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紫砂五百年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12
版次: 1
ISBN: 9787532628070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2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07人买过
  •   泡茶宜用紫砂壶,一壶清茶一卷书,这是很多读书人的理想生活,可您知道紫砂壶的制作要经过多少工序吗?如果您还是个鉴赏家、收藏者,您一定仔细观察过柄下盖内的款识,怎样才能多角度更准确地判断您手中这把紫砂旧壶的所属年代?
      《宜兴紫砂五百年》从紫砂工艺和紫砂历史两个部分着手,力图将有关紫砂的来龙去脉为读者做一详尽系统的解释。 导言

    工艺篇
    第一章人间珠玉安足取——独特的五色土
    一、五色土的原矿特征和烧成特征
    二、紫砂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质
    三、紫砂矿土的分类和分布
    四、原矿泥与配制泥

    第二章沙粗质古肌理匀——紫砂陶的生产工艺
    一、紫砂泥料的开采和炼制
    二、紫砂陶的成型工具
    三、紫砂陶的成型方法
    四、烧成的窑火

    第三章千奇万状信手出——紫砂陶的产品分类
    一、茶壶和茶具
    二、花盆
    三、花瓶
    四、文房雅玩
    五、人物雕塑和物像塑品
    六、餐饮器皿
    七、现代陶艺

    第四章毂绉周身珠粒隐——紫砂陶的装饰工艺
    一、自体装饰
    二、陶刻装饰
    三、绞泥和调砂、铺砂装饰
    四、泥绘、堆塑和漏花、贴花、丝网印刷装饰
    五、炉均釉装饰
    六、绞泥化妆土装饰
    七、镶嵌和包银、包锡装饰
    八、印板装饰

    第五章削竹镌留廿字铭——紫砂陶的款识
    一、刻款和印款沿革
    二、帝王纪年款
    三、钤印特征及款识比较

    历史篇
    第六章诞生——早期发现之辨识
    一、羊角山古窑址的发掘及调查报告
    二、宋代诗词中的踪影
    三、明代紫砂水壶的出土
    四、无锡南禅寺出土茗壶

    第七章创始——明正德至嘉靖
    一、无名的僧人和有名的儿童——金沙寺僧和供春
    二、供春壶的考据
    三、明正德前后的几位艺人——董翰、元畅、赵梁、时朋
    四、明嘉靖吴经墓葬壶
    五、明嘉靖前的紫砂陶特征

    第八章初步繁荣——明万历至明末
    一、茶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文人茶风的盛行
    三、“三大一时传旧系”
    四、时大彬的贡献
    五、明代中晚期紫砂器型及其装饰、署款特点

    第九章繁盛——清康熙、雍正、乾隆朝
    一、“间世突出”的陈鸣远
    二、花货茶壶和文房雅玩
    三、宫廷紫砂及其装饰特点
    四、紫砂的文人喜好

    第十章文人紫砂——清嘉庆、道光朝
    一、文士陈鸿寿和工匠杨彭年
    二、曼生壶的影响
    三、名匠邵大亨和黄玉麟
    四、清中晚期紫砂壶的造型变化和装饰手法

    第十一章转折——清末的衰退和民国初年的峰回路转
    一、士大夫爱好
    二、紫砂壶的外销
    三、民国初年的经营商号和款识特征
    四、上海仿古之风的盛行
    五、民国诸家的成就一程寿珍、陈光明、俞国良、李宝珍、蒋彦亭、
    汪宝根、冯桂林、范鼎甫、范大生

    第十二章复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一、紫砂合作社的薪传和七位辅导
    二、紫砂雕塑的弘扬
    三、紫砂工艺厂的规模生产与出口
    四、创新品种

    第十三章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后至今
    一、由港台地区引发的紫砂热
    二、紫砂乡镇企业的兴起、衰退和紫砂工艺厂的改制
    三、现代陶艺的出现和发展趋势
    四、紫砂陶现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紫砂文化典籍
    二、紫砂历代艺人
    三、历代文人、书画家参与紫砂陶艺者
  • 内容简介:
      泡茶宜用紫砂壶,一壶清茶一卷书,这是很多读书人的理想生活,可您知道紫砂壶的制作要经过多少工序吗?如果您还是个鉴赏家、收藏者,您一定仔细观察过柄下盖内的款识,怎样才能多角度更准确地判断您手中这把紫砂旧壶的所属年代?
      《宜兴紫砂五百年》从紫砂工艺和紫砂历史两个部分着手,力图将有关紫砂的来龙去脉为读者做一详尽系统的解释。
  • 目录:
    导言

    工艺篇
    第一章人间珠玉安足取——独特的五色土
    一、五色土的原矿特征和烧成特征
    二、紫砂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质
    三、紫砂矿土的分类和分布
    四、原矿泥与配制泥

