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审判的理念、政策与机制(十九大与新时代中国司法的理念、政策与机制丛书之一)

刑事审判的理念、政策与机制(十九大与新时代中国司法的理念、政策与机制丛书之一)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3
版次: 1
ISBN: 9787510923999
定价: 8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0页
分类: 法律
6人买过
  •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的内容之一,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公正司法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必要方式和检验尺度。只有确保司法公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依法治国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赖与支持。 本丛书从理念、政策、机制三个维度,结合近年来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通过理念与政策、思路与路径、方法与机制多角度、分层次,对新时代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如何确保司法公正、如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如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目 录
    第一章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刑事司法观
    一、处理好审判中立与相关主体之间协调配合的关系… ………………… 001
    二、处理好惩罚犯罪与尊重人权的关系… ………………………………… 005
    三、处理好消极被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008
    四、处理好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 009
    五、处理好证据的客观性与合法性的关系… ……………………………… 010
    六、处理好自由裁量与量刑均衡的关系… ………………………………… 012
    七、处理好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关系… ………………………………… 014
    八、处理好依法打击与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关系… ……………………… 015
    九、处理好有效打击与省刑、慎刑的关系… ……………………………… 017
    十、处理好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关系… ………………………………… 019
    第二章 惩防犯罪原则与正当目的原则
    一、惩防犯罪原则… ………………………………………………………… 020
    二、正当目的原则… ………………………………………………………… 025
    第三章 可预见性原则与罪刑衡平原则
    一、可预见性原则… ………………………………………………………… 036
    目 录
    002
    二、罪刑衡平原则… ………………………………………………………… 049
    第四章 刑法谦抑原则与宽严相济原则
    一、刑法谦抑原则… ………………………………………………………… 060
    二、宽严相济原则… ………………………………………………………… 070
    第五章 刑法平等原则与惩矫结合原则
    一、刑法平等原则… ………………………………………………………… 083
    二、惩矫结合原则… ………………………………………………………… 097
    第六章 依法裁判原则与程序正当原则
    …一、依法裁判原则…………………………………………………………… 109
    …二、程序正当原则…………………………………………………………… 117
    第七章 刑事政策的内涵和维度
    一、保和惩… ………………………………………………………………… 141
    二、政和刑… ………………………………………………………………… 142
    三、宽和严… ………………………………………………………………… 143
    四、急和缓… ………………………………………………………………… 144
    五、单和综… ………………………………………………………………… 146
    六、惩和防… ………………………………………………………………… 147
    第八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产生、发展与未来走向
    一、我国古代的“宽猛相济”刑事政策… ………………………………… 150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 …………………………… 152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严打”方针… ……………………………………… 155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和确立… …………………………………… 159
    003
    目 录
    第九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性、定位与定向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性… …………………………………………… 163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 166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向… …………………………………………… 171
    第十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需求、理论依据与哲学基础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需求………………………………………… 178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论依据………………………………………… 182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哲学基础………………………………………… 186
    第十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基本类型和时代精神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 ……………………………………… 190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类型… ……………………………………… 194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精神… ……………………………………… 202
    第十二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路径与配套机制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路径… ……………………………………… 206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配套机制… ……………………………………… 212
    第十三章 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政策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 …………………………………………… 220
    二、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坚持的原则… ……………………… 226
    第十四章 “合作主义”背景下的犯罪证明
    一、纠问主义、对抗主义还是合作主义… ………………………………… 233
    二、如何重新界定证明犯罪的标准… ……………………………………… 235
    三、应当由谁证明犯罪… …………………………………………………… 239
    004
    四、应当如何证明犯罪… …………………………………………………… 245
    五、合作主义框架下证据制度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 251
    第十五章 违反刑事法律程序的后果
    一、刑事法律程序的价值及参与人的程序权利… ………………………… 254
    二、违反刑事法律程序的内涵、构成及类型… …………………………… 260
    三、违反刑事法律程序的后果设定… ……………………………………… 264
    四、违反刑事法律程序行为的理性处置… ………………………………… 269
    五、违反刑事法律程序机制的体系完善… ………………………………… 273
    第十六章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
    一、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的必要性… ………………………………………… 275
    二、关于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的理念… ……………………………………… 278
    三、关于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 282
    四、关于刑事再审申请的提出… …………………………………………… 286
    五、关于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理由… ……………………………………… 289
    六、关于申请刑事再审的限制… …………………………………………… 290
    七、关于刑事再审申请的受理… …………………………………………… 292
    八、关于刑事再审申请的审查… …………………………………………… 293
    九、关于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 …………………………………………… 295
    十、关于再审能否加刑问题… ……………………………………………… 298
