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未来创造家: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家庭教育方法

培养未来创造家: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家庭教育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0
版次: 1
ISBN: 9787511563514
定价: 4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2页
字数: 151千字
分类: 生活
18人买过
  •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消费的个性化趋势、老龄化社会的巨大抚养压力,以及国际产业竞争带给中国的自主创新动力,都决定了中国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决定中国孩子未来的,不是分数,而是创造力!

      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理论经验,把未来社会的创造家分为三类:个体智能型创造家,团体智能型创造家、人工智能型创造家。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这3种创造家分别具备哪些素质,以及这些素质的相应培养方法。在论述教育理念与方法时,本书旁征博引,力求打通古今中外,兼顾人文与科技,以打开教育者的思路。   王作冰,贝尔科教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全球AIQ研究课题组联合发起人兼中国组组长、黑马会教育分会秘书长、儿童成长联盟发起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作者。 Part 1 培养个体智能型创造家 / 1

     

    一、个体智能型创造家:旧要素的新组合 / 2

     

      天才科学家——特斯拉的传奇人生 / 2

      温故商业史:不同的生意有着共同的创新本质 / 6

      温故技术史:创新者必须重视“旧要素” / 8

      温故科学史: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创造 / 9

      温故文艺史:大师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 10

      个体智能型创造家的素质模型 / 11

      相关理论:创造教育 / 17

      STEAM教育:从小培养个体智能型创造家 / 18

     

    二、学习力:激发脑力与同辈学习 / 20

     

      方法一:用节奏感强的音乐开发智力 / 20

      方法二:“额外对话”提升思考力 / 23

      方法三:文科熟读,理科精思 / 27

      方法四:精英圈子 社会活动 / 29

     

    三、想象力:新鲜经历与提问启发 / 32

     

      方法一:读万卷书 / 32

      方法二:行万里路 / 33

      方法三:假装游戏 / 34

      方法四:艺术素养 / 36

      方法五:启发式提问 / 37

     

    四、兴趣力:自由实践与迭代成长 / 38

     

      方法一:不说教 / 39

      方法二:参加兴趣班 / 40

      方法三:提升自由度 / 41

      方法四:迭代式学习 / 42

      方法五:教、学、做一体 / 44

      方法六:引导孩子定志业 / 46

     

    五、批判思维:心智成熟的关键一步 / 50

     

      方法一:要启发,不填鸭 / 50

      方法二:多讨论,要平等 / 51

      方法三:逻辑训练 / 53

      方法四:逆向思维 / 55

     

    Part 2 培养团体智能型创造家 / 59

     

    一、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组织人才共同创造 / 60

      企业领袖任正非的创新故事 / 60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的领导力:方向感和驱动力 / 65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一:系统思维 / 67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二:分享力 / 68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三:表达力 / 70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四:意志力 / 71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五:自省力 / 72

      相关理论:人本主义教育 / 74

      团体竞赛:培养少儿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 75

     

    二、系统思维:通识教育打破思维里的墙 / 76

     

      通识教育的方法:学习四种知识 / 77

      通识教育的运用:洞察人性 / 78

      通识教育的成效:精英辈出 / 81

     

    三、分享力:培育内在的光与热 / 85

     

      方法一:给婴幼儿足够的安全感 / 85

      方法二:从小培养社会兴趣 / 88

      方法三:以家风校风熏陶孩子 / 92

      方法四:以孝顺养成付出的习惯 / 96

      方法五:礼仪教育培养人际交往中的自控力 / 100

     

    四、表达力:同理心与技巧并重 / 106

     

      方法一:参加演讲课、写作与故事课 / 106

      方法二:父母平等沟通而不是单方面说教  / 110

      方法三:养成非暴力沟通的习惯 / 115

     

    五、意志力:强烈的求生欲与自控力 / 119

     

      方法一:自控意志的开源节流 / 119

      方法二:勤俭养娃提升求生意志 / 125

     

    六、自省力:明确准则与静心觉察 / 130

     

      方法一:以身作则,改过自新 / 130

      方法二:锻炼觉察力,提升自省力 / 132

     

    Part 3 培养人工智能型创造家 / 137

     

    一、人工智能型创造家:以智能技术替代脑力劳动 / 138

     

      让机器看懂世界的女科学家李飞飞 / 138

      正在开创未来的人工智能型创造家 / 143

      今天需要“网感”,明天需要AIQ  / 146

      相关理论:结构主义教育 / 147

      从小培养AIQ的方法:少儿编程 智能玩具 智能教室 / 148

      摘录:华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 / 149

     

    二、编程:技能教育 素质教育 / 152

     

      编程是未来最实用的技能教育 / 153

      编程是第一流的素质教育 / 156

     

    三、千年中国史视角下的编程教育 / 158

     

      中华文明融合西方文明:培养四大科学素质 / 158

      方法一:训练工程思维 / 162

      方法二:训练设计思维 / 166

      方法三:训练计算思维 / 170

      方法四:训练相关思维 / 173

     

    四、万年人类史视角下的编程教育 / 179

      信息社会的人类分化 / 179

      1万年以来的人类大分化 / 181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 / 184

      人工智能是第一个能够自己思考的强大工具 / 186

      新智人=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 / 188
  •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消费的个性化趋势、老龄化社会的巨大抚养压力,以及国际产业竞争带给中国的自主创新动力,都决定了中国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决定中国孩子未来的,不是分数,而是创造力!

