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桃花源

寻找桃花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9
版次: 1
ISBN: 9787545913293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8页
字数: 22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48人买过
  •   “寻找桃花源”是隐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理想之地或者精神归宿,但“桃花源”似乎总在变动,一直在更远的地方,大概永远无法抵达,我们却从未停止寻找。
      在《寻找桃花源》中,卫毅如同一位时间的旅行者,在不同时空、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中穿行,去寻找那些“寻找桃花源”的故事。这里有当下的故事,有十年前的故事,有几十年前的故事,还有一百年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生活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等地,这是华语世界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有的是乡村教育志愿者,比如卢安克、萧望野;有的是幸存者,比如汶川地震灾民;有的是农民工,比如北京奥运工地上的建设者;有的是艺术家,比如黄永玉、张充和;有的是学者,比如李泽厚、刘再复、夏志清、王德威、孙康宜、张灏;有的是作家或编剧,比如萧红、许地山、刘震云、李樯;有的是导演,比如吴宇森、许鞍华;有的是商人,比如施永青。
      与之平行的,还有卫毅自己和家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一个“复调”的世界,不同的声音在此汇集,不同的命运互相交织。卫毅有一颗宽广而细腻的心,冷静而有感情,独到而又贴切,他为我们呈现了各种气象万千的人生,这是一幅充满了中国人百年冷暖悲欣的立体图景。

      卫毅,这是我的真名,大概姓卫的人少,有人会产生这是笔名的误会。1980年,我出生在广西一个叫平乐的县城。在县里从幼儿园读到高二,然后转学到桂林市读完高中。大学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在西北待了4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广西,在南宁待了4年。2007年,到了广州。2008年,到了北京。算是走南闯北。到2017年,我在《南方人物周刊》已经工作了10年,杂志版权页上的头衔变化依次是:记者、资深记者、主笔、高级主笔、采访总监。这提醒我,年龄已经不小了。许多时光流走了,我希望通过文字,能留下来一些。

    第一章 山的那边/001
    第二章最长的一年/023
    看不见的北京 / 024
    川流不息 / 028
    紫禁城的晨昏 / 042
    万荷堂的夏日 / 049
    奥运梦游 / 053
    伤心列车 / 062
    四季的死生 / 068
    第三章 乡村生活图景/071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 / 072
    乡宴 / 088
    第四章流动的八十年代/095
    落基山下的思想者 / 096
    梦里已知身是客 / 105
    第五章他乡与故乡/119
    在弗吉尼亚思考幽暗意识 /120
    抒情波士顿 / 122
    白色纽黑文 / 125
    纽约的老顽童 / 131
    北港的仕女图 / 138
    第六章时代的漫游者/145
    第七章百年萍聚/169
    第八章革命之路/187
    香江到中原有多远? / 188
    一天里的一生 / 201?
    第九章 A Better Tomorrow / 205
    第十章灾民的后代/235
    第十一章游园惊梦/255
    致谢/ 278

  • 内容简介:
      “寻找桃花源”是隐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理想之地或者精神归宿,但“桃花源”似乎总在变动,一直在更远的地方,大概永远无法抵达,我们却从未停止寻找。
      在《寻找桃花源》中,卫毅如同一位时间的旅行者,在不同时空、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中穿行,去寻找那些“寻找桃花源”的故事。这里有当下的故事,有十年前的故事,有几十年前的故事,还有一百年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生活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等地,这是华语世界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有的是乡村教育志愿者,比如卢安克、萧望野;有的是幸存者,比如汶川地震灾民;有的是农民工,比如北京奥运工地上的建设者;有的是艺术家,比如黄永玉、张充和;有的是学者,比如李泽厚、刘再复、夏志清、王德威、孙康宜、张灏;有的是作家或编剧,比如萧红、许地山、刘震云、李樯;有的是导演,比如吴宇森、许鞍华;有的是商人,比如施永青。
      与之平行的,还有卫毅自己和家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一个“复调”的世界,不同的声音在此汇集,不同的命运互相交织。卫毅有一颗宽广而细腻的心,冷静而有感情,独到而又贴切,他为我们呈现了各种气象万千的人生,这是一幅充满了中国人百年冷暖悲欣的立体图景。

  • 作者简介:
      卫毅,这是我的真名,大概姓卫的人少,有人会产生这是笔名的误会。1980年,我出生在广西一个叫平乐的县城。在县里从幼儿园读到高二,然后转学到桂林市读完高中。大学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在西北待了4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广西,在南宁待了4年。2007年,到了广州。2008年,到了北京。算是走南闯北。到2017年,我在《南方人物周刊》已经工作了10年,杂志版权页上的头衔变化依次是:记者、资深记者、主笔、高级主笔、采访总监。这提醒我,年龄已经不小了。许多时光流走了,我希望通过文字,能留下来一些。

  • 目录:
    第一章 山的那边/001
    第二章最长的一年/023
    看不见的北京 / 024
    川流不息 / 028
    紫禁城的晨昏 / 042
    万荷堂的夏日 / 049
    奥运梦游 / 053
    伤心列车 / 062
    四季的死生 / 068
    第三章 乡村生活图景/071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 / 072
    乡宴 / 088
    第四章流动的八十年代/095
    落基山下的思想者 / 096
    梦里已知身是客 / 105
    第五章他乡与故乡/119
    在弗吉尼亚思考幽暗意识 /120
    抒情波士顿 / 122
    白色纽黑文 / 125
    纽约的老顽童 / 131
    北港的仕女图 / 138
    第六章时代的漫游者/145
    第七章百年萍聚/169
    第八章革命之路/187
    香江到中原有多远? / 188
    一天里的一生 / 201?
    第九章 A Better Tomorrow / 205
    第十章灾民的后代/235
    第十一章游园惊梦/255
    致谢/ 278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