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2
版次: 1
ISBN: 9787301318690
定价: 7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2页
分类: 历史
100人买过
  • 3-5世纪的魏晋精英,以多样化的历史书写实践活动,构筑了独具特质的政治文化。《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自这一主体的登场、全盛与流亡阶段,择取“献帝三书”、《续汉书?百官志》和《劝伐河北书》三组关键文本,分别从时代之史、制度之史和异族之史的维度,对上述历史现象进行了立体而深入的考察。各章多着力于文本面貌、结构与语境的复原,以新的问题意识唤起陈旧材料的生命力,追索历史书写背后的时代之音。斯音已渺,不复得闻,唯以史家之法,幻化于读者目前,是谓“观书辨音”。 徐冲,1980年生,山东东营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兴趣集中于历史书写、制度变革与石刻文化等主题。撰有专著《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主持学术集刊《中国中古史研究》、译丛“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 “献帝三书”篇

    第一章哀歌与史诗: 《献帝起居注》与献帝朝廷的历史意义/ 3

    一、 引言/ 3

    二、 书名与讳称/ 5

    三、 记事的起止范围/ 13

    四、 内容、体例与特质/ 22

    五、 结语: 哀歌与史诗/ 31

    第二章名、实之间: 《献帝纪》与《献帝传》/ 43

    一、 《献帝纪》考论/ 43

    二、 《献帝传》考论/ 57

    三、 余论: 颠倒之旅/ 72第三章范晔《后汉书》冯良事迹成立小论/ 87一、 范晔《后汉书》中的冯良事迹与赵晔事迹/ 87

    二、 东汉时代的“不为县吏”群像/ 92

    三、 赵晔事迹与孙吴精英的地方书写/ 97

    四、 东晋时代的多面冯良/ 103

    五、 结语/ 108

    《续汉书·百官志》篇

    第四章《续汉书·百官志》与汉晋间的官制撰述/ 113

    一、 前言/ 113

    二、 《续汉书·百官志》的“正文”与“注文”之别/ 115

    三、 《续汉书·百官志》“郡太守”条辨证/ 120

    四、 汉晋间官制撰述谱系中的《续汉书·百官志》/ 134

    第五章东汉太尉渊源考——从《续汉书·百官志》 “太尉”条的脱文谈起/ 149

    一、 问题的提出/ 149

    二、 《续汉书·百官志》“太尉”条的脱文问题/ 150

    三、 西汉后期的“三公分职”/ 158

    四、 “太尉掌兵事”的由来: 从新莽制度到建武创业/ 165

    五、 结论/ 173第六章王隆《汉官篇》小考/ 174一、 王隆其人/ 175

    二、 《汉官篇》的形式与内容/ 178

    三、 《汉官篇》的断限/ 185

    四、 余论/ 199

    《劝伐河北书》篇

    第七章“西虏”与“东虏”: 谢灵运《劝伐河北书》

    所见华北局势与历史认识/ 203

    一、 问题的提出/ 203

    二、 “西虏”与“东虏”的所指/ 205

    三、 “西虏”与“东虏”之战的进程/ 212

    四、 “虏”与“五胡”/ 218第八章“五胡”新诠: 晋宋之际建康精英的历史书写/ 226

    一、 引言/ 226

    二、 “五胡次序”故事的史料批判/ 227

    三、 “五胡”称谓出自考/ 235

    四、 “五胡”称谓所指考/ 244

    五、 余论/ 252

    附录一《献帝起居注》辑考/ 257

    附录二“禅让”与魏晋王权的历史特质/ 278

    附录三《续汉书·百官志》 “州刺史”条郡国数辨讹/ 292

    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15
  • 内容简介:
    3-5世纪的魏晋精英,以多样化的历史书写实践活动,构筑了独具特质的政治文化。《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自这一主体的登场、全盛与流亡阶段,择取“献帝三书”、《续汉书?百官志》和《劝伐河北书》三组关键文本,分别从时代之史、制度之史和异族之史的维度,对上述历史现象进行了立体而深入的考察。各章多着力于文本面貌、结构与语境的复原,以新的问题意识唤起陈旧材料的生命力,追索历史书写背后的时代之音。斯音已渺,不复得闻,唯以史家之法,幻化于读者目前,是谓“观书辨音”。
  • 作者简介:
    徐冲,1980年生,山东东营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兴趣集中于历史书写、制度变革与石刻文化等主题。撰有专著《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主持学术集刊《中国中古史研究》、译丛“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
  • 目录:
    “献帝三书”篇