    第二章沙粗质古肌理匀——紫砂陶的生产工艺
    一、紫砂泥料的开采和炼制
    二、紫砂陶的成型工具
    三、紫砂陶的成型方法
    四、烧成的窑火

    第三章千奇万状信手出——紫砂陶的产品分类
    一、茶壶和茶具
    二、花盆
    三、花瓶
    四、文房雅玩
    五、人物雕塑和物像塑品
    六、餐饮器皿
    七、现代陶艺

    第四章毂绉周身珠粒隐——紫砂陶的装饰工艺
    一、自体装饰
    二、陶刻装饰
    三、绞泥和调砂、铺砂装饰
    四、泥绘、堆塑和漏花、贴花、丝网印刷装饰
    五、炉均釉装饰
    六、绞泥化妆土装饰
    七、镶嵌和包银、包锡装饰
    八、印板装饰

    第五章削竹镌留廿字铭——紫砂陶的款识
    一、刻款和印款沿革
    二、帝王纪年款
    三、钤印特征及款识比较

    历史篇
    第六章诞生——早期发现之辨识
    一、羊角山古窑址的发掘及调查报告
    二、宋代诗词中的踪影
    三、明代紫砂水壶的出土
    四、无锡南禅寺出土茗壶

    第七章创始——明正德至嘉靖
    一、无名的僧人和有名的儿童——金沙寺僧和供春
    二、供春壶的考据
    三、明正德前后的几位艺人——董翰、元畅、赵梁、时朋
    四、明嘉靖吴经墓葬壶
    五、明嘉靖前的紫砂陶特征

    第八章初步繁荣——明万历至明末
    一、茶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文人茶风的盛行
    三、“三大一时传旧系”
    四、时大彬的贡献
    五、明代中晚期紫砂器型及其装饰、署款特点

    第九章繁盛——清康熙、雍正、乾隆朝
    一、“间世突出”的陈鸣远
    二、花货茶壶和文房雅玩
    三、宫廷紫砂及其装饰特点
    四、紫砂的文人喜好

    第十章文人紫砂——清嘉庆、道光朝
    一、文士陈鸿寿和工匠杨彭年
    二、曼生壶的影响
    三、名匠邵大亨和黄玉麟
    四、清中晚期紫砂壶的造型变化和装饰手法

    第十一章转折——清末的衰退和民国初年的峰回路转
    一、士大夫爱好
    二、紫砂壶的外销
    三、民国初年的经营商号和款识特征
    四、上海仿古之风的盛行
    五、民国诸家的成就一程寿珍、陈光明、俞国良、李宝珍、蒋彦亭、
    汪宝根、冯桂林、范鼎甫、范大生

    第十二章复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一、紫砂合作社的薪传和七位辅导
    二、紫砂雕塑的弘扬
    三、紫砂工艺厂的规模生产与出口
    四、创新品种

    第十三章百家争鸣——改革开放后至今
    一、由港台地区引发的紫砂热
    二、紫砂乡镇企业的兴起、衰退和紫砂工艺厂的改制
    三、现代陶艺的出现和发展趋势
    四、紫砂陶现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紫砂文化典籍
    二、紫砂历代艺人
    三、历代文人、书画家参与紫砂陶艺者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年鉴(2018)
宜兴市史志办公室 编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紫砂珍赏
顾景舟 徐秀棠 李昌鸿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碑刻集(全三册)
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编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紫砂泥料化学组成与矿物特征
沈毅、杨春瑞、丁德芳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工业陶(精)
史俊棠 编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窑 远宏,邹晓松 主编;吴鸣,吴丸 编著
吴丸 编著;邹晓松 主编;远宏;吴鸣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年鉴(2017)
宜兴市史志办公室 编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地方传说
周梦江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窑
钱伟;吴桥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古代紫砂器全形拓
陈圣泓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志(1991-2015)
《宜兴市残疾人联合会志》编纂委员会 编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旧志整理丛书(套装共3册)
宜兴市史志办公室 整理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紫砂传统工艺(修订版)/徐秀棠紫砂著作系列
徐秀棠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紫砂入门十讲(修订版)/徐秀棠紫砂著作系列
徐秀棠、山谷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紫砂泰斗顾景舟
徐秀棠、山谷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紫砂工艺
徐秀棠 著;王文章 编
宜兴紫砂五百年
宜兴紫砂传统工艺
徐秀棠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紫砂工艺
徐秀棠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徐秀棠说紫砂
徐秀棠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紫砂入门十讲
徐秀棠、山谷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紫砂泰斗顾景舟
徐秀棠;山谷
宜兴紫砂五百年
景舟壶艺流别录
徐秀棠 主编
宜兴紫砂五百年
徐秀棠紫砂陶艺集
徐秀棠 著
宜兴紫砂五百年
中国紫砂
徐秀棠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