    第十七章 关于死刑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 ………………………………………………… 301
    二、关于减少或限制适用死刑的路径问题… ……………………………… 314
    三、关于死刑的具体适用问题… …………………………………………… 338
  •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的内容之一,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要求。公正司法是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必要方式和检验尺度。只有确保司法公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依法治国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赖与支持。 本丛书从理念、政策、机制三个维度,结合近年来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通过理念与政策、思路与路径、方法与机制多角度、分层次,对新时代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如何确保司法公正、如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如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刑事司法观
    一、处理好审判中立与相关主体之间协调配合的关系… ………………… 001
    二、处理好惩罚犯罪与尊重人权的关系… ………………………………… 005
    三、处理好消极被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008
    四、处理好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关系… ………………………………… 009
    五、处理好证据的客观性与合法性的关系… ……………………………… 010
    六、处理好自由裁量与量刑均衡的关系… ………………………………… 012
    七、处理好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关系… ………………………………… 014
    八、处理好依法打击与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关系… ……………………… 015
    九、处理好有效打击与省刑、慎刑的关系… ……………………………… 017
    十、处理好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关系… ………………………………… 019
    第二章 惩防犯罪原则与正当目的原则
    一、惩防犯罪原则… ………………………………………………………… 020
    二、正当目的原则… ………………………………………………………… 025
    第三章 可预见性原则与罪刑衡平原则
    一、可预见性原则… ………………………………………………………… 036
    目 录
    002
    二、罪刑衡平原则… ………………………………………………………… 049
    第四章 刑法谦抑原则与宽严相济原则
    一、刑法谦抑原则… ………………………………………………………… 060
    二、宽严相济原则… ………………………………………………………… 070
    第五章 刑法平等原则与惩矫结合原则
    一、刑法平等原则… ………………………………………………………… 083
    二、惩矫结合原则… ………………………………………………………… 097
    第六章 依法裁判原则与程序正当原则
    …一、依法裁判原则…………………………………………………………… 109
    …二、程序正当原则…………………………………………………………… 117
    第七章 刑事政策的内涵和维度
    一、保和惩… ………………………………………………………………… 141
    二、政和刑… ………………………………………………………………… 142
    三、宽和严… ………………………………………………………………… 143
    四、急和缓… ………………………………………………………………… 144
    五、单和综… ………………………………………………………………… 146
    六、惩和防… ………………………………………………………………… 147
    第八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产生、发展与未来走向
    一、我国古代的“宽猛相济”刑事政策… ………………………………… 150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 …………………………… 152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严打”方针… ……………………………………… 155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和确立… …………………………………… 159
    003
    目 录
    第九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性、定位与定向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性… …………………………………………… 163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 166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向… …………………………………………… 171
    第十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需求、理论依据与哲学基础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需求………………………………………… 178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论依据………………………………………… 182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哲学基础………………………………………… 186
    第十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基本类型和时代精神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 ……………………………………… 190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类型… ……………………………………… 194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精神… ……………………………………… 202
    第十二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路径与配套机制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路径… ……………………………………… 206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配套机制… ……………………………………… 212
    第十三章 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政策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 …………………………………………… 220
    二、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坚持的原则… ……………………… 226
    第十四章 “合作主义”背景下的犯罪证明
    一、纠问主义、对抗主义还是合作主义… ………………………………… 233
    二、如何重新界定证明犯罪的标准… ……………………………………… 235
    三、应当由谁证明犯罪… …………………………………………………… 239
    004
    四、应当如何证明犯罪… …………………………………………………… 245
    五、合作主义框架下证据制度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 251
    第十五章 违反刑事法律程序的后果
    一、刑事法律程序的价值及参与人的程序权利… ………………………… 254
    二、违反刑事法律程序的内涵、构成及类型… …………………………… 260
    三、违反刑事法律程序的后果设定… ……………………………………… 264
    四、违反刑事法律程序行为的理性处置… ………………………………… 269
    五、违反刑事法律程序机制的体系完善… ………………………………… 273
    第十六章 完善刑事再审程序
    一、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的必要性… ………………………………………… 275
    二、关于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的理念… ……………………………………… 278
    三、关于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 ……………………………………… 282
    四、关于刑事再审申请的提出… …………………………………………… 286
    五、关于启动刑事再审程序的理由… ……………………………………… 289
    六、关于申请刑事再审的限制… …………………………………………… 290
    七、关于刑事再审申请的受理… …………………………………………… 292
    八、关于刑事再审申请的审查… …………………………………………… 293
    九、关于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 …………………………………………… 295
    十、关于再审能否加刑问题… ……………………………………………… 298
    第十七章 关于死刑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 ………………………………………………… 301
    二、关于减少或限制适用死刑的路径问题… ……………………………… 314
    三、关于死刑的具体适用问题… …………………………………………… 338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