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4-07
版次: 1
ISBN: 9787121233357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6页
字数: 24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管理
138人买过
  •   自乔布斯重新定义移动互联网之后,“移动改变生活”就在人类社会渐渐从理想照进现实。但是,“移动改变生活”就代表移动互联网的最高境界了吗?本书几位作者以突破性的视角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们坚定不移地预测: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只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十年,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生产力,同时,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力量,移动互联网还将重新定义人类生产力。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围绕移动生产力的四大要素、三大背景、三大特征、三大先进性和三大技术驱动,未来劳动者、管理者和政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弯道超车”的重大历史机遇等关键问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者将在一行行充满“科技+人文”情怀的文字中看到一幅幅“现实+想象”的生动画面,特别适合政府官员、传统行业管理层、决策层阅读及学习。   吕廷杰,教授,博导。1978年-1985年先后在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和管理工程系攻读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1989-1991年、1996-1997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公派留学,获应用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AT&T工商管理学校和贝尔实验室学习进修。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其担任的社会职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科技委委员、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通信专委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管理专委会主任、国际电信协会(ITS)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国家管理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李易,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跨界整合的实验者、投资者以及布道者。现任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上海移动互联网应用促进中心主任、创业公社联合创始人兼执行社长。因其研究及实践成果,常年受邀在各大高校、央企、地方国企、跨国公司、政府职能部门授课及顾问。其担任的社会职务包括但不限于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中国电信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号百控股(600640)独立董事、香港上市公司伟仕控股(00856)独立董事、新加坡上市公司佳杰科技(ECSH)独立董事、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第六届委员、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培训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电信集团创新孵化项目评审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特聘教授、北京邮电大学MBA特聘导师、清华创业创新领导力课程客座导师、北大汇丰商学院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总裁班总顾问、上海东方讲坛特聘讲师、上海智慧城市大讲坛特聘讲师。曾获2010年度中国信息产业十大新锐人物称号。
      周军,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科技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产业实践者与投资研究人。现任东方证券研究所研究主管,TMT首席分析师。曾任中国电信集团研究院(上海)产品与市场研究学科带头人,致力于多项重大运营商互联网转型业务的研发。从事投资研究以来,因其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出色的投资价值挖掘能力,于2009年-2013年连续获得中国资本市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分析师、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金牛分析师等荣誉称号。曾与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苏新宁教授等合作出版学术专著《数据挖掘技术》一书。 第一章 再平衡-从消费到生产
    1.1 生产层级的变革正在发生
    1.1.1 引子:Yammer 的野心
    1.1.2 概念一:GE 在美国推动"工业互联网"
    1.1.3 概念二: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
    1.1.4 概念三:田溯宁在中国倡导的"产业互联网"
    1.1.5 层出不穷的新概念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向生产层级的渗透
    1.2 如何看待这个变化--由消费到生产的再平衡
    1.2.1 历史上的几次技术变革浪潮--从生产到消费的平衡
    1.2.2 移动互联网--始于消费,但终将回归生产
    1.3 再平衡背后的逻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需要
    1.3.1 创新是劳动生产率进步的关键
    1.3.2 前两次工业革命
    1.3.3 信息和桌面互联网革命
    1.4 再平衡的意义和影响
    1.4.1 移动互联网在消费层级的兴起已部分重构了社会
    1.4.2 移动互联网向生产层级的再平衡将彻底重构社会
    第二章 革命性的生产力-移动生产力
    2.1 移动生产力的定义
    2.1.1 三大背景
    2.1.2 三大特征
    2.1.3 三大先进性
    2.2 移动生产力四要素
    2.2.1 任何状态中的人
    2.2.2 形形色色的智能机器
    2.2.3 基于大数据的管理
    2.2.4 无处不在的网络
    第三章 移动生产力的三大技术驱动
    3.1 终端技术
    3.1.1 处理器
    3.1.2 传感器
    3.1.3 无线充电
    3.1.4 新材料
    3.1.5 新能源
    3.1.6 增材制造
    3.2 软件技术
    3.2.1 云计算和雾计算
    3.2.2 大数据
    3.2.3 生物特征识别
    3.2.4 增强现实
    3.2.5 人机交互
    3.2.6 人工智能
    3.2.7 量子计算
    3.3 网络技术
    3.3.1 第四代和第五代通信技术
    3.3.2 工业无线技术
    3.3.3 近场通信
    3.3.4 低功耗蓝牙
    3.3.5 ZigBee
    3.3.6 量子通信
