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801407603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39人买过
  •   “经济瘟疫”为何周期性地肆虐全球?“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像幽灵一般游荡,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备受冷落的德国马克思纪念馆最近热闹起来,馆长笑着说:我经常听到来这里的人们说,“这个人说对了”。美国和中国“增长极”是此消彼长,还是共存共荣?按照“增长极”理论,某个区域一旦形成增长极,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扩散,进而演变成“经济带”。美国是一个更大的区域增长极,其经济辐射全球,使得许多国家变成了它的“卫星国”。中国最有可能打破这种单极格局,并乘势“全球定位”,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二极。中国能否率先突围?龙永图认为:中国经济“就像飞机刚刚起飞,谁也阻挡不了。”若要再造30年辉煌,需要安装怎样的增长引擎?金融危机的最坏结果是什么?乐观者认为,世界经济将呈V型复苏;悲观者认为,世界经济将呈L型拖累下去;中庸者认为,世界经济将呈U型复苏。还有一种极端论调,认为这场危机可能被“战争狂人”利用,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而铤而走险。   陈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获管理学博士,后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精通宏观经济,洞悉纽纵管理,国内知名的跨领域研究专家。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发起的“国研·斯坦福中国企业新领袖培养计划”主要执行人。著作成果:《生死转型》、《世界是弯的》等。 第一部分全球困局
    第一章引爆危机,美国身陷囹圄
    一、次贷危机:繁荣与灾难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二、房地美、房利美:“二房”的尴尬
    三、美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债务与养老
    四、保尔森的下跪:拿什么拯救华尔街
    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床异梦”

    第二章中国乘势“全球定位”
    一、中国能充当救世主吗——解读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二、中国的海外投资:资本撒向何方?
    三、外资扬言“抄底”:正在发酵的投资热潮
    四、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嗅到了世界经济新规则“中国味”
    五、发展模式之争: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与中国模式
    六、大中华经济共同体:人民币的美誉度正在上升

    第三章金融风暴中的中国经济下行风险
    一、保卫香港——中国金融的桥头堡
    二、重回1997——亚洲“大病一场”
    三、中国制造:“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四、国际分工中的再定位
    五、4万亿投资:第一批救市“弹药”
    六、低碳经济:二氧化碳正折腾全球

    第二部分中国机遇
    第四章中国下一个黄金30年
    一、“十七大报告”早已预见全球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有杀伤力,也有助推力
    三、危中之机:并非想升级就能升级
    四、先发和后发,都是优势

    第五章东部曾经辉煌
    一、东部沿海产业的“微笑曲线”
    二、我们的农民工,我们的财富
    三、遥远但不是梦:粤港和沪港经济共同体
    四、卖掉汇源:并购市场化和民族自豪感的悖论
    五、台湾的机会:“经济统一”优先
    六、再造东莞:痛并希望着

    第六章中部蓄势待发
    一、中部崛起:工业化新思维
    二、“三来一补”与“非常六加一”
    三、科技仍是中国的“短板”
    四、三聚氰胺,寝食难安
    五、大赣州:华南增长极的另一个“后花园”

    第七章东北这头醒狮
    一、把直线走到底:中国的重化工业
    二、东北亚的明珠:借日韩再造一个德国
    三、真正的较量:又现北大仓
    四、营口,张开的大口

    第八章西部的渴望
    一、拿什么竞争,我的西部
    二、资金,资金
    三、新西宁:用市场之手照亮西部

    第九章京津唐:新建的区域经济“实验室”
    一、首都:新方向
    二、滨海开发区:新梦想
    三、唐山:华北支点
    四、京津唐,对“长三角”和“珠三角”说NO

    第十章政府的三种角色:守夜人、投资者和做市商
    一、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
    二、发改委的新任务:规划产业生态系统要说NO
    三、解放信息孤岛:信息也是生产力
    四、金融办公室:警惕产业集群“火烧连营”

    第三部分中国企业突围
    第十一章产业思路决定产业出路
    一、被夸大的金融危机
    二、现金为王
    三、并购在行动:卖还是不卖
    四、远离震中:构筑经营防火墙
    五、“沃尔玛”陷阱:小心大客户

