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6
版次: 1
ISBN: 9787511714084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2页
字数: 222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2人买过
  • 腐败话语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判断或者道德评价,指涉一种伦理之恶,标识了一个由好到坏、由善到恶的过程。未经反思的日常语言割裂了腐败与伦理的内在联系,使得腐败判断丧失其规范性。我们在重视实证研究的同时也要赋予腐败研究以伦理关怀。腐败问题的伦理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概念,避免将腐败研究建立在一个不恰当的基础之上;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反腐败的正确观念,避免可能出现的道德混淆。腐败问题的伦理研究为腐败的应用研究提供价值指引。 韩丹:1980年生,女,湖北武汉人,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主攻应用伦理学方向,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自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以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一部;并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资料综述
    第一章隐匿的伦理意蕴:腐败的多种面相解读
    第一节腐败的基本义项:基于德性和政治制度的两种理解
    第二节腐败与德性
    一、腐败的逻辑第一因:自由的意志
    二、腐败的意图:选择欲望的意志
    三、腐败的存在形式:腐败的行动和堕落的意志
    四、腐败的定位:一种伦理之恶
    五、腐败的参照系:秩序与过程
    第三节腐败与政治制度
    一、以专制制度为参照系的腐败
    二、以民主制度为参照系的腐败
    第四节从二元结构到多元结构的拓展
    小结

    第二章伦理之维的缺失:惯用的腐败定义质疑
    第一节腐败定义概述
    一、国内研究简述
    二、国外研究简述
    第二节充分必要条件分析
    一、意图与经济特征
    二、以政府为中心的倾向与政治特征
    三、“滥用”的标准与法律特征
    第三节定义的修正及其困难
    小结

    第三章伦理阐释:(制度)腐败是什么
    第一节参照系与制度
    一、参照系的一般说明
    二、作为参照系的制度
    第二节与其他腐败形式的区分
    一、制度腐败,而非体制腐败
    二、与人格腐败形成交集的制度腐败
    三、与个体腐败形成交集的制度腐败
    第三节与其他不道德行为的初步区分
    第四节充分必要条件分析
    一、后果条件
    二、主体条件
    三、责任条件
    第五节制度腐败的伦理表达式
    小结

    第四章伦理原则的误用:合理化辩护批评
    第一节高贵的腐败
    一、高贵的腐败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不正当行为
    二、某些高贵的腐败可以得到不充分的辩护
    三、案例分析:《越狱》
    第二节跨文化的腐败
    一、腐败成因简析
    二、文化与跨文化
    三、跨文化与腐败
    四、案例分析:海外贿赂
    第三节肮脏之手
    一、概念溯源
    二、命题真伪之辨
    三、合理性的批评与辩护
    第四节辩之惑
    小结

    第五章伦理阐释:为什么反腐败
    第一节功利主义论证
    第二节道义论论证
    一、以道德原则的视角
    二、以道德权利的视角
    三、道义论的局限
    小结

    第六章预防腐败:美韩日伦理法比较
    第一节伦理法的建制背景比较
    一、《美国政府伦理法》与“水门事件”
    二、韩国《公职人员伦理法》与“社会净化”运动
    三、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与“集体渎职”现象
    第二节伦理法的内容比较
    一、《美国政府伦理法》
    二、韩国《公职人员伦理法》
    三、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
    第三节美韩日伦理法体系建制
    小结
    结束语
    附录一美国1978年政府伦理法(节选)
    附录二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节选)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选)
    参考文献
    致谢
  • 内容简介:
    腐败话语实质上是一种道德判断或者道德评价,指涉一种伦理之恶,标识了一个由好到坏、由善到恶的过程。未经反思的日常语言割裂了腐败与伦理的内在联系,使得腐败判断丧失其规范性。我们在重视实证研究的同时也要赋予腐败研究以伦理关怀。腐败问题的伦理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概念,避免将腐败研究建立在一个不恰当的基础之上;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反腐败的正确观念,避免可能出现的道德混淆。腐败问题的伦理研究为腐败的应用研究提供价值指引。
  • 作者简介:
    韩丹:1980年生,女,湖北武汉人,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主攻应用伦理学方向,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自从事应用伦理学研究以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一部;并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 目录:
    导言
    一、研究意义
    二、资料综述
    第一章隐匿的伦理意蕴:腐败的多种面相解读
    第一节腐败的基本义项:基于德性和政治制度的两种理解
    第二节腐败与德性
    一、腐败的逻辑第一因:自由的意志
    二、腐败的意图:选择欲望的意志
    三、腐败的存在形式:腐败的行动和堕落的意志
    四、腐败的定位:一种伦理之恶
    五、腐败的参照系:秩序与过程
    第三节腐败与政治制度
    一、以专制制度为参照系的腐败
    二、以民主制度为参照系的腐败
    第四节从二元结构到多元结构的拓展
    小结

    第二章伦理之维的缺失:惯用的腐败定义质疑
    第一节腐败定义概述
    一、国内研究简述
    二、国外研究简述
    第二节充分必要条件分析
    一、意图与经济特征
    二、以政府为中心的倾向与政治特征
    三、“滥用”的标准与法律特征
    第三节定义的修正及其困难
    小结

    第三章伦理阐释:(制度)腐败是什么
    第一节参照系与制度
    一、参照系的一般说明
    二、作为参照系的制度
    第二节与其他腐败形式的区分
    一、制度腐败,而非体制腐败
    二、与人格腐败形成交集的制度腐败
    三、与个体腐败形成交集的制度腐败
    第三节与其他不道德行为的初步区分
    第四节充分必要条件分析
    一、后果条件
    二、主体条件
    三、责任条件
    第五节制度腐败的伦理表达式
    小结

    第四章伦理原则的误用:合理化辩护批评
    第一节高贵的腐败
    一、高贵的腐败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不正当行为
    二、某些高贵的腐败可以得到不充分的辩护
    三、案例分析:《越狱》
    第二节跨文化的腐败
    一、腐败成因简析
    二、文化与跨文化
    三、跨文化与腐败
    四、案例分析:海外贿赂
    第三节肮脏之手
    一、概念溯源
    二、命题真伪之辨
    三、合理性的批评与辩护
    第四节辩之惑
    小结

    第五章伦理阐释:为什么反腐败
    第一节功利主义论证
    第二节道义论论证
    一、以道德原则的视角
    二、以道德权利的视角
    三、道义论的局限
    小结

    第六章预防腐败:美韩日伦理法比较
    第一节伦理法的建制背景比较
    一、《美国政府伦理法》与“水门事件”
    二、韩国《公职人员伦理法》与“社会净化”运动
    三、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与“集体渎职”现象
    第二节伦理法的内容比较
    一、《美国政府伦理法》
    二、韩国《公职人员伦理法》
    三、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
    第三节美韩日伦理法体系建制
    小结
    结束语
    附录一美国1978年政府伦理法(节选)
    附录二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节选)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选)
    参考文献
    致谢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韩丹 著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基础会计
韩丹 著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吸毒人群成瘾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以江苏为例
韩丹 著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社会关系重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研究
韩丹 著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公司金融理论
韩丹 编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服装速写技法(第二版)
韩丹 著;郭琦 主编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Excel 2010在会计中的应用立体化教程
韩丹 编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税法
韩丹 主编;胡素华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吸毒与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韩丹 著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大师教你学绘画系列丛书:素描静物
韩丹 著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发展的伦理审视
韩丹 著
道德辩护与道德困境:腐败问题的伦理学探究
吸毒人群调查
韩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