    第四章 劳动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1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已渐行渐远
    4.1.1 移动互联网正在解放劳动者
    4.1.2 劳动者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4.1.3 大数据分析将成为劳动者的基本技能
    4.2 集中化大生产模式正在被打破
    4.2.1 自由决定劳动时间和场所
    4.2.2 自由决定生产工具
    4.2.3 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被打破
    第五章 企业组织管理正在遭遇重大变革
    5.1 现行的考核机制将不再适用
    5.2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必将重建
    5.3 企业的信息和数据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5.4 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重建
    第六章 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
    6.1 终端及软件技术的进步使得单设备智能化成为现实
    6.2 联网后的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协同工作
    6.3 大数据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智能化
    第七章 大数据决定了政府和企业的智商
    7.1 大数据概述
    7.1.1 大数据的兴起
    7.1.2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7.2 大数据,大时代
    7.2.1 物联网带来了数据的爆发
    7.2.2 云计算实现了大数据的技术基础
    7.2.3 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大数据实时分析成为现实
    7.3 大数据的价值
    7.3.1 大数据助力行政管理
    7.3.2 大数据提高生产效率
    7.3.3 大数据变革传统经营方式
    第八章 中国正在超越
    8.1 移动互联网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8.1.1 经济结构不适应劳动力人口结构变化
    8.1.2 投资刺激经济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8.1.3 下一波经济增长将由技术进步带动
    8.2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有超越的底气
    8.2.1 与世界同步的基础网络
    8.2.2 高度普及的智能终端
    8.2.3 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应用
    8.3 可持续增长的巨大空间
    8.3.1 国民经济发展为移动互联网提供应用空间
    8.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移动互联网 与传统产业结合
    8.3.3 深化改革释放更大的应用空间
    8.4 中国必将超越
    结语
    致谢
    名词解释
  • 内容简介:
      自乔布斯重新定义移动互联网之后,“移动改变生活”就在人类社会渐渐从理想照进现实。但是,“移动改变生活”就代表移动互联网的最高境界了吗?本书几位作者以突破性的视角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们坚定不移地预测: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只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十年,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生产力,同时,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力量,移动互联网还将重新定义人类生产力。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围绕移动生产力的四大要素、三大背景、三大特征、三大先进性和三大技术驱动,未来劳动者、管理者和政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弯道超车”的重大历史机遇等关键问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者将在一行行充满“科技+人文”情怀的文字中看到一幅幅“现实+想象”的生动画面,特别适合政府官员、传统行业管理层、决策层阅读及学习。
  • 作者简介:
      吕廷杰,教授,博导。1978年-1985年先后在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和管理工程系攻读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1989-1991年、1996-1997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公派留学,获应用系统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AT&T工商管理学校和贝尔实验室学习进修。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其担任的社会职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科技委委员、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通信专委会主任、中国通信学会管理专委会主任、国际电信协会(ITS)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国家管理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李易,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跨界整合的实验者、投资者以及布道者。现任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上海移动互联网应用促进中心主任、创业公社联合创始人兼执行社长。因其研究及实践成果,常年受邀在各大高校、央企、地方国企、跨国公司、政府职能部门授课及顾问。其担任的社会职务包括但不限于工信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中国电信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号百控股(600640)独立董事、香港上市公司伟仕控股(00856)独立董事、新加坡上市公司佳杰科技(ECSH)独立董事、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第六届委员、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培训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电信集团创新孵化项目评审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特聘教授、北京邮电大学MBA特聘导师、清华创业创新领导力课程客座导师、北大汇丰商学院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总裁班总顾问、上海东方讲坛特聘讲师、上海智慧城市大讲坛特聘讲师。曾获2010年度中国信息产业十大新锐人物称号。
