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测绘出版社
2020-06
版次: 1
ISBN: 9787503043123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3页
分类: 自然科学
3人买过
  •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水深测量和水下地形测量中的水位控制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的传递技术;平均大潮高潮面的定义扩展、算法设计,海岸线定义的完善;传统水位改正方法的模型参数求解、时空规律、实施条件与评估方法;中国近海精密潮汐模型的构建,基于潮汐模型与余水位监控的水位改正法的实施及实例分析;中国近海深度基准面模型的构建;在航海动态水位保障、遥感测量模式下的海岸线推算等应用中,水位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例分析;基于GMT软件的潮汐图件制作、水位数据管理与计算及多站水位改正三种软件的功能、技术特点等。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可供海洋、测量等领域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水位控制的地位与作用
    §1.2 水位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第2章 水位控制的基本原理
    §2.1 海洋潮汐原理概述
    §2.2 水位数据预处理
    §2.3 水位改正方法
    §2.4 水位控制的实施步骤与要求

    第3章 平均海面的计算
    §3.1 平均海面的定义
    §3.2 平均海面的稳定性
    §3.3 平均海面传递技术
    §3.4 传递方法的实例比较
    §3.5 同步改正法的误差分析
    §3.6 短期距平的比例关系
    §3.7 精度指标与精度评估

    第4章 深度基准面的计算
    §4.1 深度基准面的定义
    §4.2 深度基准面的稳定性
    §4.3 深度基准面传递技术
    §4.4 略最低低潮面比值法分析
    §4.5 潮差比法分析
    §4.6 最小二乘拟合传递法分析
    §4.7 差分订正法分析
    §4.8 最低潮意义不一致问题
    §4.9 精度指标与精度评估

    第5章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计算
    §5.1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定义
    §5.2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算法
    §5.3 算法的论证
    §5.4 海岸线定义及试验
    §5.5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稳定性
    §5.6 平均大潮高潮面传递技术
    §5.7 我国沿岸部分长期验潮站的结果

    第6章 传统水位改正法
    §6.1 数学模型
    §6.2 模型参数的时变规律
    §6.3 求解模型参数的最佳同步时长
    §6.4 模型参数的时效性
    §6.5 模型参数的空间插值
    §6.6 水位改正中隐含的基准面空间内插
    §6.7 实施条件与评估方法

    第7章 基于潮汐模型与余水位监控的水位改正法
    §7.1 原理
    §7.2 精密潮汐模型的构建
    §7.3 成山角定线制实例分析
    §7.4 粤东定线制实例分析
    §7.5 渤海海峡实例分析

    第8章 拓展应用与辅助工具开发
    §8.1 深度基准面模型的构建
    §8.2 航海中的动态水位保障
    §8.3 遥感测量模式下的海岸线推算
    §8.4 “基于GMT的潮汐图件制作”软件
    §8.5 “水位数据管理与计算”软件
    §8.6 “多站水位改正”软件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水深测量和水下地形测量中的水位控制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位控制的基本原理;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的传递技术;平均大潮高潮面的定义扩展、算法设计,海岸线定义的完善;传统水位改正方法的模型参数求解、时空规律、实施条件与评估方法;中国近海精密潮汐模型的构建,基于潮汐模型与余水位监控的水位改正法的实施及实例分析;中国近海深度基准面模型的构建;在航海动态水位保障、遥感测量模式下的海岸线推算等应用中,水位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例分析;基于GMT软件的潮汐图件制作、水位数据管理与计算及多站水位改正三种软件的功能、技术特点等。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可供海洋、测量等领域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水位控制的地位与作用
    §1.2 水位控制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第2章 水位控制的基本原理
    §2.1 海洋潮汐原理概述
    §2.2 水位数据预处理
    §2.3 水位改正方法
    §2.4 水位控制的实施步骤与要求

    第3章 平均海面的计算
    §3.1 平均海面的定义
    §3.2 平均海面的稳定性
    §3.3 平均海面传递技术
    §3.4 传递方法的实例比较
    §3.5 同步改正法的误差分析
    §3.6 短期距平的比例关系
    §3.7 精度指标与精度评估

    第4章 深度基准面的计算
    §4.1 深度基准面的定义
    §4.2 深度基准面的稳定性
    §4.3 深度基准面传递技术
    §4.4 略最低低潮面比值法分析
    §4.5 潮差比法分析
    §4.6 最小二乘拟合传递法分析
    §4.7 差分订正法分析
    §4.8 最低潮意义不一致问题
    §4.9 精度指标与精度评估

    第5章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计算
    §5.1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定义
    §5.2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算法
    §5.3 算法的论证
    §5.4 海岸线定义及试验
    §5.5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稳定性
    §5.6 平均大潮高潮面传递技术
    §5.7 我国沿岸部分长期验潮站的结果

    第6章 传统水位改正法
    §6.1 数学模型
    §6.2 模型参数的时变规律
    §6.3 求解模型参数的最佳同步时长
    §6.4 模型参数的时效性
    §6.5 模型参数的空间插值
    §6.6 水位改正中隐含的基准面空间内插
    §6.7 实施条件与评估方法

    第7章 基于潮汐模型与余水位监控的水位改正法
    §7.1 原理
    §7.2 精密潮汐模型的构建
    §7.3 成山角定线制实例分析
    §7.4 粤东定线制实例分析
    §7.5 渤海海峡实例分析

    第8章 拓展应用与辅助工具开发
    §8.1 深度基准面模型的构建
    §8.2 航海中的动态水位保障
    §8.3 遥感测量模式下的海岸线推算
    §8.4 “基于GMT的潮汐图件制作”软件
    §8.5 “水位数据管理与计算”软件
    §8.6 “多站水位改正”软件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海道测量实用潮汐
测绘出版社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海道测量学概论(第二版)
肖付民 著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海道测量学概论
刘雁春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类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创新精品系列教材)
许军、郑振江 编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海洋潮汐与水位控制
许军、暴景阳、于彩霞、阳凡林 著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期末100分冲刺卷:数学(六年级下BS新升级)
许军、王春荣、刘增利 编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新编中药成分学
许军、孟繁浩、杨明 著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药物化学(第2版)
许军、王润玲、李伟 著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药物化学(第2版)/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药学类专业
许军、杨瑞虹 编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药物化学(第2版)/许军等/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许军、严琳 著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网络设备配置项目化教程(第二版)
许军、鲁志萍 著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药物化学
许军、严琳 编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药物化学实验/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许军、严林 编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药品类专业):药物化学
许军、李伟 编
海道测量水位控制原理与方法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许军、郭玉杰、范荣华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