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20-12
ISBN: 9787555909453
定价: 198.00
分类: 艺术
2人买过
  •   梆子戏形成初期,曾有“土戏”“乱弹”“桄桄”“梆子腔”“秦腔”等不同的称呼。后外地人把同州境内流行的梆子戏称为同州梆子,把蒲州境内流行的梆子戏称为蒲州梆子。在豫西北一带流行的梆子戏被称为“河南讴”“靠山吼”“土梆戏”。同州梆子向西北发展形成“西安秦腔”“西府秦腔”“汉调桄桄”等梆子剧种。蒲州梆子向北发展,吸收晋北民间艺术而形成北路梆子,在晋中吸收祁太秧歌而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与中路梆子流传到京、津及河北城乡,受当地语音影响而形成河北梆子。河南讴进一步发展,成为豫剧的豫西调和祥符调。此后,豫剧在河南、山东一带又分化出平调和怀梆两个梆子戏剧种。山西上党梆子别具一格,它由梆、昆、罗、卷、黄五种声腔组成,在发展过程中曾与豫剧、怀梆相互影响。清光绪年间上党梆子流传到河北永年一带,成为西调,流传到山东菏泽一带形成枣梆。山东梆子、章丘梆子、莱芜梆子是早期梆子戏与当地语音、民间艺术结合的产物,但山东与河南接壤,两地的艺人、戏班往来密切,它们与豫剧亦相互影响。南阳梆子(宛梆)与豫剧有不少差别,这可能与山陕商人势力有关:山陕商人很早就把梆子戏带到豫西南的南阳一带,山陕梆子在南阳扎根后受到豫剧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山陕商人的媒介作用,梆子戏不仅传播面广,而且速度快,早在康熙年间湘西就有梆子戏演出的记载。由此可见,现在汉剧的西皮,湘剧、祁剧、桂剧的北路,粤剧的西皮(历史上曾有北路、梆子腔之称),川剧的弹腔,滇剧的丝弦腔,贵州梆子等都是早期梆子戏流传到西南后的产物。
      宛梆和其他梆子声腔剧种一样,在清末民国初年达到繁荣的高峰,活跃在南阳各县的著名戏班有20多个。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演出凋零,戏班星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得到恢复,各县先后共创办过专业、业余和半农半艺的宛梆剧团29个。“文革”期间宛梆又一次遭到摧残,“文革”以后传统戏短暂的繁荣并没有恢复宛梆昔日的生机,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受外来文化和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宛梆的专业演出团体仅剩内乡宛梆剧团。 宛梆源流探析及其传承保护
    楔子
    解读名称
    起源诸说
    沿革梳理
    两相比较
    结语
    “音乐人类学研究”视野下的内乡县宛梆剧团

    历史语境中的宛梆班社
    一、宛梆班社历史沿革
    二、从民间戏班到国营剧团
    三、民营剧团
    四、宛梆艺术的流传范围

    内乡县宛梆剧团概述
    一、收支与机构设置
    二、演员基本情况
    三、社会角色的定位

    生存空间与恩主
    一、乡村礼俗――“回归”的生存空间
    二、官方语境――“特殊”的生存空间
    三、“恩主”――维系剧团生存的供养者
    四、从国营剧团到“民间戏班”

    经济运作――规范的演出机制
    一、台口――生存空间的具体化形式
    二、戏价――经济账背后的双重身份认同
    三、合同――台口的法律保障
    四、收入――演员的经济生活
    五、民心工程――剧团良好形象的打造

    宛梆的传承人――学艺及创造
    一、口传心授――传统的学艺途径
    二、戏校教育――科班的现代延续
    三、宛梆名艺人的价值和地位

    宛梆的传承人――身份与观念
    一、异同――剧团内演员的身份与待遇
    二、反差――变迁中演员的观念和行为
    三、转机――自上而下的扶持和努力
    ……

    宛梆主要演出剧目
    宛梆的音乐形态
    名伶新秀
    宛梆代表唱段选录
    靠山黄探踪、归类与史承价值
    靠山黄剧目状况的评估和简介
    靠山黄(靠调)――豫西梆子(西府调)传承、衍变阶段已故名老艺人和存世名家
    靠山黄・靠调・豫西梆子唱段印迹
    陕州梆子历史沿革及名称辨析
    陕州梆子――一个土生土长却被剥夺了“本土身份”的剧种
    陕州梆子的班社、剧团
    陕州梆子主要演出剧目
    陕州梆子的音乐形态
    陕州梆子的名伶
    陕州梆子代表唱段选录