      周军,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科技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产业实践者与投资研究人。现任东方证券研究所研究主管,TMT首席分析师。曾任中国电信集团研究院(上海)产品与市场研究学科带头人,致力于多项重大运营商互联网转型业务的研发。从事投资研究以来,因其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出色的投资价值挖掘能力,于2009年-2013年连续获得中国资本市场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分析师、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金牛分析师等荣誉称号。曾与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苏新宁教授等合作出版学术专著《数据挖掘技术》一书。
  • 目录:
    第一章 再平衡-从消费到生产
    1.1 生产层级的变革正在发生
    1.1.1 引子:Yammer 的野心
    1.1.2 概念一:GE 在美国推动"工业互联网"
    1.1.3 概念二: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
    1.1.4 概念三:田溯宁在中国倡导的"产业互联网"
    1.1.5 层出不穷的新概念背后是移动互联网向生产层级的渗透
    1.2 如何看待这个变化--由消费到生产的再平衡
    1.2.1 历史上的几次技术变革浪潮--从生产到消费的平衡
    1.2.2 移动互联网--始于消费,但终将回归生产
    1.3 再平衡背后的逻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需要
    1.3.1 创新是劳动生产率进步的关键
    1.3.2 前两次工业革命
    1.3.3 信息和桌面互联网革命
    1.4 再平衡的意义和影响
    1.4.1 移动互联网在消费层级的兴起已部分重构了社会
    1.4.2 移动互联网向生产层级的再平衡将彻底重构社会
    第二章 革命性的生产力-移动生产力
    2.1 移动生产力的定义
    2.1.1 三大背景
    2.1.2 三大特征
    2.1.3 三大先进性
    2.2 移动生产力四要素
    2.2.1 任何状态中的人
    2.2.2 形形色色的智能机器
    2.2.3 基于大数据的管理
    2.2.4 无处不在的网络
    第三章 移动生产力的三大技术驱动
    3.1 终端技术
    3.1.1 处理器
    3.1.2 传感器
    3.1.3 无线充电
    3.1.4 新材料
    3.1.5 新能源
    3.1.6 增材制造
    3.2 软件技术
    3.2.1 云计算和雾计算
    3.2.2 大数据
    3.2.3 生物特征识别
    3.2.4 增强现实
    3.2.5 人机交互
    3.2.6 人工智能
    3.2.7 量子计算
    3.3 网络技术
    3.3.1 第四代和第五代通信技术
    3.3.2 工业无线技术
    3.3.3 近场通信
    3.3.4 低功耗蓝牙
    3.3.5 ZigBee
    3.3.6 量子通信
    第四章 劳动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1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已渐行渐远
    4.1.1 移动互联网正在解放劳动者
    4.1.2 劳动者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4.1.3 大数据分析将成为劳动者的基本技能
    4.2 集中化大生产模式正在被打破
    4.2.1 自由决定劳动时间和场所
    4.2.2 自由决定生产工具
    4.2.3 工作和生活的边界被打破
    第五章 企业组织管理正在遭遇重大变革
    5.1 现行的考核机制将不再适用
    5.2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必将重建
    5.3 企业的信息和数据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5.4 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重建
    第六章 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
    6.1 终端及软件技术的进步使得单设备智能化成为现实
    6.2 联网后的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协同工作
    6.3 大数据推动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智能化
    第七章 大数据决定了政府和企业的智商
    7.1 大数据概述
    7.1.1 大数据的兴起
    7.1.2 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7.2 大数据,大时代
    7.2.1 物联网带来了数据的爆发
    7.2.2 云计算实现了大数据的技术基础
    7.2.3 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大数据实时分析成为现实
    7.3 大数据的价值
    7.3.1 大数据助力行政管理
    7.3.2 大数据提高生产效率
    7.3.3 大数据变革传统经营方式
    第八章 中国正在超越
    8.1 移动互联网助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
    8.1.1 经济结构不适应劳动力人口结构变化
    8.1.2 投资刺激经济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8.1.3 下一波经济增长将由技术进步带动
    8.2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有超越的底气
    8.2.1 与世界同步的基础网络
    8.2.2 高度普及的智能终端
    8.2.3 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应用
    8.3 可持续增长的巨大空间
    8.3.1 国民经济发展为移动互联网提供应用空间
    8.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移动互联网 与传统产业结合
    8.3.3 深化改革释放更大的应用空间
    8.4 中国必将超越
    结语
    致谢
    名词解释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通信组网与优化
杨国荣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维护
陈小东 主编;曾翎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的圣城:四座欧亚城市的隐秘传记
刘爽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云朵的人
英格里德·罗哈斯·孔特雷拉斯 张竝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电子商务运营
李志刚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商务基础与实务(慕课版)
方英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性数据建模、管理和分析
(意大利)基娅拉·伦索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应用行业知识产权法律实务
陶乾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通信概论
俞洋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商务基础
张成武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原理及工程设计(第二版)
李国华
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
移动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与控制
许力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