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与回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副主编 ,
2022-05
版次: 1
ISBN: 9787122404428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6页
字数: 275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3人买过
  • 本书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两大问题,主要介绍了我国水环境现状、水质监测方法、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回用途径与处理技术、环境管理模式与效益分析,重点阐述以改性PVDF 分离膜为核心处理技术的废水资源化项目案例。本书中的项目案例大部分素材来源于编撰者产学研技术开发项目,内容翔实,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和实用性,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专业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水处理技术的科研、技术和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王慧雅,南京工程学院,环境系主任,科研:从事PVDF复合膜改性及应用研究,近三年完成省级以上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6项,累计金额200万,指导学生科技创新10余项,指导学生省部级以上获奖8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

    教学: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16年,近几年重点研究应用型本科生项目化教学,已经组建跨专业、企业、政府多方协同的教学团队,并已授课。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产生学生成果多项(国家、省级获奖、专利等),教师发表教改论文多篇,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重点项目1项。

      第1 章 绪论 001

    1.1 废水概况  001

    1.1.1 废水来源与特性 001

    1.1.2 废水处理技术  002

    1.1.3 废水的资源化  005

    1.2 废水处理相关法规与标准解读  008

    1.2.1 环境法规  008

    1.2.2 环境标准 010

    第2 章 水质监测 013

    2.1 水污染及水质监测  013

    2.1.1 水质因子筛选 013

    2.1.2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014

    2.1.3 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015

    2.2 水质指标测定  015

    2.2.1 水的感官物理性状 015

    2.2.2 水中固体 018

    2.2.3 电导率 018

    2.2.4 溶解氧 019

    2.2.5 含氮化合物  021

    2.2.6 含磷化合物  027

    2.2.7 化学需氧量 028

    2.2.8 高锰酸盐指数  031

    2.2.9 生化需氧量  032

    2.2.10 油类 035

    2.3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 037

    2.3.1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037

    2.3.2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 038

    第3 章 废水处理技术 042

    3.1 废水的物理处理法 042

    3.1.1 筛滤截留法 042

    3.1.2 重力分离法 044

    3.2 废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法 047

    3.2.1 中和法 047

    3.2.2 化学混凝法 048

    3.2.3 化学沉淀法 049

    3.2.4 氧化和还原法 050

    3.2.5 吸附法  051

    3.2.6 膜分离法  052

    3.3 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053

    3.3.1 好氧生物处理 053

    3.3.2 厌氧生物处理 056

    3.3.3 稳定塘和人工湿地处理 056

    3.3.4 微生物新技术 059

    3.4 典型废水处理工艺 062

    3.4.1 活性污泥法 062

    3.4.2 生物膜法 064

    第4 章 废水回用 066

    4.1 废水回用途径和要求  066

    4.1.1 废水再生利用途径  066

    4.1.2 回用水水质要求 071

    4.1.3 废水消毒处理  072

    4.2 废水回用处理技术  073

