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生命的罪与罚

底线:生命的罪与罚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04
版次: 1
ISBN: 9787010132990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9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8人买过
  •   2013年6月21日,南京1岁和3岁李家姐妹饿死家中,满脸粪便,化为干尸,撕裂人心……2013年7月23日晚,北京的一名男子因停车纠纷,竟将恶魔的双手伸向对方婴儿车里2岁10个月大的女童……这不是恐怖小说的虚构,而是现实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的“道德现场”,关于生命的罪与罚,关于人性的恶与善,关于良心的好与坏,关于底线的守与失,关于安全的困境与守望,关于法律的理与情……本书精选了近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十大恶性事件,真实地呈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人性不能承受之痛、社会不能承受之殇,并从个人到社会、法律到道德、底线到信仰等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对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困境、价值排序与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以期为现代社会敲响道德的警钟。 张彦,女,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理”教研中心主任,浙江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韩国国立交通大学、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浙江省第一批“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价值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专著《价值排序与伦理风险》(人民出版社,2011),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人民日报(理论版)》、《自然辩证法研究》、《伦理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7项,多项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引用和转载,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首届长三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一、失衡的“人性”何去何从 
     

      ——从南京婴童饿死案谈起 
     

      2003年6月21日,成都青江上演了一名幼童饿死事件,舆论哗然;10年之后的同一天,南京l岁和3岁的李家姐妹饿死家中,满脸粪便,化为干尸,撕裂人心…… 
     

      经历了太多的善恶困惑、是非对锚、黑白矛盾,我们开始迷惘,开始迟疑,开始妥协,“人性”的天平开始倾斜扭曲……人类的本性究竟是什么?为何善良与邪恶的鸿沟无法超越?失衡的人性将会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二、你的“良心”在哪里 
     

      ——从陕西贩婴案谈起 
     

      2013年7月16曰深夜,陕西省富平县妇幼保健院病房一楼大厅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下这样一幕场景:一个重约2.8千克、身长50厘米的男婴被该医院的一名女医生裹在怀里,偷偷送出医院后拐卖…… 
     

      良心作为人“内在的道德法庭”,扮演着人类“神圣的法官”,其作用是极其强大的。然而,当前生活中的很多现实案例,却让我们的良心一次次受到震撼,受到拷问,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你的良心在哪里?…… 
     
     
     
     
     

      三、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从三鹿奶粉案谈起 
     

      截至2008年9月21日上午8时,全国因食用三鹿等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达1万余人,官方确认4例患儿死亡…… 
     

      从食品健康到环境污染、从流行疾病肆虐到极端暴力频发、从金融危机到道德乱象……身处众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围困之中,我们避无可避,藏无可藏,生命犹如风中之烛岌岌可危,惶惶不安。被抛置到这样一个风险社会的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四、我们为什么要“旁观” 
     

      ——从彭宇案谈起 
     

      2006年11月20日,徐寿兰老太太在南京市83路某车站等车时,人来人往中被撞倒摔成骨折。这短短一瞬间发生的简单事情,却出现了“罗生门”式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一群人的迷失才是真正的迷失,更可个白的是,有时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已经迷失了,这是更令人恐惧绝望的迷失,就譬如我们在“救死扶伤”面前迟疑,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时迷茫。 
     
     
     
     
     

      …… 
     

      五、“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六、被践踏的“法律”尊严 
     

      七、不断被挑战的“德道底线” 
     

      八、极端“暴力”下的反思 
     

      九、社会“精英”的偏执与疯狂 
     

      十、社会的“熔炉”熔掉了什么 
     

      后记 
  • 内容简介:
      2013年6月21日,南京1岁和3岁李家姐妹饿死家中,满脸粪便,化为干尸,撕裂人心……2013年7月23日晚,北京的一名男子因停车纠纷,竟将恶魔的双手伸向对方婴儿车里2岁10个月大的女童……这不是恐怖小说的虚构,而是现实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的“道德现场”,关于生命的罪与罚,关于人性的恶与善,关于良心的好与坏,关于底线的守与失,关于安全的困境与守望,关于法律的理与情……本书精选了近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十大恶性事件,真实地呈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人性不能承受之痛、社会不能承受之殇,并从个人到社会、法律到道德、底线到信仰等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对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困境、价值排序与选择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以期为现代社会敲响道德的警钟。
  • 作者简介:
    张彦,女,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理”教研中心主任,浙江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韩国国立交通大学、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浙江省第一批“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入选者,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价值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专著《价值排序与伦理风险》(人民出版社,2011),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人民日报(理论版)》、《自然辩证法研究》、《伦理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7项,多项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引用和转载,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首届长三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 目录:

      一、失衡的“人性”何去何从 
     

      ——从南京婴童饿死案谈起 
     

      2003年6月21日,成都青江上演了一名幼童饿死事件,舆论哗然;10年之后的同一天,南京l岁和3岁的李家姐妹饿死家中,满脸粪便,化为干尸,撕裂人心…… 
     

      经历了太多的善恶困惑、是非对锚、黑白矛盾,我们开始迷惘,开始迟疑,开始妥协,“人性”的天平开始倾斜扭曲……人类的本性究竟是什么?为何善良与邪恶的鸿沟无法超越?失衡的人性将会带领我们走向何方?…… 
     
     
     
     
     

      二、你的“良心”在哪里 
     

      ——从陕西贩婴案谈起 
     

      2013年7月16曰深夜,陕西省富平县妇幼保健院病房一楼大厅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下这样一幕场景:一个重约2.8千克、身长50厘米的男婴被该医院的一名女医生裹在怀里,偷偷送出医院后拐卖…… 
     

      良心作为人“内在的道德法庭”,扮演着人类“神圣的法官”,其作用是极其强大的。然而,当前生活中的很多现实案例,却让我们的良心一次次受到震撼,受到拷问,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你的良心在哪里?…… 
     
     
     
     
     

      三、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从三鹿奶粉案谈起 
     

      截至2008年9月21日上午8时,全国因食用三鹿等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婴幼儿达1万余人,官方确认4例患儿死亡…… 
     

      从食品健康到环境污染、从流行疾病肆虐到极端暴力频发、从金融危机到道德乱象……身处众多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围困之中,我们避无可避,藏无可藏,生命犹如风中之烛岌岌可危,惶惶不安。被抛置到这样一个风险社会的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四、我们为什么要“旁观” 
     

      ——从彭宇案谈起 
     

      2006年11月20日,徐寿兰老太太在南京市83路某车站等车时,人来人往中被撞倒摔成骨折。这短短一瞬间发生的简单事情,却出现了“罗生门”式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一群人的迷失才是真正的迷失,更可个白的是,有时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已经迷失了,这是更令人恐惧绝望的迷失,就譬如我们在“救死扶伤”面前迟疑,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时迷茫。 
     
     
     
     
     

      …… 
     

      五、“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六、被践踏的“法律”尊严 
     

      七、不断被挑战的“德道底线” 
     

      八、极端“暴力”下的反思 
     

      九、社会“精英”的偏执与疯狂 
     

      十、社会的“熔炉”熔掉了什么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