      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理论经验,把未来社会的创造家分为三类:个体智能型创造家,团体智能型创造家、人工智能型创造家。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这3种创造家分别具备哪些素质,以及这些素质的相应培养方法。在论述教育理念与方法时,本书旁征博引,力求打通古今中外,兼顾人文与科技,以打开教育者的思路。
  • 作者简介:
      王作冰,贝尔科教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全球AIQ研究课题组联合发起人兼中国组组长、黑马会教育分会秘书长、儿童成长联盟发起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作者。
  • 目录:
    Part 1 培养个体智能型创造家 / 1

     

    一、个体智能型创造家:旧要素的新组合 / 2

     

      天才科学家——特斯拉的传奇人生 / 2

      温故商业史:不同的生意有着共同的创新本质 / 6

      温故技术史:创新者必须重视“旧要素” / 8

      温故科学史: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创造 / 9

      温故文艺史:大师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 10

      个体智能型创造家的素质模型 / 11

      相关理论:创造教育 / 17

      STEAM教育:从小培养个体智能型创造家 / 18

     

    二、学习力:激发脑力与同辈学习 / 20

     

      方法一:用节奏感强的音乐开发智力 / 20

      方法二:“额外对话”提升思考力 / 23

      方法三:文科熟读,理科精思 / 27

      方法四:精英圈子 社会活动 / 29

     

    三、想象力:新鲜经历与提问启发 / 32

     

      方法一:读万卷书 / 32

      方法二:行万里路 / 33

      方法三:假装游戏 / 34

      方法四:艺术素养 / 36

      方法五:启发式提问 / 37

     

    四、兴趣力:自由实践与迭代成长 / 38

     

      方法一:不说教 / 39

      方法二:参加兴趣班 / 40

      方法三:提升自由度 / 41

      方法四:迭代式学习 / 42

      方法五:教、学、做一体 / 44

      方法六:引导孩子定志业 / 46

     

    五、批判思维:心智成熟的关键一步 / 50

     

      方法一:要启发,不填鸭 / 50

      方法二:多讨论,要平等 / 51

      方法三:逻辑训练 / 53

      方法四:逆向思维 / 55

     

    Part 2 培养团体智能型创造家 / 59

     

    一、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组织人才共同创造 / 60

      企业领袖任正非的创新故事 / 60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的领导力:方向感和驱动力 / 65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一:系统思维 / 67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二:分享力 / 68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三:表达力 / 70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四:意志力 / 71

      团体智能型创造家素质之五:自省力 / 72

      相关理论:人本主义教育 / 74

      团体竞赛:培养少儿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 75

     

    二、系统思维:通识教育打破思维里的墙 / 76

     

      通识教育的方法:学习四种知识 / 77

      通识教育的运用:洞察人性 / 78

      通识教育的成效:精英辈出 / 81

     

    三、分享力:培育内在的光与热 / 85

     

      方法一:给婴幼儿足够的安全感 / 85

      方法二:从小培养社会兴趣 / 88

      方法三:以家风校风熏陶孩子 / 92

      方法四:以孝顺养成付出的习惯 / 96

      方法五:礼仪教育培养人际交往中的自控力 / 100

     

    四、表达力:同理心与技巧并重 / 106

     

      方法一:参加演讲课、写作与故事课 / 106

      方法二:父母平等沟通而不是单方面说教  / 110

      方法三:养成非暴力沟通的习惯 / 115

     

    五、意志力:强烈的求生欲与自控力 / 119

     

      方法一:自控意志的开源节流 / 119

      方法二:勤俭养娃提升求生意志 / 125

     

    六、自省力:明确准则与静心觉察 / 130

     

      方法一:以身作则,改过自新 / 130

      方法二:锻炼觉察力,提升自省力 / 132

     

    Part 3 培养人工智能型创造家 / 137

     

    一、人工智能型创造家:以智能技术替代脑力劳动 / 138

     

      让机器看懂世界的女科学家李飞飞 / 138

      正在开创未来的人工智能型创造家 / 143

      今天需要“网感”,明天需要AIQ  / 146

      相关理论:结构主义教育 / 147

      从小培养AIQ的方法:少儿编程 智能玩具 智能教室 / 148

      摘录:华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 / 149

     

    二、编程:技能教育 素质教育 / 152

     

      编程是未来最实用的技能教育 / 153

      编程是第一流的素质教育 / 156

     

    三、千年中国史视角下的编程教育 / 158

     

      中华文明融合西方文明:培养四大科学素质 / 158

      方法一:训练工程思维 / 162

      方法二:训练设计思维 / 166

      方法三:训练计算思维 / 170

      方法四:训练相关思维 / 173

     

    四、万年人类史视角下的编程教育 / 179

      信息社会的人类分化 / 179

      1万年以来的人类大分化 / 181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 / 184

      人工智能是第一个能够自己思考的强大工具 / 186

      新智人=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 / 188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培养未来创造家: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家庭教育方法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
王作冰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