    4.2.1 废水回用循环范围  073

    4.2.2 城镇污水回用处理  074

    4.2.3 废水回用流程的选择  077

    4.2.4 废水回用技术组合  077

    4.3 废水回用风险评价及安全措施  080

    4.3.1 废水回用风险评价  080

    4.3.2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081

    4.3.3 安全措施  082

    第5 章 环境管理与效益分析 084

    5.1 环境管理概述  084

    5.1.1 环境管理的含义  084

    5.1.2 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  087

    5.1.3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089

    5.2 环境管理模式  091

    5.2.1 环境管理模式的演变 091

    5.2.2 全过程环境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093

    5.2.3 全过程环境管理模式的实施  096

    5.3 效益分析 097

    5.3.1 环境效益分析 097

    5.3.2 经济效益分析 097

    5.3.3 社会效益分析 098

    5.3.4 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098

    第6 章 废水资源化项目案例 101

    6.1 项目化教学 101

    6.1.1 项目化教学概况 101

    6.1.2 项目化教学实施  102

    6.2 实验废水的处理 105

    6.2.1 项目背景  105

    6.2.2 任务一:膜分离技术  105

    6.2.3 任务二:实验废水调查  107

    6.2.4 任务三:项目设计  109

    6.2.5 任务四:PVDF 膜制备及表征 110

    6.2.6 任务五:膜分离装置搭建及运行 114

    6.2.7 项目总结 117

    6.3 洗漱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118

    6.3.1 项目背景 118

    6.3.2 任务一:中水回用技术 118

    6.3.3 任务二:校园水平衡计算 122

    6.3.4 任务三:项目设计  124

    6.3.5 任务四:PVDF 平板膜制备及表征  124

    6.3.6 任务五:膜分离装置搭建及运行  130

    6.3.7 项目总结  134

    6.4 洗衣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134

    6.4.1 项目背景  134

    6.4.2 任务一:洗衣废水产生量及特性  136

    6.4.3 任务二:洗衣废水处理技术 139

    6.4.4 任务三:项目设计 143

    6.4.5 任务四:载银膜制备及表征 144

    6.4.6 任务五:膜分离装置搭建及运行 151

    6.4.7 项目总结 156

    6.5 农家乐污水的处理与回用  157

    6.5.1 项目背景 157

    6.5.2 任务一:乡村游废水特性及污染物核算 158

    6.5.3 任务二:农家乐废水处理技术 161

    6.5.4 任务三:项目设计 163

    6.5.5 任务四:处理单元设计 165

    6.5.6 任务五:装置搭建及运行 170

    6.5.7 项目总结 175

    参考文献  176

     
  •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两大问题,主要介绍了我国水环境现状、水质监测方法、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回用途径与处理技术、环境管理模式与效益分析,重点阐述以改性PVDF 分离膜为核心处理技术的废水资源化项目案例。本书中的项目案例大部分素材来源于编撰者产学研技术开发项目,内容翔实,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和实用性,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专业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水处理技术的科研、技术和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作者简介:
    王慧雅,南京工程学院,环境系主任,科研:从事PVDF复合膜改性及应用研究,近三年完成省级以上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6项,累计金额200万,指导学生科技创新10余项,指导学生省部级以上获奖8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

    教学: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16年,近几年重点研究应用型本科生项目化教学,已经组建跨专业、企业、政府多方协同的教学团队,并已授课。以项目化教学为载体产生学生成果多项(国家、省级获奖、专利等),教师发表教改论文多篇,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重点项目1项。

