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11
版次: 1
ISBN: 9787208172999
定价: 18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法律
5人买过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群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经历了演化和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样态。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作为新时代指引劳动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当下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定位,也为我国劳动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书从集体争议与群体争议双向发展引发的悖论切入,通过阐明国家(政府)、工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角色定位与内在属性,提出优化或改造既有机制的建议,构建能够化解劳动领域集体性争议、有效预防冲突的法治化框架。 董保华,1954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论证与起草工作。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参与了美国、荷兰、加拿大等10多项国际项目的主持与实施。在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发布的《亚太法律指南2015(Chambers Asia Pacific Guide 2015)》《亚太法律指南2016》《亚太法律指南2017》中,均被评选为中国区劳动法律师中的“业界贤达”(Eminent Parctitioner)。在钱伯斯发布的《亚太法律指南2018》《亚太法律指南2019》《亚太法律指南2020》中,均被评选为中国区劳动法律师中的“业界元老”(Senior Statespeople)。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中,2015年列“行政法及地方法制(含劳动法)”位,2017年列“人才学与劳动科学”位。

    自1987年从事劳动法学研究以来,公开发表有关劳动法律方面的论著1000余万字,出版著作30余本,在法学、劳动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自2000年以来,近50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其中,《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曾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2011)著作类一等奖;《社会法原论》曾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曾获中国法学会劳动法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社会保障的法学观》曾获中国劳动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劳动制度改革的法学探索》等论文曾获司法部“八五”与“九五”期间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自序 

    章 导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定位

    第二章 概论: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概述

    第三章 要论:非政府组织运作背后的两种逻辑

    第四章 悖论:群体劳动争议法制化面临的困境

    第五章 元论:劳动关系及争议处理中的主体定位

    第六章 理论:群体劳动争议治理中的焦点问题

    第七章 策论:集体谈判与职工参与的机制分析

    第八章 争论: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

    第九章 分论:我国各类群体劳动争议的解析

    第十章 尾论:个案背后的多元社会价值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群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经历了演化和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样态。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作为新时代指引劳动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当下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定位,也为我国劳动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本书从集体争议与群体争议双向发展引发的悖论切入,通过阐明国家(政府)、工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角色定位与内在属性,提出优化或改造既有机制的建议,构建能够化解劳动领域集体性争议、有效预防冲突的法治化框架。
  • 作者简介:
    董保华,1954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论证与起草工作。曾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参与了美国、荷兰、加拿大等10多项国际项目的主持与实施。在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发布的《亚太法律指南2015(Chambers Asia Pacific Guide 2015)》《亚太法律指南2016》《亚太法律指南2017》中,均被评选为中国区劳动法律师中的“业界贤达”(Eminent Parctitioner)。在钱伯斯发布的《亚太法律指南2018》《亚太法律指南2019》《亚太法律指南2020》中,均被评选为中国区劳动法律师中的“业界元老”(Senior Statespeople)。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中,2015年列“行政法及地方法制(含劳动法)”位,2017年列“人才学与劳动科学”位。

    自1987年从事劳动法学研究以来,公开发表有关劳动法律方面的论著1000余万字,出版著作30余本,在法学、劳动科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自2000年以来,近50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其中,《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曾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2011)著作类一等奖;《社会法原论》曾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曾获中国法学会劳动法十周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社会保障的法学观》曾获中国劳动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劳动制度改革的法学探索》等论文曾获司法部“八五”与“九五”期间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 目录:
    自序 

    章 导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定位

    第二章 概论: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概述

    第三章 要论:非政府组织运作背后的两种逻辑

    第四章 悖论:群体劳动争议法制化面临的困境

    第五章 元论:劳动关系及争议处理中的主体定位

    第六章 理论:群体劳动争议治理中的焦点问题

    第七章 策论:集体谈判与职工参与的机制分析

    第八章 争论: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

    第九章 分论:我国各类群体劳动争议的解析

    第十章 尾论:个案背后的多元社会价值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功能语篇分析新发展研究
董保华;杨炳钧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劳动合同法修法的争鸣与思考
董保华;唐大杰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英语独立型形式标记的隐性纯理功能研究
董保华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中国劳动法案例精读(中国法律丛书)
董保华 主编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
董保华 著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实施劳动法疑难问题深度透视:十大热点事件之名家详解
董保华 著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十大热点事件透视劳动合同法
董保华 著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社会保障的法学观
董保华 著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劳动合同研究—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前沿专题研究系列
董保华 主编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社会法原论
董保华 著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
董保华
集体劳动争议与群体劳动争议的法律机制研究
家庭养花与花文化
董保华 编;龙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