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与实现策略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与实现策略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1-12
版次: 1
ISBN: 9787521829884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5页
字数: 200千字
分类: 管理
2人买过
  •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与实现策略》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相关理论,归纳了影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评分法,识别出促进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三类关键利益相关者;其次,通过演化博弈分析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过程中关键利益相关者间的行为策略,并构建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最后,结合镇江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改革工作,分析了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实践成效,并对实践过程中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满意度等展开具体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影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为政府、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居民)。该书运用理论研究法及专家评分法梳理并筛选出影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而根据米切尔三维属性分类方法,从合法性、重要性和紧急性3个属性维度对筛选出的10类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和检验,最终筛选得出政府、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居民)作为影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三类关键利益相关者。
      (2)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着力点在于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政府、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居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任一关键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都会对分工协作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只有政府、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居民)共同参与才能促进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该书提出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实现策略可均衡各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而有助于实现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目标和提升社会整体效率。
      (3)政府致力于开展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但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诉求并没有得到协调与满足。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促进了镇江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量增加、服务效率提升、不同基层医疗机构间的协作与联系增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缺乏、发展不均衡和城市综合医院医疗费用增长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在满意度方面,镇江市两大医疗集团内医务人员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积极性不高、患者(居民)对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知晓率偏低,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信任度不够。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与实现策略》从关键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在政府公平正义的引导策略、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责权明晰的参与策略、患者(居民)合理高效的选择策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联动整合协作策略、其他利益相关者联动整合的协作策略等方面提升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效率,以期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策略建议。 许兴龙,男,江苏大学管理学博士,日本国立三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公共事业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镇江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江苏省社科项目;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2项;在SSCI、SCI、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受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镇江市卫健委、镇江市民政局等单位委托,围绕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灾难性卫生支出、医养结合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咨询工作。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书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5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利益相关者对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
    3.1 典型地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
    3.2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内涵
    3.3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4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3.5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演化博弈分析
    4.1 研究设计
    4.2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3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均衡策略的稳定性分析
    4.4 数值算例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
    5.1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构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必要性
    5.2 关键利益相关者嵌入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5.3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实现基础
    5.4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构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内容
    5.5 基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研究
    6.1 医疗集团成立背景
    6.2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改革解析
    6.3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改革整体效果评价
    6.4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6.5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实现策略
    7.1 注重顶层设计以确立政府公平正义的引导策略
    7.2 强化功能定位以确立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责权明晰的参与策略
    7.3 构建信任机制以确立患者(居民)合理高效的选择策略
    7.4 围绕改革目标以确立其他利益相关者联动整合的协作策略
    7.5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发展\"互联网+医疗\"策略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1 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主要利益相关者属性识别
    附录2 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居民)问卷调查表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与实现策略》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相关理论,归纳了影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评分法,识别出促进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三类关键利益相关者;其次,通过演化博弈分析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过程中关键利益相关者间的行为策略,并构建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最后,结合镇江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改革工作,分析了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实践成效,并对实践过程中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满意度等展开具体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影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为政府、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居民)。该书运用理论研究法及专家评分法梳理并筛选出影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而根据米切尔三维属性分类方法,从合法性、重要性和紧急性3个属性维度对筛选出的10类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分和检验,最终筛选得出政府、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居民)作为影响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三类关键利益相关者。
      (2)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着力点在于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政府、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居民)作为理性经济人,任一关键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都会对分工协作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只有政府、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和患者(居民)共同参与才能促进医疗机构分工协作。该书提出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实现策略可均衡各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而有助于实现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目标和提升社会整体效率。
      (3)政府致力于开展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但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诉求并没有得到协调与满足。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促进了镇江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量增加、服务效率提升、不同基层医疗机构间的协作与联系增强,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缺乏、发展不均衡和城市综合医院医疗费用增长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在满意度方面,镇江市两大医疗集团内医务人员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积极性不高、患者(居民)对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知晓率偏低,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信任度不够。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与实现策略》从关键利益相关者角度提出了在政府公平正义的引导策略、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责权明晰的参与策略、患者(居民)合理高效的选择策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联动整合协作策略、其他利益相关者联动整合的协作策略等方面提升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效率,以期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策略建议。
  • 作者简介:
    许兴龙,男,江苏大学管理学博士,日本国立三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公共事业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镇江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江苏省社科项目;主持完成市厅级课题2项;在SSCI、SCI、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受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镇江市卫健委、镇江市民政局等单位委托,围绕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灾难性卫生支出、医养结合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咨询工作。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书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5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利益相关者对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关键利益相关者识别研究
    3.1 典型地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
    3.2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内涵
    3.3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4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3.5 分级诊疗背景下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关键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演化博弈分析
    4.1 研究设计
    4.2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3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均衡策略的稳定性分析
    4.4 数值算例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
    5.1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构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必要性
    5.2 关键利益相关者嵌入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基本原则
    5.3 关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实现基础
    5.4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构建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内容
    5.5 基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效果评价及满意度研究
    6.1 医疗集团成立背景
    6.2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改革解析
    6.3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改革整体效果评价
    6.4 关键利益相关者参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6.5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实现策略
    7.1 注重顶层设计以确立政府公平正义的引导策略
    7.2 强化功能定位以确立城市综合医院管理者责权明晰的参与策略
    7.3 构建信任机制以确立患者(居民)合理高效的选择策略
    7.4 围绕改革目标以确立其他利益相关者联动整合的协作策略
    7.5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发展\"互联网+医疗\"策略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1 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主要利益相关者属性识别
    附录2 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居民)问卷调查表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