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5-05
版次: 1
ISBN: 9787503879197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4页
字数: 2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   结构与功能关系、结构优化技术问题是森林经营技术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研究仍未与林业生产、森林抚育经营技术相结合。《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依托,以中幼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生长、林分更新、林分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揭示林分演替规律、林分结构与功能关系;探讨林分空间利用规律与技术、目标树精细化管理技术;提出以生态功能优先,以木材生产和碳储量等主导功能为经营目标,基于林分空间利用和目标树精细化管理技术的结构优化技术和方法;设计出入工辅助更新、人工补植、诱导混交林以及基于目标树精细化管理的抚育间伐、局部抚育人工促进更新等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示范并提出了结构优化效果评价方法等。其中,林分空间利用理论与技术、目标树精细化管理技术将弥补传统林分结构优化技术的不足,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提出的结构优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树种组成、林分密度、直径结构、空间格局、垂直结构、林分演替及林下更新等多种因素的优化技术。(2)兼顾林分垂直结构、林木空间格局的近自然化经营技术措施。将最大程度地利用水平空间,在垂直分布上形成阶梯式分布的特征。(3)兼顾种源、母树位置的人工辅助更新技术措施。(4)在传统目标树经营技术基础上,将林分目标树按照个体大小、年龄、空间位置和用途等进行分类管理的目标树精细化管理技术。   玉宝,1976年出生,蒙古族,兼通蒙汉语。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博士后,副研究员,现工作于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生态学理论与生态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资助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课题研究。主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张秋良,内蒙古托克托县人,1960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兼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森林经理学和森林生态学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重大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林业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出版《退耕还林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阴山中段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关键技术研究》、《林学概论》等专著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乌吉斯古楞,1976年出生,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士。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参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现主要从事森林认证工作。
      
      张秀丽,1965出生,内蒙古人,林业高工,高级会计师。1986-1995年在内蒙古林业厅工作;1995-2006年在国家林业局驻内蒙古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工作;2006起在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工作。
      主要从事林业资源管理的工作与研究。参加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北京山区森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首都百万亩造林科技支撑工程“观赏型文冠果良种繁育与推广课题”,参加中韩合作八达岭林场北京地区森林综合经营示范项目,中美合作森林健康项目,中德财政合作项目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等国际合作项目;参与编撰完成:《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指南》和《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常见植物图谱》2部专著。起草的地方标准《内蒙古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获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世界林业研究》、《林业资源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前言
    第1章天然林经营技术现状
    1.1研究背景
    1.2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
    1.3天然林采伐与更新
    1.4天然林林分目标结构

    第2章过伐林结构优化理论基础
    2.1林分空间利用理论
    2.2空间利用技术

    第3章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3.1优化目标
    3.2优化原则
    3.3优化方法与技术

    第4章试验区概况
    4.1地理位置
    4.2自然条件

    第5章过伐林生长特征
    5.1林木竞争
    5.2分级木生长
    5.3单木高生长模型
    5.4树冠生长

    第6章过伐林更新
    6.1主要两种林型林分更新特征
    6.2林隙更新

    第7章过伐林水平结构
    7.1径级结构
    7.2林木格局
    7.3不同起源林分结构特征

    第8章过伐林垂直结构
    8.1试验方法
    8.2各层高度
    8.3各层径级分布
    8.4各层树种组成
    8.5各层蓄积量
    8.6各层水平格局
    8.7小结

    第9章过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
    9.1试验方法
    9.2林分蓄积量
    9.3林分生物量
    9.4林分碳储存量
    9.5林下植物多样性
    9.6土壤改良效果

    第10章过伐林结构优化示范
    10.1人工促进更新示范
    10.2诱导混交林示范
    10.3抚育间伐示范(一)
    10.4抚育间伐示范(二)
    10.5抚育间伐示范(三)
    10.6抚育间伐示范(四)
    10.7局部抚育人工促进更新示范(一)
    10.8局部抚育人工促进更新示范(二)
    10.9小结

