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3
版次: 1
ISBN: 9787509612934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1页
字数: 48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什么是信息社会?如何划分信息社会发展阶段并准确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位置?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如何?哪些国家和地区、哪些企业和个人能在信息社会发展中受益并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离信息社会还有多远?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准备?……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历时五年,完成“信息社会测评报告”,揭开了信息社会的层层面纱。《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的重要贡献集中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认识和把握信息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构架;二是通过对全国及31个地区的定量测评,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现实画面;三是设计了推进信息社会建设的“一揽子”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选择发展方向、确定重点任务提供了抓手。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由张新红等编著。 张新红,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现任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长期从事信息化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国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研究”、“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研究”、“中国数字鸿沟研究”、“中欧数字鸿沟政策比较研究”等多项重点科研课题。主要兼职有《中国信息年鉴》执行主编、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秘书长等。 上篇总报告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理论与方法
    一、信息社会的定义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
    三、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
    四、信息社会测评

    第二章理想与现实:转型期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主要结论
    一、中国正处于由工业社会询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
    二、信息技术扩散总体进入加速期
    三、上海、北京率先进入信息社会
    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始起步
    六、公众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七、数字鸿沟问题不容忽视
    八、经济发展不是决定信息社会水平的唯一要素
    九、资费偏高不利于实现普遍服务
    十、向知识型经济转型缓慢影响了我国信息社会进程和发展水平

    第三章知识型经济:初露端倪
    一、知识型经济的形成
    二、知识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知识型经济测评与发展现状

    第四章网络化社会:乍暖还寒
    一、网络化社会的主要内涵
    二、我国网络化社会发展现状

    第五章数字化生活:小荷才露尖尖角
    一、数字化生活时代来临
    二、数字化生活的主要特征
    三、数字化生活测度标准
    四、我国数字化生活发展现状

    第六章服务型政府:任重道远
    一、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三、服务型政府测评及结论

    第七章信息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
    一、抓住信息技术变革的机遇是信息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重视战略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政策保证
    三、完善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建设的基石
    四、绿色增长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五、教育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数字包容带动信息社会的整体发展
    七、电子政务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八、完善的信息?会统计是监测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推进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发展环境,建设信息社会
    二、打造知识型经济,促进跨越发展
    三、建设网络化社会,实现包容发展
    四、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政治文明

    中篇中国各地区信息社会发展概览
    一、北京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天津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三、河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四、山西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五、内蒙古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六、辽宁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七、吉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八、黑龙江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九、上海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江苏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一、浙江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二、安徽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三、福建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四、江西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五、山东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六、河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七、湖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八、湖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九、广东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一、海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二、重庆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三、四川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四、贵州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五、云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六、西藏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七、陕西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八、甘肃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九、青海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三十、宁夏回族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三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下篇专题研究报告
    一、关于信息社会定义及特征的思考
    二、ITU信息社会测评方法介绍
    三、OECD信息社会研究及启示
    四、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综述
    五、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10
    六、实施“国家宽带计划”促进中国跨越式发展
    七、我国电信资费现状与问题
    附录一指标体系说明
    附录二数据汇总
    后记
  • 内容简介:
    什么是信息社会?如何划分信息社会发展阶段并准确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位置?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如何?哪些国家和地区、哪些企业和个人能在信息社会发展中受益并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离信息社会还有多远?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准备?……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历时五年,完成“信息社会测评报告”,揭开了信息社会的层层面纱。《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的重要贡献集中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了认识和把握信息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构架;二是通过对全国及31个地区的定量测评,完整地展现了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现实画面;三是设计了推进信息社会建设的“一揽子”政策建议,为各级政府选择发展方向、确定重点任务提供了抓手。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由张新红等编著。
  • 作者简介:
    张新红,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现任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主持工作)。长期从事信息化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研究”、“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国内容数字化产业发展研究”、“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研究”、“中国数字鸿沟研究”、“中欧数字鸿沟政策比较研究”等多项重点科研课题。主要兼职有《中国信息年鉴》执行主编、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秘书长等。
  • 目录:
    上篇总报告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理论与方法
    一、信息社会的定义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
    三、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
    四、信息社会测评

    第二章理想与现实:转型期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主要结论
    一、中国正处于由工业社会询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
    二、信息技术扩散总体进入加速期
    三、上海、北京率先进入信息社会
    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五、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始起步
    六、公众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七、数字鸿沟问题不容忽视
    八、经济发展不是决定信息社会水平的唯一要素
    九、资费偏高不利于实现普遍服务
    十、向知识型经济转型缓慢影响了我国信息社会进程和发展水平

    第三章知识型经济:初露端倪
    一、知识型经济的形成
    二、知识型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知识型经济测评与发展现状

    第四章网络化社会:乍暖还寒
    一、网络化社会的主要内涵
    二、我国网络化社会发展现状

    第五章数字化生活:小荷才露尖尖角
    一、数字化生活时代来临
    二、数字化生活的主要特征
    三、数字化生活测度标准
    四、我国数字化生活发展现状

    第六章服务型政府:任重道远
    一、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三、服务型政府测评及结论

    第七章信息社会建设的国际经验
    一、抓住信息技术变革的机遇是信息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重视战略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政策保证
    三、完善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建设的基石
    四、绿色增长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五、教育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数字包容带动信息社会的整体发展
    七、电子政务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八、完善的信息?会统计是监测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推进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发展环境,建设信息社会
    二、打造知识型经济,促进跨越发展
    三、建设网络化社会,实现包容发展
    四、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政治文明

    中篇中国各地区信息社会发展概览
    一、北京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天津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三、河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四、山西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五、内蒙古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六、辽宁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七、吉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八、黑龙江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九、上海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江苏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一、浙江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二、安徽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三、福建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四、江西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五、山东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六、河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七、湖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八、湖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十九、广东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一、海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二、重庆市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三、四川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四、贵州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五、云南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六、西藏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七、陕西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八、甘肃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二十九、青海省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三十、宁夏回族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三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

    下篇专题研究报告
    一、关于信息社会定义及特征的思考
    二、ITU信息社会测评方法介绍
    三、OECD信息社会研究及启示
    四、2009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综述
    五、中国数字鸿沟报告2010
    六、实施“国家宽带计划”促进中国跨越式发展
    七、我国电信资费现状与问题
    附录一指标体系说明
    附录二数据汇总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CATIA软件应用与实战演练(初级篇)
张新红 著;张新红 编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数变:数字时代的企业生存法则
张新红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共享经济100问
张新红、于凤霞 著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共享经济:中国新故事
张新红、于凤霞 著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工程力学习题册
张新红 等 主编;侯作富;胡述龙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分享经济
张新红 著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微生物技术
张新红 编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现代啤酒生产技术
张新红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小波网络理论及其在经济建模中的应用
张新红 著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系列教材: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
张新红 著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律英语系列教材:法律英语核心教程1(第2版)
张新红、杜金榜 编
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
法律英语核心教程(第一册)
张新红 主编;杜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