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5
ISBN: 9787108062055
定价: 158
装帧: 其他
页数: 977页
分类: 文学
35人买过
  • 写在前面 /  王文章


    第一编  汉学通论:观念、方法和研究范式

    中国研究何去何从  /  〔美〕狄百瑞
    我对Sinology的理解和思考  /  严绍璗
    国学、汉学与中国学 /  刘东
    试探e考据对汉学研究的冲击——从“甲午八日”脂批谈起 /  黄一农
    汉学与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变异的概观与评价  /  王铭铭
    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  /  孙歌
    汉学的悲剧剧——西方汉学的回思与检讨 /  〔美〕王海龙
    文献学与汉学史的写作——兼评韩大伟《顶礼膜拜:汉学先驱和古典汉语文献学的发展》  /  程钢
    “汉学”还是“汉印学”?——探寻一个包罗万象的科学阐释  /  〔印〕墨普德
    用中国自己的语言谈国学的体系 /  舒大刚

    第二编  国际汉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西方汉学的萌芽时期——葡萄牙人对中国的记述  /  万明
    传统与寻真——西方古典汉学史回顾 /  〔美〕韩大伟
    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况  /  〔波兰〕魏思齐
    法国对中国哲学史和儒教的研究 /  〔法〕汪德迈、程艾兰
    法国对20世纪中国史的研究  /  〔法〕鲁林
    法国对中国考古和艺术的研究(1950—1994)  /  〔法〕毕梅雪
    德国汉学家在1933—1945年的迁移——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  〔美〕柯马丁
    《华裔学志》及其研究所对西方汉学的贡献 /  〔德〕巴佩兰
    日本的现代中国研究与现代中国学部──访日本爱知大学加加美光行教授  /  张萍

    第三编  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多元阐释

    清儒“说经”的“基础知识”  /  张寿安
    经典注释文本与流行版本的异同——以《四库全书》本皇侃《论语义疏》为例  /  〔英〕傅熊
    六朝与初唐的文本与物质文化  /  〔美〕田晓菲
    扬州评话:传承,表演和保护  /  〔丹〕易德波
    五百年前郑和研究一瞥——兼论葡萄牙史书对下西洋中止原因的分析  /  〔葡〕金国平、〔中国澳门〕吴志良
    理解过去的三条途径:作为事件、经验和神话的义和团 /  〔美〕柯文
    中国文化与廿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以“儒道佛”三教为核心的思考  /  林安梧
    中国传统文化两极评判的当下启示  /  冯天瑜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根据  /  董恩林
    《美国国家档案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序  /  杨天石

    第四编  国际汉学与跨文化交流

    欧洲人眼中的他者  /  张国刚
    十六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  /   吴志良
    19世纪以前的中俄互识 /  柳若梅
    《圣经》在十七世纪的中国  /  〔比〕锺鸣旦
    明清时期西洋体育在澳门的传播  /  汤开建
    《中庸》的首个西方译本——罗明坚的拉丁文译本 /  〔意〕麦克雷
    最早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及其与日本的关系  /  王铭
    庞德对中国文化吸收的思想意义  /  张西平
    《易经》对默斯·堪宁汉舞蹈美学的影响  /  欧建平
    中国书法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  〔美〕杰克·斯佩克特
    明清之际书籍环流与朝鲜女性诗文  /  张伯伟
    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障碍及其文化冲突——在第四届中美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  贾磊磊
    生命精神与死亡智慧的历史对话  /  刘士林
    “中国梦”:过往的丰富遗产和今日的现实  /  〔塔〕塔尔巴克·纳扎罗夫
    中国文化、世界和平、人道主义精神与中国梦  /  〔法〕皮卡尔
    学习研究中国文化,语言,文学和历史的新模式——从传统教学到多元形式教学 /  〔加〕张森权

    第五编
    汉学人物志

    高本汉的汉学研究  /  〔瑞典〕马悦然
    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 /  耿昇
    利玛窦传统与辅仁学风  /  汪荣祖
    重新评价卫礼贤及其批评者  /  〔德〕顾彬
    安特生在华北的考古活动  /  张静河
    中国史大师费正清  / 〔美〕钱金保
    史华慈:最后发表的思想  /  刘梦溪
    李约瑟论中国传统思维整体观与科学发展 /  〔新加坡〕黄生财
    威廉·冯·洪堡的语言思想与中文研究 /  班立华
    无论魏晋朝,只知有汉学——东正教隐修士维诺格拉多夫汉学研究概述  /  阎国栋
    论竹内好——关于他的思想、方法、态度  /  〔日〕代田智明
    川合康三教授的中唐诗研究  /  蒋寅
    与明史结下不解之缘——范德教授的汉学研究  /  万明
    马瑞志博士的汉学研究  /  范子烨
    《中国评论》时期的湛约翰及其中国文学翻译和研究 /  段怀清
    “难忘诗骚李杜魂”——九十回眸  /  叶嘉莹
  • 目录:
    写在前面 /  王文章