    第11章过伐林结构优化效果评价方法
    11.1生长量
    11.2径级结构
    11.3自然更新能力
    11.4林木格局
    11.5植物多样性
    11.6林分演替
    11.7林分空间填满度
    11.8林分功能
    11.9林分可视化系统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结构与功能关系、结构优化技术问题是森林经营技术热点问题之一。目前,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研究仍未与林业生产、森林抚育经营技术相结合。《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依托,以中幼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生长、林分更新、林分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揭示林分演替规律、林分结构与功能关系;探讨林分空间利用规律与技术、目标树精细化管理技术;提出以生态功能优先,以木材生产和碳储量等主导功能为经营目标,基于林分空间利用和目标树精细化管理技术的结构优化技术和方法;设计出入工辅助更新、人工补植、诱导混交林以及基于目标树精细化管理的抚育间伐、局部抚育人工促进更新等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示范并提出了结构优化效果评价方法等。其中,林分空间利用理论与技术、目标树精细化管理技术将弥补传统林分结构优化技术的不足,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提出的结构优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树种组成、林分密度、直径结构、空间格局、垂直结构、林分演替及林下更新等多种因素的优化技术。(2)兼顾林分垂直结构、林木空间格局的近自然化经营技术措施。将最大程度地利用水平空间,在垂直分布上形成阶梯式分布的特征。(3)兼顾种源、母树位置的人工辅助更新技术措施。(4)在传统目标树经营技术基础上,将林分目标树按照个体大小、年龄、空间位置和用途等进行分类管理的目标树精细化管理技术。
  • 作者简介:
      玉宝,1976年出生,蒙古族,兼通蒙汉语。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博士后,副研究员,现工作于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
      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生态学理论与生态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资助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课题研究。主编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张秋良,内蒙古托克托县人,1960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兼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森林经理学和森林生态学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重大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林业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出版《退耕还林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阴山中段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关键技术研究》、《林学概论》等专著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乌吉斯古楞,1976年出生,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士。主要从事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参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现主要从事森林认证工作。
      
      张秀丽,1965出生,内蒙古人,林业高工,高级会计师。1986-1995年在内蒙古林业厅工作;1995-2006年在国家林业局驻内蒙古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工作;2006起在北京市八达岭林场工作。
      主要从事林业资源管理的工作与研究。参加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北京山区森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首都百万亩造林科技支撑工程“观赏型文冠果良种繁育与推广课题”,参加中韩合作八达岭林场北京地区森林综合经营示范项目,中美合作森林健康项目,中德财政合作项目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等国际合作项目;参与编撰完成:《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指南》和《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常见植物图谱》2部专著。起草的地方标准《内蒙古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获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世界林业研究》、《林业资源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 目录:
    前言
    第1章天然林经营技术现状
    1.1研究背景
    1.2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
    1.3天然林采伐与更新
    1.4天然林林分目标结构

    第2章过伐林结构优化理论基础
    2.1林分空间利用理论
    2.2空间利用技术

    第3章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3.1优化目标
    3.2优化原则
    3.3优化方法与技术

    第4章试验区概况
    4.1地理位置
    4.2自然条件

    第5章过伐林生长特征
    5.1林木竞争
    5.2分级木生长
    5.3单木高生长模型
    5.4树冠生长

    第6章过伐林更新
    6.1主要两种林型林分更新特征
    6.2林隙更新

    第7章过伐林水平结构
    7.1径级结构
    7.2林木格局
    7.3不同起源林分结构特征

    第8章过伐林垂直结构
    8.1试验方法
    8.2各层高度
    8.3各层径级分布
    8.4各层树种组成
    8.5各层蓄积量
    8.6各层水平格局
    8.7小结

    第9章过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
    9.1试验方法
    9.2林分蓄积量
    9.3林分生物量
    9.4林分碳储存量
    9.5林下植物多样性
    9.6土壤改良效果

    第10章过伐林结构优化示范
    10.1人工促进更新示范
    10.2诱导混交林示范
    10.3抚育间伐示范(一)
    10.4抚育间伐示范(二)
    10.5抚育间伐示范(三)
    10.6抚育间伐示范(四)
    10.7局部抚育人工促进更新示范(一)
    10.8局部抚育人工促进更新示范(二)
    10.9小结

    第11章过伐林结构优化效果评价方法
    11.1生长量
    11.2径级结构
    11.3自然更新能力
    11.4林木格局
    11.5植物多样性
    11.6林分演替
    11.7林分空间填满度
    11.8林分功能
    11.9林分可视化系统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史话
霍保煜 编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年鉴(2019)
兴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之殇
浩·乌力吉图 著;胡日查 译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耕地与科学施肥
贺锐、马玺 编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野叟传
谷长春 编;富育光 口述;曹保明 整理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踪影(上中下)
孙扬 著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岭之王 使马鄂伦春族
浅川四郎;永田珍馨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野叟传/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
谷长春 编;富育光 口述;曹保明 整理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峰峦——两院院士在黑龙江
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著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风
王杰 著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猎神:献给鄂伦春定居六十周年
张林刚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兴安岭的传说
徐文峰、释怀 著;彭庆峰 绘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焊接材料工艺性的信息化技术
王宝、宋永伦 著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结构优化技术
焊接电弧现象与焊接材料工艺性
王宝、宋永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