    第十二章风雨过后是彩虹
    一、企业的财务逻辑
    二、两把尖刀:存货和“三角债”
    三、重读《长寿公司》:企业长寿的四大特征
    四、80%的企业死于盲目扩张
    五、在萧条中成长:上海丹爱法公司的故事
    知识链接
    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经济瘟疫”为何周期性地肆虐全球?“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像幽灵一般游荡,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备受冷落的德国马克思纪念馆最近热闹起来,馆长笑着说:我经常听到来这里的人们说,“这个人说对了”。美国和中国“增长极”是此消彼长,还是共存共荣?按照“增长极”理论,某个区域一旦形成增长极,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扩散,进而演变成“经济带”。美国是一个更大的区域增长极,其经济辐射全球,使得许多国家变成了它的“卫星国”。中国最有可能打破这种单极格局,并乘势“全球定位”,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二极。中国能否率先突围?龙永图认为:中国经济“就像飞机刚刚起飞,谁也阻挡不了。”若要再造30年辉煌,需要安装怎样的增长引擎?金融危机的最坏结果是什么?乐观者认为,世界经济将呈V型复苏;悲观者认为,世界经济将呈L型拖累下去;中庸者认为,世界经济将呈U型复苏。还有一种极端论调,认为这场危机可能被“战争狂人”利用,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和社会矛盾而铤而走险。
  • 作者简介:
      陈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获管理学博士,后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精通宏观经济,洞悉纽纵管理,国内知名的跨领域研究专家。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发起的“国研·斯坦福中国企业新领袖培养计划”主要执行人。著作成果:《生死转型》、《世界是弯的》等。
  • 目录:
    第一部分全球困局
    第一章引爆危机,美国身陷囹圄
    一、次贷危机:繁荣与灾难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二、房地美、房利美:“二房”的尴尬
    三、美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债务与养老
    四、保尔森的下跪:拿什么拯救华尔街
    五、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床异梦”

    第二章中国乘势“全球定位”
    一、中国能充当救世主吗——解读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
    二、中国的海外投资:资本撒向何方?
    三、外资扬言“抄底”:正在发酵的投资热潮
    四、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嗅到了世界经济新规则“中国味”
    五、发展模式之争: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与中国模式
    六、大中华经济共同体:人民币的美誉度正在上升

    第三章金融风暴中的中国经济下行风险
    一、保卫香港——中国金融的桥头堡
    二、重回1997——亚洲“大病一场”
    三、中国制造:“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四、国际分工中的再定位
    五、4万亿投资:第一批救市“弹药”
    六、低碳经济:二氧化碳正折腾全球

    第二部分中国机遇
    第四章中国下一个黄金30年
    一、“十七大报告”早已预见全球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有杀伤力,也有助推力
    三、危中之机:并非想升级就能升级
    四、先发和后发,都是优势

    第五章东部曾经辉煌
    一、东部沿海产业的“微笑曲线”
    二、我们的农民工,我们的财富
    三、遥远但不是梦:粤港和沪港经济共同体
    四、卖掉汇源:并购市场化和民族自豪感的悖论
    五、台湾的机会:“经济统一”优先
    六、再造东莞:痛并希望着

    第六章中部蓄势待发
    一、中部崛起:工业化新思维
    二、“三来一补”与“非常六加一”
    三、科技仍是中国的“短板”
    四、三聚氰胺,寝食难安
    五、大赣州:华南增长极的另一个“后花园”

    第七章东北这头醒狮
    一、把直线走到底:中国的重化工业
    二、东北亚的明珠:借日韩再造一个德国
    三、真正的较量:又现北大仓
    四、营口,张开的大口

    第八章西部的渴望
    一、拿什么竞争,我的西部
    二、资金,资金
    三、新西宁:用市场之手照亮西部

    第九章京津唐:新建的区域经济“实验室”
    一、首都:新方向
    二、滨海开发区:新梦想
    三、唐山:华北支点
    四、京津唐,对“长三角”和“珠三角”说NO

    第十章政府的三种角色:守夜人、投资者和做市商
    一、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
    二、发改委的新任务:规划产业生态系统要说NO
    三、解放信息孤岛:信息也是生产力
    四、金融办公室:警惕产业集群“火烧连营”

    第三部分中国企业突围
    第十一章产业思路决定产业出路
    一、被夸大的金融危机
    二、现金为王
    三、并购在行动:卖还是不卖
    四、远离震中:构筑经营防火墙
    五、“沃尔玛”陷阱:小心大客户

    第十二章风雨过后是彩虹
    一、企业的财务逻辑
    二、两把尖刀:存货和“三角债”
    三、重读《长寿公司》:企业长寿的四大特征
    四、80%的企业死于盲目扩张
    五、在萧条中成长:上海丹爱法公司的故事
    知识链接
    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珞珈诗情
陈勇 主编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商用飞机驾驶舱研制中的系统工程实践
陈勇 赵春玲 范瑞杰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思想史语境下的西方奥威尔批评阐释
陈勇 著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三维GIS技术与实践教程
陈勇 编著;张红月;张建霞;辛宇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原理与技术
陈勇 梁晨 霍为炜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3ds Max动画制作(项目式全彩微课版)
陈勇 曾崇杰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陈勇临证随笔录:漫步杏林六十载
陈勇 程燕 主编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青岛市精品工程亮点做法图片集
陈勇 主编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方法及应用(精)/石油石化学术文库
陈勇 著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13-15世纪欧洲早期银行业研究
陈勇 著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
陈勇 著
中国式突围: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机遇
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陈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