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9
版次: 1
ISBN: 9787313239235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4页
分类: 文学
1人买过
  • 本著作以文化人类学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使原来“叙述伶人的作品”的伶人家族研究风格,提升到“研究伶人的作品”的文化研究的层面,是一部具有宏观性和整体性的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通论著作,包括伶人家族的政权、家族和文化环境,社会和业界认同,业缘、地缘和阶级关系,文化基质,结构系统,功能形态等内容,并达至探索一个社会族群的集体心理以及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 厉震林,经济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曾在德国、美国研修。1993年至今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和影视学院任教,历任戏剧文学研究所长、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影视学院院长,挂任上海市宝山区文广局副局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广局副局长。现为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序一刘祯1

    序二朱恒夫1

    章绪论1

    节探索一个族群的集体心理1

    第二节关于家族及其相关概念5

    第三节伶人家族研究现状述评10

    第四节本书的研究设想20

    第二章伶人家族的职业世袭制度25

    节中国古代的聚族而居和生业相承25

    第二节伶人家业“累世不改”的特殊性29

    第三节伶人家族与戏班的“二位一体”32

    第四节政权策略与伶人家业世袭35

    第三章伶人家族的职业隔离政策38

    节中外社会隔离政策史述38

    第二节有关伶人职业隔离的五种具体形态40

    第三节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功能47

    第四章传统家族驱逐伶人制度(上)49

    节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利益共同体49

    第二节传统家族的注销伶人族籍51

    第三节“另册以注录之”的“乐户”身份55

    第四节废除“乐户”制度的历史学评价59

    第五节族权管理与国家管理的差异65

    第五章传统家族的驱逐伶人制度(下)69

    节政治及其人性的玄机69

    第二节伶人的原罪身份70

    第三节伶业的色情公共印象74

    第四节权力的编排79

    第五节国家与家族的合谋关系84

    第六章伶人阶级的泛家族化现象89

    节“乐户”的拟血亲关系89

    第二节业缘与血缘的套层结构91

    第三节地缘、辈份排名和类祠堂96

    第七章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伶人家族103

    节家族伦理思想的“重新估计”103

    第二节“对峙递交”的伶人家族观念演变106

    第三节“社会性痴迷”与“集体深层心理”110

    第四节伶人家族的自身人格建设128

    第五节悖论境况的客观必然性138

    第八章伶人家族的理智和情感态度141

    节抵抗与妥协的“背离”141

    第二节上辈和下辈的改换门庭142

    第三节入伶的家族阻力148

    第四节加入和退出的“围城”150

    第九章伶人家族的业缘关系153

    节业缘的价值153

    第二节同业的资源空间154

    第三节从业缘到血缘156

    第四节初入伶者的业缘效果162

    第五节文化血缘关系及其“寄口”现象169

    第六节伶人家族的社会资本172

    第十章伶人家族的地缘关系174

    节伶人家族的流动与“移民”174

    第二节地理的分布177

    第三节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伶人籍贯180