    第一章哀歌与史诗: 《献帝起居注》与献帝朝廷的历史意义/ 3

    一、 引言/ 3

    二、 书名与讳称/ 5

    三、 记事的起止范围/ 13

    四、 内容、体例与特质/ 22

    五、 结语: 哀歌与史诗/ 31

    第二章名、实之间: 《献帝纪》与《献帝传》/ 43

    一、 《献帝纪》考论/ 43

    二、 《献帝传》考论/ 57

    三、 余论: 颠倒之旅/ 72第三章范晔《后汉书》冯良事迹成立小论/ 87一、 范晔《后汉书》中的冯良事迹与赵晔事迹/ 87

    二、 东汉时代的“不为县吏”群像/ 92

    三、 赵晔事迹与孙吴精英的地方书写/ 97

    四、 东晋时代的多面冯良/ 103

    五、 结语/ 108

    《续汉书·百官志》篇

    第四章《续汉书·百官志》与汉晋间的官制撰述/ 113

    一、 前言/ 113

    二、 《续汉书·百官志》的“正文”与“注文”之别/ 115

    三、 《续汉书·百官志》“郡太守”条辨证/ 120

    四、 汉晋间官制撰述谱系中的《续汉书·百官志》/ 134

    第五章东汉太尉渊源考——从《续汉书·百官志》 “太尉”条的脱文谈起/ 149

    一、 问题的提出/ 149

    二、 《续汉书·百官志》“太尉”条的脱文问题/ 150

    三、 西汉后期的“三公分职”/ 158

    四、 “太尉掌兵事”的由来: 从新莽制度到建武创业/ 165

    五、 结论/ 173第六章王隆《汉官篇》小考/ 174一、 王隆其人/ 175

    二、 《汉官篇》的形式与内容/ 178

    三、 《汉官篇》的断限/ 185

    四、 余论/ 199

    《劝伐河北书》篇

    第七章“西虏”与“东虏”: 谢灵运《劝伐河北书》

    所见华北局势与历史认识/ 203

    一、 问题的提出/ 203

    二、 “西虏”与“东虏”的所指/ 205

    三、 “西虏”与“东虏”之战的进程/ 212

    四、 “虏”与“五胡”/ 218第八章“五胡”新诠: 晋宋之际建康精英的历史书写/ 226

    一、 引言/ 226

    二、 “五胡次序”故事的史料批判/ 227

    三、 “五胡”称谓出自考/ 235

    四、 “五胡”称谓所指考/ 244

    五、 余论/ 252

    附录一《献帝起居注》辑考/ 257

    附录二“禅让”与魏晋王权的历史特质/ 278

    附录三《续汉书·百官志》 “州刺史”条郡国数辨讹/ 292

    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15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著;宋明炜 译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中国山水画对谈录(跟随十位大师,走近山水画世界)
许钦松 编著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鼓楼新悦.采香者:世界香水之源
[法]多米尼克·罗克(Dominique Roques) 著;王祎慈 译;乔溪 审校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石上众生:巴蜀石窟与古代供养人
萧易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宴飨万年: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足不出户看国博古代饮食文化展,感受跨越万年的烟火气)
王辉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影子母亲:保姆、换工与育儿中的微观政治(薄荷实验)
[美]卡梅隆·林·麦克唐纳 著;杨可 译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城的中国史(许宏新作品 考古大家写小书)
许宏
观书辨音:历史书写与魏晋精英的政治文化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