     
  • 目录:
    第1 章 绪论 001

    1.1 废水概况  001

    1.1.1 废水来源与特性 001

    1.1.2 废水处理技术  002

    1.1.3 废水的资源化  005

    1.2 废水处理相关法规与标准解读  008

    1.2.1 环境法规  008

    1.2.2 环境标准 010

    第2 章 水质监测 013

    2.1 水污染及水质监测  013

    2.1.1 水质因子筛选 013

    2.1.2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014

    2.1.3 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015

    2.2 水质指标测定  015

    2.2.1 水的感官物理性状 015

    2.2.2 水中固体 018

    2.2.3 电导率 018

    2.2.4 溶解氧 019

    2.2.5 含氮化合物  021

    2.2.6 含磷化合物  027

    2.2.7 化学需氧量 028

    2.2.8 高锰酸盐指数  031

    2.2.9 生化需氧量  032

    2.2.10 油类 035

    2.3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 037

    2.3.1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037

    2.3.2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仪 038

    第3 章 废水处理技术 042

    3.1 废水的物理处理法 042

    3.1.1 筛滤截留法 042

    3.1.2 重力分离法 044

    3.2 废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法 047

    3.2.1 中和法 047

    3.2.2 化学混凝法 048

    3.2.3 化学沉淀法 049

    3.2.4 氧化和还原法 050

    3.2.5 吸附法  051

    3.2.6 膜分离法  052

    3.3 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053

    3.3.1 好氧生物处理 053

    3.3.2 厌氧生物处理 056

    3.3.3 稳定塘和人工湿地处理 056

    3.3.4 微生物新技术 059

    3.4 典型废水处理工艺 062

    3.4.1 活性污泥法 062

    3.4.2 生物膜法 064

    第4 章 废水回用 066

    4.1 废水回用途径和要求  066

    4.1.1 废水再生利用途径  066

    4.1.2 回用水水质要求 071

    4.1.3 废水消毒处理  072

    4.2 废水回用处理技术  073

    4.2.1 废水回用循环范围  073

    4.2.2 城镇污水回用处理  074

    4.2.3 废水回用流程的选择  077

    4.2.4 废水回用技术组合  077

    4.3 废水回用风险评价及安全措施  080

    4.3.1 废水回用风险评价  080

    4.3.2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081

    4.3.3 安全措施  082

    第5 章 环境管理与效益分析 084

    5.1 环境管理概述  084

    5.1.1 环境管理的含义  084

    5.1.2 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  087

    5.1.3 环境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089

    5.2 环境管理模式  091

    5.2.1 环境管理模式的演变 091

    5.2.2 全过程环境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093

    5.2.3 全过程环境管理模式的实施  096

    5.3 效益分析 097

    5.3.1 环境效益分析 097

    5.3.2 经济效益分析 097

    5.3.3 社会效益分析 098

    5.3.4 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098

    第6 章 废水资源化项目案例 101

    6.1 项目化教学 101

    6.1.1 项目化教学概况 101

    6.1.2 项目化教学实施  102

    6.2 实验废水的处理 105

    6.2.1 项目背景  105

    6.2.2 任务一:膜分离技术  105

    6.2.3 任务二:实验废水调查  107

    6.2.4 任务三:项目设计  109

    6.2.5 任务四:PVDF 膜制备及表征 110

    6.2.6 任务五:膜分离装置搭建及运行 114

    6.2.7 项目总结 117

    6.3 洗漱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118

    6.3.1 项目背景 118

    6.3.2 任务一:中水回用技术 118

    6.3.3 任务二:校园水平衡计算 122

    6.3.4 任务三:项目设计  124

    6.3.5 任务四:PVDF 平板膜制备及表征  124

    6.3.6 任务五:膜分离装置搭建及运行  130

    6.3.7 项目总结  134

    6.4 洗衣废水的处理与回用 134

    6.4.1 项目背景  134

    6.4.2 任务一:洗衣废水产生量及特性  136

    6.4.3 任务二:洗衣废水处理技术 139

    6.4.4 任务三:项目设计 143

    6.4.5 任务四:载银膜制备及表征 144

    6.4.6 任务五:膜分离装置搭建及运行 151

    6.4.7 项目总结 156

    6.5 农家乐污水的处理与回用  157

    6.5.1 项目背景 157

    6.5.2 任务一:乡村游废水特性及污染物核算 158

    6.5.3 任务二:农家乐废水处理技术 161

    6.5.4 任务三:项目设计 163

    6.5.5 任务四:处理单元设计 165

    6.5.6 任务五:装置搭建及运行 170

    6.5.7 项目总结 175

    参考文献  176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工程
唐受印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技术问答(第二版)
纪轩 代蓓蓓 编著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生化处理
谢冰 著;翁史烈 编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贺延龄 编著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工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赵光兴 编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厌氧处理与IC厌氧反应器
胡超、康兆雨、邵希豪 著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待开发的资源/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20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编;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 译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工程--新视角新技术与新应用(英文版)
郑晓英、林涛 编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郭勇、杨平 著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原理与技术
李大鹏 李勇 主编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过程智能控制建模与策略
万金泉 著
废水处理与回用
废水处理原理与技术
李大鹏 李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