。作者以丰厚的知识素养和娴熟的文字功力,感情饱满地书写壮丽的山川镜像、广博的人文风物、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情思,对自然生命的礼赞,对亲情友情的摹写。周勇先生秉持情有所动而笔有所动的原则,不作无病呻吟;追求以白描的方式抒情达意,而不刻意堆砌词藻花里胡哨;善于以史家的情怀去描述历史的细节,而不从当下的意向去改变历史的意蕴。作者的文章率性潇洒,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自然之气,不做作,不矫情,作品中裹挟着人文的情怀和恣意的笔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怀,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充满诗意的情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关乎人、事、物、景、情的画卷,给人以深思和启迪,是一部非常有温度,令人动容的作品。
  • 作者简介:
    周勇,汉族,中共党员。历史学家,博士生导师,研究中国近现史、中共党史和重庆史的著名学者,重庆地方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抗战史学会副会长。
  • 目录:
    江山走笔

    江山红叶 / 3

    金佛杜鹃 / 5

    又见金佛杜鹃 / 8

    黄葛礼赞 / 12

    青龙横空出阿依 / 16

    “走”出一片新天地 / 19

    重读“风流” / 23

    驽马十驾

    我的川大 我的老师 / 29

    我的第一本书和最近一本书 / 34

    40年的探寻——我与《长江三峡及重庆游记》 / 39

    “不应忘记”——执着追寻重庆大轰炸的真相 / 44

    为城市存史——参加到开拓城市史研究的行列中 / 48

    雷鸣之前的闪电——为城市贡献第一部《重庆通史》 / 51

    岁计满满——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事业的开拓 / 57

    耕耘“红岩精神”——在宋平同志指导下收获了《红岩精神研究》 / 65

    学术共影像同光——开启影像史学研究新领域 / 69

    阳光跋涉

    改变我人生的两本书 / 77

    我家住在解放碑 / 79

    冻桐花——我的梅子垭岁月 / 92

    集体经历与历史记忆 / 103

    九院与成字360部队 / 105

    我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 / 109

    戊戌清明祭 / 113

    我之为“师” / 118

    “换笔”换出春天来 / 121

    云山万里 相逢荧屏 / 124

    春天的种子 / 126

    又见重庆的别样风景——写在《城门几丈高》首播结束之际 / 129

    己亥清明祭:跨越40年的相聚 / 133

    相聚在“天下第一乡都” / 136

    感恩——写在“11·27”七十周年之日 / 139

    《江山红叶》别记——我所经历的巫山脱贫史 / 145

    坚守学术 作育英才 / 150巴渝城记

    重庆人:要豪放,不要粗俗 / 161

    重庆历史上的三次“直辖” / 164

    江山之城与江山品格 / 166

    记录重庆前进的步伐 / 169

    根在湖广 / 171

    庚子后方“疫”记 / 174

    木洞漫步 / 180

    读图江山之城 / 182

    经师人师

    杜连,吉高 / 187

    师 承 / 190

    给胡昭曦先生的信 / 194

    厚 爱 / 197

    老师 学者 朋友——我的老师隗瀛涛先生 / 199

    隗家的酒香 / 206

    亦师亦友——再忆老师隗瀛涛先生 / 211

    著史育人先驱者 / 217

    章师,吾师 / 222

    小鹏同志 / 232

    我所认识的孟广涵 / 241

    异国友朋

    读懂中美并肩抗战历史的一扇门 / 249

    从史迪威故里向西望去——忆史迪威将军长女南希 / 256

    不要忘了延安精神——访谢伟思 / 261

    对话基辛格 / 271

    傅高义先生远去的背影 / 275

    为了与战时首都的重逢——促成美国奥斯卡奖纪录片《苦干》回归 / 286

    难忘相模湖 / 292

    更泛沧浪万里长 / 295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 300

    亲情无限

    老家磁器口之“六问” / 307

    我们家“春天的故事” / 312

    父亲的遗产 / 316

    爸爸教我读书学习 / 327

    庚子清明忆 / 334

    父亲与新闻出版二三事 / 338

    荷花开了 / 342

    心仪已久 印象高原 / 352

    济民永春 / 354

    从“爱众”到“济民”的青春记录 / 356

    永德昌荣共守传 / 360

    邮与传 / 363

    后记 / 36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