    第四节伶人家族的移植路线186

    第五节文化地理学与伶人密集线191

    第六节地缘与业缘的“通道”198

    第十一章伶人的阶级成分及其入伶动机202

    节伶人出身阶级的复杂化202

    第二节商人阶级的伶人道路204

    第三节官宦家族的出身者209

    第四节工仆和农民阶级的入伶者214

    第五节从文人到伶人217

    第六节阶级出身与伶人心态220

    第十二章伶人家族的封闭社会形态223

    节封闭社会及其性格223

    第二节伶人家族的特殊性224

    第三节族群的人格228

    第四节伶业的民俗事象230

    第五节家族脚色的奕世蝉联231

    第六节票友的入伶规则242

    第十三章伶人家族的消费经济特性244

    节“适者生存”的伶业家族生计244

    第二节宫廷、府衙和家宅的“依附型”服务247

    第三节市场型的三种伶业方式260

    第四节依附型和市场型之间游走的伶人家族270

    第五节伶艺教习与科班教育的家族经济278

    第十四章能人经济的“马太效应”282

    节能人经济与伶业效率282

    第二节伶业经济的“金字塔”格式283

    第三节名伶的挑班288

    第四节“演而优则仕”与“政治撬动板”293

    第十五章伶人家族结构的特殊性300

    节家族结构的概念300

    第二节“二大一小”的双层结构303

    第三节家点族面的同业家族307

    第四节地广权稀的家族监管方式315

    第十六章辈份对峙的家族结构318

    节“家族父权”及其父慈子孝318

    第二节父权的行使家长权319

    第三节与父权同格的母权329

    第四节类父权的师父332

    第五节伶业“丛林法则”与“名伶父权”334

    第十七章伶人家族的社交圈339

    节准基本构件的社交圈339

    第二节智库的文士阶层342

    第三节官吏阶层的社交需求346

    第四节商人阶层的伶业作用348

    第五节互惠的结构349

    第十八章家族功能以及家族基因概述352

    节家族功能的基本内涵352

    第二节族内外功能及其家族基因354

    第十九章伶人家族的生存功能356

    节首要的功能356

    第二节技术性的核心地位358

    第三节“效用化”的利己性367

    第四节交易性的通道372

    第二十章伶人家族的维持与绵延功能375

    节维持“适者”的秩序375

    第二节大小家族的家法和族规376

    第三节生物学与社会学的绵延380

    第四节“内群婚姻”的“类聚配偶律”381

    第五节“伶才”的生产和再生产383

    第六节伶人世家的“优生学”384

    第二十一章伶人家族的保护与文化功能387

    节伶人家族的自卫性387

    第二节伶人阶级的职业化保护388

    第三节家族生活的精神活动模式391

    第四节伶人家族的文化治理体系392

    参考文献396

    后记一404

    后记二406
  • 内容简介:
    本著作以文化人类学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使原来“叙述伶人的作品”的伶人家族研究风格,提升到“研究伶人的作品”的文化研究的层面,是一部具有宏观性和整体性的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通论著作,包括伶人家族的政权、家族和文化环境,社会和业界认同,业缘、地缘和阶级关系,文化基质,结构系统,功能形态等内容,并达至探索一个社会族群的集体心理以及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
  • 作者简介:
    厉震林,经济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曾在德国、美国研修。1993年至今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和影视学院任教,历任戏剧文学研究所长、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影视学院院长,挂任上海市宝山区文广局副局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广局副局长。现为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目录:
    序一刘祯1