    编后记
  • 内容简介:
      梆子戏形成初期,曾有“土戏”“乱弹”“桄桄”“梆子腔”“秦腔”等不同的称呼。后外地人把同州境内流行的梆子戏称为同州梆子,把蒲州境内流行的梆子戏称为蒲州梆子。在豫西北一带流行的梆子戏被称为“河南讴”“靠山吼”“土梆戏”。同州梆子向西北发展形成“西安秦腔”“西府秦腔”“汉调桄桄”等梆子剧种。蒲州梆子向北发展,吸收晋北民间艺术而形成北路梆子,在晋中吸收祁太秧歌而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与中路梆子流传到京、津及河北城乡,受当地语音影响而形成河北梆子。河南讴进一步发展,成为豫剧的豫西调和祥符调。此后,豫剧在河南、山东一带又分化出平调和怀梆两个梆子戏剧种。山西上党梆子别具一格,它由梆、昆、罗、卷、黄五种声腔组成,在发展过程中曾与豫剧、怀梆相互影响。清光绪年间上党梆子流传到河北永年一带,成为西调,流传到山东菏泽一带形成枣梆。山东梆子、章丘梆子、莱芜梆子是早期梆子戏与当地语音、民间艺术结合的产物,但山东与河南接壤,两地的艺人、戏班往来密切,它们与豫剧亦相互影响。南阳梆子(宛梆)与豫剧有不少差别,这可能与山陕商人势力有关:山陕商人很早就把梆子戏带到豫西南的南阳一带,山陕梆子在南阳扎根后受到豫剧的影响,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山陕商人的媒介作用,梆子戏不仅传播面广,而且速度快,早在康熙年间湘西就有梆子戏演出的记载。由此可见,现在汉剧的西皮,湘剧、祁剧、桂剧的北路,粤剧的西皮(历史上曾有北路、梆子腔之称),川剧的弹腔,滇剧的丝弦腔,贵州梆子等都是早期梆子戏流传到西南后的产物。
      宛梆和其他梆子声腔剧种一样,在清末民国初年达到繁荣的高峰,活跃在南阳各县的著名戏班有20多个。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演出凋零,戏班星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得到恢复,各县先后共创办过专业、业余和半农半艺的宛梆剧团29个。“文革”期间宛梆又一次遭到摧残,“文革”以后传统戏短暂的繁荣并没有恢复宛梆昔日的生机,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受外来文化和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宛梆的专业演出团体仅剩内乡宛梆剧团。
  • 目录:
    宛梆源流探析及其传承保护
    楔子
    解读名称
    起源诸说
    沿革梳理
    两相比较
    结语
    “音乐人类学研究”视野下的内乡县宛梆剧团

    历史语境中的宛梆班社
    一、宛梆班社历史沿革
    二、从民间戏班到国营剧团
    三、民营剧团
    四、宛梆艺术的流传范围

    内乡县宛梆剧团概述
    一、收支与机构设置
    二、演员基本情况
    三、社会角色的定位

    生存空间与恩主
    一、乡村礼俗――“回归”的生存空间
    二、官方语境――“特殊”的生存空间
    三、“恩主”――维系剧团生存的供养者
    四、从国营剧团到“民间戏班”

    经济运作――规范的演出机制
    一、台口――生存空间的具体化形式
    二、戏价――经济账背后的双重身份认同
    三、合同――台口的法律保障
    四、收入――演员的经济生活
    五、民心工程――剧团良好形象的打造

    宛梆的传承人――学艺及创造
    一、口传心授――传统的学艺途径
    二、戏校教育――科班的现代延续
    三、宛梆名艺人的价值和地位

    宛梆的传承人――身份与观念
    一、异同――剧团内演员的身份与待遇
    二、反差――变迁中演员的观念和行为
    三、转机――自上而下的扶持和努力
    ……

    宛梆主要演出剧目
    宛梆的音乐形态
    名伶新秀
    宛梆代表唱段选录
    靠山黄探踪、归类与史承价值
    靠山黄剧目状况的评估和简介
    靠山黄(靠调)――豫西梆子(西府调)传承、衍变阶段已故名老艺人和存世名家
    靠山黄・靠调・豫西梆子唱段印迹
    陕州梆子历史沿革及名称辨析
    陕州梆子――一个土生土长却被剥夺了“本土身份”的剧种
    陕州梆子的班社、剧团
    陕州梆子主要演出剧目
    陕州梆子的音乐形态
    陕州梆子的名伶
    陕州梆子代表唱段选录

    编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民间珍稀古籍展图录(第一辑)
谢昱、席聪 著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
王幼平 著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中原花鼓戏·四平调
马紫晨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优良林木树种资源调查及繁育
王志敏、刘青云、王建伟、林艳平、万少侠 编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破产法论坛(2022) (第一辑)
河南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 编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早期青铜时代——聚落与礼器专题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现当代卷.张东岳
张相安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推进与整合组织
丁志伟 著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传统村落
作者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历代中医药名家文库.现当代卷.宋光瑞
宋太平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中医儿科学术经验与流派传承
丁樱 主编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伦理的文化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
刘东阳 王留番 赵慧彩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中原花鼓戏·四平调
马紫晨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画里看戏:中国戏曲百图赏
马紫晨 主编;关世俊图;马紫晨;梁小斐;郭晓迎文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 — 大平调·目连戏
马紫晨;胡振邦;赵毅;魏英霞;王亚丽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怀梆·怀调·土二黄
马紫晨、王群英、李海安、路菊芳、赵君 著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戏串
马紫晨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戏曲知识300问
马紫晨、王凯歌、王亚丽 编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怀邦、怀调
马紫晨 著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原戏曲文化丛书:河南越调
马紫晨 著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河南曲剧
马紫晨 著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乐理歌诀
马紫晨 著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梨园春流行唱段选;续编
马紫晨
中原珍稀剧种整理与研究:宛梆·靠山黄·陕州梆子
中国豫剧大词典
马紫晨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