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0-11
版次: 1
ISBN: 9787030663184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8页
字数: 207千字
67人买过
  •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共四篇。第一篇为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包括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实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实验;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培养、致病性与免疫性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疾病的诊断操作技术;第三篇为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与抗菌作用的检测,介绍注射剂、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测,以及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技术;第四篇为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技术,介绍原虫、线虫、吸虫和绦虫的形态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疾病的实验诊断技术。《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介绍经典实验技术的同时,对近年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所应用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也做了介绍,并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安排一些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供有条件的学校选用。 目录 

    实验室规则 1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第一章 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实验 5 

    实验一 免疫血清的制备 5 

    实验二 免疫球蛋白的提取与鉴定 6 

    实验三 玻片凝集试验 8 

    实验四 试管凝集试验 9 

    实验五 间接血凝试验 10 

    实验六 环状沉淀试验――血迹鉴定 11 

    实验七 单向琼脂扩散法 12 

    实验八 双向琼脂扩散法 13 

    实验九 火箭免疫电泳试验 14 

    实验十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16 

    实验十一 补体溶细胞试验 17 

    实验十二 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 18 

    实验十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9 

    第二章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实验 21 

    实验十四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 21 

    实验十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试验――密度梯度离心法 22 

    实验十六 E花环形成试验 23 

    实验十七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法 24 

    实验十八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 25 

    实验十九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26 

    实验二十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百分率的检测 27 

    实验二十一 耳肿胀试验 28 

    实验二十二 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 28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三章 细菌学总论实验 33 

    实验二十三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特殊结构观察 33 

    实验二十四 细菌的单染色法 34 

    实验二十五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35 

    实验二十六 活菌运动的观察 36 

    实验二十七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37 

    实验二十八 细菌的接种技术与细菌生长情况的观察 39 

    实验二十九 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 42 

    实验三十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4 

    实验三十一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8 

    实验三十二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49 

    第四章 细菌学各论实验 53 

    实验三十三 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性及培养特性 53 

    实验三十四 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 53 

    实验三十五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溶血法 54 

    实验三十六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胶乳凝集法 56 

    实验三十七 肺炎链球菌胆汁溶菌试验 56 

    实验三十八 淋病奈瑟菌氧化酶试验 57 

    实验三十九 肠道杆菌的形态、染色性与培养特性 58 

    实验四十 粪标本中致病性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60 

    实验四十一 伤寒和副伤寒的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应) 61 

    实验四十二 厌氧性细菌形态、染色性与培养特性 63 

    实验四十三 牛奶发酵试验 63 

    实验四十四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力试验与抗毒素的中和试验 64 

    实验四十五 临床标本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64 

    实验四十六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性及培养特性 66 

    实验四十七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法 67 

    第五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实验 69 

    实验四十八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染色性和培养特性 69 

    实验四十九 钩端螺旋体动力检查 70 

    实验五十 解脲脲原体脲酶试验 71 

    实验五十一 钩端螺旋体的显微镜凝集试验 71 

    实验五十二 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试验 72 

    实验五十三 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特异性试验 74 

    第六章 真菌学实验 76 

    实验五十四 真菌形态与菌落观察 76 

    实验五十五 真菌培养 77 

    实验五十六 浅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检查 79 

    实验五十七 常见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检查 80 

    第七章 病毒学实验 82 

    实验五十八 病毒的培养方法 82 

    实验五十九 红细胞凝集试验 88 

    实验六十 血凝抑制试验 89 

    实验六十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 90 

    实验六十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Bs 91 

    实验六十三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 92 

    第三篇 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与抗菌作用的检测 

    第八章 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 97 

    实验六十四 注射剂的无菌检查 97 

    实验六十五 口服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 97 

    实验六十六 外用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 99 

    第九章 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检测 102 

    实验六十七 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定性检测――琼脂扩散法 102 

    实验六十八 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定量检测――液体稀释法 104 

    第四篇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第十章 原虫实验 107 

    实验六十九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107 

    实验七十 阴道毛滴虫 108 

    实验七十一 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 110 

    实验七十二 刚地弓形虫 111 

    实验七十三 疟原虫 112 

    第十一章 线虫实验 115 

    实验七十四 似蚓蛔线虫(蛔虫) 115 

    实验七十五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116 

    实验七十六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116 

    实验七十七 钩虫 117 

    实验七十八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及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119 