    序二朱恒夫1

    章绪论1

    节探索一个族群的集体心理1

    第二节关于家族及其相关概念5

    第三节伶人家族研究现状述评10

    第四节本书的研究设想20

    第二章伶人家族的职业世袭制度25

    节中国古代的聚族而居和生业相承25

    第二节伶人家业“累世不改”的特殊性29

    第三节伶人家族与戏班的“二位一体”32

    第四节政权策略与伶人家业世袭35

    第三章伶人家族的职业隔离政策38

    节中外社会隔离政策史述38

    第二节有关伶人职业隔离的五种具体形态40

    第三节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功能47

    第四章传统家族驱逐伶人制度(上)49

    节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利益共同体49

    第二节传统家族的注销伶人族籍51

    第三节“另册以注录之”的“乐户”身份55

    第四节废除“乐户”制度的历史学评价59

    第五节族权管理与国家管理的差异65

    第五章传统家族的驱逐伶人制度(下)69

    节政治及其人性的玄机69

    第二节伶人的原罪身份70

    第三节伶业的色情公共印象74

    第四节权力的编排79

    第五节国家与家族的合谋关系84

    第六章伶人阶级的泛家族化现象89

    节“乐户”的拟血亲关系89

    第二节业缘与血缘的套层结构91

    第三节地缘、辈份排名和类祠堂96

    第七章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伶人家族103

    节家族伦理思想的“重新估计”103

    第二节“对峙递交”的伶人家族观念演变106

    第三节“社会性痴迷”与“集体深层心理”110

    第四节伶人家族的自身人格建设128

    第五节悖论境况的客观必然性138

    第八章伶人家族的理智和情感态度141

    节抵抗与妥协的“背离”141

    第二节上辈和下辈的改换门庭142

    第三节入伶的家族阻力148

    第四节加入和退出的“围城”150

    第九章伶人家族的业缘关系153

    节业缘的价值153

    第二节同业的资源空间154

    第三节从业缘到血缘156

    第四节初入伶者的业缘效果162

    第五节文化血缘关系及其“寄口”现象169

    第六节伶人家族的社会资本172

    第十章伶人家族的地缘关系174

    节伶人家族的流动与“移民”174

    第二节地理的分布177

    第三节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伶人籍贯180

    第四节伶人家族的移植路线186

    第五节文化地理学与伶人密集线191

    第六节地缘与业缘的“通道”198

    第十一章伶人的阶级成分及其入伶动机202

    节伶人出身阶级的复杂化202

    第二节商人阶级的伶人道路204

    第三节官宦家族的出身者209

    第四节工仆和农民阶级的入伶者214

    第五节从文人到伶人217

    第六节阶级出身与伶人心态220

    第十二章伶人家族的封闭社会形态223

    节封闭社会及其性格223

    第二节伶人家族的特殊性224

    第三节族群的人格228

    第四节伶业的民俗事象230

    第五节家族脚色的奕世蝉联231

    第六节票友的入伶规则242

    第十三章伶人家族的消费经济特性244

    节“适者生存”的伶业家族生计244

    第二节宫廷、府衙和家宅的“依附型”服务247

    第三节市场型的三种伶业方式260

    第四节依附型和市场型之间游走的伶人家族270

    第五节伶艺教习与科班教育的家族经济278

    第十四章能人经济的“马太效应”282

    节能人经济与伶业效率282

    第二节伶业经济的“金字塔”格式283

    第三节名伶的挑班288

    第四节“演而优则仕”与“政治撬动板”293

    第十五章伶人家族结构的特殊性300

    节家族结构的概念300

    第二节“二大一小”的双层结构303

    第三节家点族面的同业家族307

    第四节地广权稀的家族监管方式315

    第十六章辈份对峙的家族结构318

    节“家族父权”及其父慈子孝318

    第二节父权的行使家长权319

    第三节与父权同格的母权329

    第四节类父权的师父332

    第五节伶业“丛林法则”与“名伶父权”334

    第十七章伶人家族的社交圈339

    节准基本构件的社交圈339

    第二节智库的文士阶层342

    第三节官吏阶层的社交需求346

    第四节商人阶层的伶业作用348

    第五节互惠的结构349

    第十八章家族功能以及家族基因概述352

    节家族功能的基本内涵352

    第二节族内外功能及其家族基因354

    第十九章伶人家族的生存功能356

    节首要的功能356

    第二节技术性的核心地位358

    第三节“效用化”的利己性367

    第四节交易性的通道372

    第二十章伶人家族的维持与绵延功能375

    节维持“适者”的秩序375

    第二节大小家族的家法和族规376

    第三节生物学与社会学的绵延380

    第四节“内群婚姻”的“类聚配偶律”381

    第五节“伶才”的生产和再生产383

    第六节伶人世家的“优生学”384

    第二十一章伶人家族的保护与文化功能387

    节伶人家族的自卫性387

    第二节伶人阶级的职业化保护388

    第三节家族生活的精神活动模式391

    第四节伶人家族的文化治理体系392

    参考文献396

    后记一404

    后记二406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欧阳志云 主编 ; 臧振华, 徐卫华, 沈梅华著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发展报告(2023年)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
汪菊渊 著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玺印卷(全二册)
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侵权赔偿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道路交通纠纷
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唯一的使鹿部落:敖鲁古雅 鄂温克族民族文化介绍读本
孔繁志 主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逻辑及其对城市发展成本影响的研究
余吉祥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文学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文学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郑振铎 等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幻想文学大奖书系第二辑(全4册)
王一梅 等著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第6辑)
荆学民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道佛(徐小跃作品)
徐小跃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史学与年谱:中国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厉震林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新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纲
厉震林 著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电影的过去与未来:数字技术、视听叙事与影像文化
厉震林 著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述
厉震林 著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电影研究8,影像、媒介与叙事研究
厉震林 著;厉震林、万传法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华语电影:新发展与新探索
厉震林、万传法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2019卷
厉震林 著;厉震林、万传法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与批评文集
厉震林、万传法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文化即吾心:电影表演与社会表演
厉震林 著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电影研究7:史学研究与女性研究
厉震林、万传法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电影研究(6):电影史学方法、默片与女性研究
厉震林、万传法 编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电影研究5:文化与表演导演与明星改编与文本研究
厉震林、万传法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