    第一编  汉学通论:观念、方法和研究范式

    中国研究何去何从  /  〔美〕狄百瑞
    我对Sinology的理解和思考  /  严绍璗
    国学、汉学与中国学 /  刘东
    试探e考据对汉学研究的冲击——从“甲午八日”脂批谈起 /  黄一农
    汉学与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变异的概观与评价  /  王铭铭
    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  /  孙歌
    汉学的悲剧剧——西方汉学的回思与检讨 /  〔美〕王海龙
    文献学与汉学史的写作——兼评韩大伟《顶礼膜拜:汉学先驱和古典汉语文献学的发展》  /  程钢
    “汉学”还是“汉印学”?——探寻一个包罗万象的科学阐释  /  〔印〕墨普德
    用中国自己的语言谈国学的体系 /  舒大刚

    第二编  国际汉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西方汉学的萌芽时期——葡萄牙人对中国的记述  /  万明
    传统与寻真——西方古典汉学史回顾 /  〔美〕韩大伟
    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况  /  〔波兰〕魏思齐
    法国对中国哲学史和儒教的研究 /  〔法〕汪德迈、程艾兰
    法国对20世纪中国史的研究  /  〔法〕鲁林
    法国对中国考古和艺术的研究(1950—1994)  /  〔法〕毕梅雪
    德国汉学家在1933—1945年的迁移——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  〔美〕柯马丁
    《华裔学志》及其研究所对西方汉学的贡献 /  〔德〕巴佩兰
    日本的现代中国研究与现代中国学部──访日本爱知大学加加美光行教授  /  张萍

    第三编  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多元阐释

    清儒“说经”的“基础知识”  /  张寿安
    经典注释文本与流行版本的异同——以《四库全书》本皇侃《论语义疏》为例  /  〔英〕傅熊
    六朝与初唐的文本与物质文化  /  〔美〕田晓菲
    扬州评话:传承,表演和保护  /  〔丹〕易德波
    五百年前郑和研究一瞥——兼论葡萄牙史书对下西洋中止原因的分析  /  〔葡〕金国平、〔中国澳门〕吴志良
    理解过去的三条途径:作为事件、经验和神话的义和团 /  〔美〕柯文
    中国文化与廿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以“儒道佛”三教为核心的思考  /  林安梧
    中国传统文化两极评判的当下启示  /  冯天瑜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根据  /  董恩林
    《美国国家档案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序  /  杨天石

    第四编  国际汉学与跨文化交流

    欧洲人眼中的他者  /  张国刚
    十六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  /   吴志良
    19世纪以前的中俄互识 /  柳若梅
    《圣经》在十七世纪的中国  /  〔比〕锺鸣旦
    明清时期西洋体育在澳门的传播  /  汤开建
    《中庸》的首个西方译本——罗明坚的拉丁文译本 /  〔意〕麦克雷
    最早的《孙子兵法》英译本及其与日本的关系  /  王铭
    庞德对中国文化吸收的思想意义  /  张西平
    《易经》对默斯·堪宁汉舞蹈美学的影响  /  欧建平
    中国书法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  〔美〕杰克·斯佩克特
    明清之际书籍环流与朝鲜女性诗文  /  张伯伟
    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障碍及其文化冲突——在第四届中美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  贾磊磊
    生命精神与死亡智慧的历史对话  /  刘士林
    “中国梦”:过往的丰富遗产和今日的现实  /  〔塔〕塔尔巴克·纳扎罗夫
    中国文化、世界和平、人道主义精神与中国梦  /  〔法〕皮卡尔
    学习研究中国文化,语言,文学和历史的新模式——从传统教学到多元形式教学 /  〔加〕张森权

    第五编
    汉学人物志

    高本汉的汉学研究  /  〔瑞典〕马悦然
    伯希和西域探险与中国文物的外流 /  耿昇
    利玛窦传统与辅仁学风  /  汪荣祖
    重新评价卫礼贤及其批评者  /  〔德〕顾彬
    安特生在华北的考古活动  /  张静河
    中国史大师费正清  / 〔美〕钱金保
    史华慈:最后发表的思想  /  刘梦溪
    李约瑟论中国传统思维整体观与科学发展 /  〔新加坡〕黄生财
    威廉·冯·洪堡的语言思想与中文研究 /  班立华
    无论魏晋朝,只知有汉学——东正教隐修士维诺格拉多夫汉学研究概述  /  阎国栋
    论竹内好——关于他的思想、方法、态度  /  〔日〕代田智明
    川合康三教授的中唐诗研究  /  蒋寅
    与明史结下不解之缘——范德教授的汉学研究  /  万明
    马瑞志博士的汉学研究  /  范子烨
    《中国评论》时期的湛约翰及其中国文学翻译和研究 /  段怀清
    “难忘诗骚李杜魂”——九十回眸  /  叶嘉莹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师承记笺释:附经师经义目录 汉学师承记续记
赵之谦/纂 漆永祥 笺释;[清]江藩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研究 总第三十集 2021年春夏卷
阎纯德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家与儒莲奖
姚鹏 著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商兑(清代学术名著丛刊)
[清]方东树 撰;虞思徵 校点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研究的十年探索
孟庆波 著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丛书 第一辑(全12卷)
夏鸣雷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研究总第三十二集2022年春夏卷
阎纯德 编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丛书 第二辑(全12卷)
夏鸣雷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丛书 第三辑(全9卷)
夏鸣雷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家理雅各中国经典深度翻译模式研究
王利明 主编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研究 总第三十一集 2021年秋冬卷
阎纯德 编
汉学的世界:国际汉学研究论文集
汉学家蓝诗玲译者风格多维研究
吕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