    第十二章 吸虫实验 121 

    实验七十九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21 

    实验八十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121 

    实验八十一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122 

    实验八十二 日本血吸虫 123 

    实验八十三 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制作 125 

    第十三章 绦虫实验 126 

    实验八十四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126 

    实验八十五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 127 

    实验八十六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128 

    参考文献 129
  • 内容简介: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共四篇。第一篇为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包括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实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实验;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培养、致病性与免疫性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疾病的诊断操作技术;第三篇为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与抗菌作用的检测,介绍注射剂、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测,以及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技术;第四篇为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技术,介绍原虫、线虫、吸虫和绦虫的形态结构、致病性与免疫性的检测方法和相应疾病的实验诊断技术。《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介绍经典实验技术的同时,对近年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所应用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也做了介绍,并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安排一些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供有条件的学校选用。
  • 目录:
    目录 

    实验室规则 1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第一章 体液免疫功能检测实验 5 

    实验一 免疫血清的制备 5 

    实验二 免疫球蛋白的提取与鉴定 6 

    实验三 玻片凝集试验 8 

    实验四 试管凝集试验 9 

    实验五 间接血凝试验 10 

    实验六 环状沉淀试验――血迹鉴定 11 

    实验七 单向琼脂扩散法 12 

    实验八 双向琼脂扩散法 13 

    实验九 火箭免疫电泳试验 14 

    实验十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16 

    实验十一 补体溶细胞试验 17 

    实验十二 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测定 18 

    实验十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9 

    第二章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实验 21 

    实验十四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 21 

    实验十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试验――密度梯度离心法 22 

    实验十六 E花环形成试验 23 

    实验十七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法 24 

    实验十八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 25 

    实验十九 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26 

    实验二十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百分率的检测 27 

    实验二十一 耳肿胀试验 28 

    实验二十二 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 28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第三章 细菌学总论实验 33 

    实验二十三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细菌形态、特殊结构观察 33 

    实验二十四 细菌的单染色法 34 

    实验二十五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35 

    实验二十六 活菌运动的观察 36 

    实验二十七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37 

    实验二十八 细菌的接种技术与细菌生长情况的观察 39 

    实验二十九 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 42 

    实验三十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4 

    实验三十一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48 

    实验三十二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49 

    第四章 细菌学各论实验 53 

    实验三十三 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性及培养特性 53 

    实验三十四 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 53 

    实验三十五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溶血法 54 

    实验三十六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胶乳凝集法 56 

    实验三十七 肺炎链球菌胆汁溶菌试验 56 

    实验三十八 淋病奈瑟菌氧化酶试验 57 

    实验三十九 肠道杆菌的形态、染色性与培养特性 58 

    实验四十 粪标本中致病性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60 

    实验四十一 伤寒和副伤寒的血清学检查(肥达反应) 61 

    实验四十二 厌氧性细菌形态、染色性与培养特性 63 

    实验四十三 牛奶发酵试验 63 

    实验四十四 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毒力试验与抗毒素的中和试验 64 

    实验四十五 临床标本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64 

    实验四十六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性及培养特性 66 

    实验四十七 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法 67 

    第五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实验 69 

    实验四十八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形态、染色性和培养特性 69 

    实验四十九 钩端螺旋体动力检查 70 

    实验五十 解脲脲原体脲酶试验 71 

    实验五十一 钩端螺旋体的显微镜凝集试验 71 

    实验五十二 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试验 72 

    实验五十三 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试验――特异性试验 74 

    第六章 真菌学实验 76 

    实验五十四 真菌形态与菌落观察 76 

    实验五十五 真菌培养 77 

    实验五十六 浅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检查 79 

    实验五十七 常见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标本的检查 80 

    第七章 病毒学实验 82 

    实验五十八 病毒的培养方法 82 

    实验五十九 红细胞凝集试验 88 

    实验六十 血凝抑制试验 89 

    实验六十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 90 

    实验六十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Bs 91 

    实验六十三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 92 

    第三篇 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与抗菌作用的检测 

    第八章 中药微生物学检查技术 97 

    实验六十四 注射剂的无菌检查 97 

    实验六十五 口服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 97 

    实验六十六 外用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 99 

    第九章 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检测 102 

    实验六十七 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定性检测――琼脂扩散法 102 

    实验六十八 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定量检测――液体稀释法 104 

    第四篇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技术 

    第十章 原虫实验 107 

    实验六十九 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 107 

    实验七十 阴道毛滴虫 108 

    实验七十一 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 110 

    实验七十二 刚地弓形虫 111 

    实验七十三 疟原虫 112 

    第十一章 线虫实验 115 

    实验七十四 似蚓蛔线虫(蛔虫) 115 

    实验七十五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116 

    实验七十六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116 

    实验七十七 钩虫 117 

    实验七十八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及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 119 

    第十二章 吸虫实验 121 

    实验七十九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21 

    实验八十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121 

    实验八十一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122 

    实验八十二 日本血吸虫 123 

    实验八十三 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制作 125 

    第十三章 绦虫实验 126 

    实验八十四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126 

    实验八十五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 127 

    实验八十六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 128 

    参考文献 12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