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2020-02
版次: 1
ISBN: 9787545553574
定价: 7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6页
字数: 43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23人买过
  • 《庄子》内七篇是庄子亲笔所写,其中的动物、植物、无生物,都会说话、具情感、有思想;圣人、君主、历史名人,都被奚落调侃、无情挖苦。分开看,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文学段子;合起来,是角色丰富、高.潮迭起的哲学戏剧。由于庄子的独特写法,内七篇的文字、意义都【木+及】其难懂。
    本书是作者四十年庄学研究的成果,在精校全译的基础上,对《庄子》内七篇逐字逐句解读,将庄子以寓言形式布设的重重语言机关和奥义密.码逐一破.解,如福尔摩斯探案一般,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和细节:出场角色是什么身份和来历,姓名有何寓意?出场人物之间,他们与未出场的背后角色之间,背后角色彼此之间,有什么冲突?角色话语的表面意思分哪几层(Zui多竟达七层),言外之意是什么,没说出口的话是什么?这些话语、场景与前后文哪些话语、场景乃至与真实历史事件有何关联,庄子想表达什么奥义……
    通过这样层层剥茧、细致入微的解读,还原了庄子语境,拼合了庄学全图,使每一位读者都能欣赏这七重宝塔般的汉语文学哲学奇迹、人类思维语言奇观。 
       张远山,1963年生于上海,1980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废寝忘食地阅读,日读18小时,以读哲学书为主,其他文理经典为辅。至1984年大学毕业,仍与公元前中外诸子纠缠不休。预计完成读书计划尚需十年,于是一边教书,一边按计划继续读书。从1980年到1994年,15年间日读不辍,不看电视、不读报纸、不闻文坛聒噪,唯以桥牌、围棋略作调剂。
     1995年按计划离职开笔写作,1999年4月出版第.一部先秦思想札记,至今已出版哲学、史学、文学著作18部,海内外版本31种。
     研究先秦道术(前2070年—前221年),创立新庄学、新老学,遍涉诸子百家,厘清战国讹史,代表作《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老庄之道》等;研究华夏古道(前6200年—前2070年),创立伏羲学,解密伏羲太[木+及]图、伏羲六十四卦,贯通夏《连山》、商《归藏》、周《周易》,梳理炎黄史,破译陶器、玉器、青铜器纹样,代表作《伏羲之道》、《玉器之道》、《青铜之道》(即出)等。       余世存序 自.由江.湖的虚实//I
     吴励生序 “去蔽存真”的天道观//XI
     作者前记 庄子引.领我们仰望星空//XXI
     作者序言 莫逆于心,相视而笑//XXIII
     绪论一 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
     弁言 战国纪年,错讹无穷//003
     一 庄子宋人,宋王暴君//004
     二 宋君称王,战国第三//006
     三 中山称王,灭于赵国//008
     四 宋国称王,灭于齐国//009
     五 诸侯称王,暴秦称帝//010
     六 宋王篡位,庄子弃职//012
     七 寓言讽世,痛诋专.制//013
     八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015
     九 晚年挚友,大知惠施//016
     十 隐攻公孙,暗讽孟轲//018
     十一 公子魏牟,失国改宗//020
     十二 庄子著书,支离其言//022
     十三 朝三暮四,晦藏其旨//024
     结语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027
     绪论二 庄学四境与郭象篡改
     弁言 庄学奥义,沉埋千古//031
     一 庄学公案,小大之辨//035
     二 破案铁证,呼之欲出//036
     三 连环奇案,互做伪证//040
     四 逆向淘汰,层累造伪//045
     五 庄学四境,思想范式//049
     六 专.制天敌,正解招杀//054
     结语 郭注小年,庄学大年//059
     《逍.遥.游》奥义——蕴涵四境的“自.由”论
     弁言 七篇之.首,庄书之魂//063
     一 首章奥义,庄学大纲//063
     二 次章奥义,社会应用//077
     三 末章奥义,个体应用//084
     结语 天地至文,妙绝古今//091
     《齐物论》奥义——万物齐一的“平等”论
     弁言 “齐物”篇名,仅有一读//095
     上篇 此岸俗谛,物德相对//095
     一 三籁章:地籁皆和//095
     二 人籁章:人籁不和//100
     三 言吹章:悖道人籁不及地籁//109
     下篇 彼岸真谛,道【木+及】绝.对//119
     四 至知章:顺道人籁高于地籁//119
     五 无知章:形象说明顺道人籁//130
     六 待彼章:至知至人独待天籁//140
     七 物化章:形象说明独待天籁//146
     结语 卮言寓言,结构井然//149
     《养.生主》奥义——身心兼养的“人生”论
     弁言 真谛必“知”,俗谛必“行”//155
     一 吾生有涯,有殆当已//155
     二 保身需技,葆德需道//160
     三 俗谛难行,人刑必逃//163
     四 真谛易知,天刑不逃//166
     结语 行于当行,止于当止//169
     《人间世》奥义——因应外境的“处世”论
     弁言 “养.生”续篇,群体处世//173
     一 颜回往谏,主动往刑//173
     二 叶公使齐,被动近患//191
     三 颜阖傅储,刑名迫近//198
     四 栎树寄社,不材全生//204
     五 商丘散木,异材大用//208
     六 荆氏文木,材之大患//210
     七 支离其形,养身尽年//212
     八 接舆讽孔,临人以德//213
     九 漆园自况,无用之用//216
     结语 乘物游心,间世保身//217
     《德充符》奥义——因循内德的“葆德”论
     弁言 葆光养心,支离其德//223
     一 兀者王骀,王德之人//223
     二 兀者申徒,痛斥子产//233
     三 兀者无趾,痛斥孔子//242
     四 恶人哀骀,其德不形//247
     五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256
     六 致无俗情,永葆常情//259
     结语 贬孔太甚,泛论亦偏//263
     《大宗师》奥义——顺应天道的“明道”论
     弁言 游方之外,以明达道//267
     上篇 卮言七章,正面论道//267
     一 天人章:知天所为,知人所为//267
     二 真人章:真人真知,登假于道//269
     三 众人章:役人之役,适人之适//275
     四 天人不相胜章:逃刑逃名,以德为循//277
     五 江.湖章:陆处王霸,水处两忘//281
     六 小大章:万物所系,一化所待//284
     七 明道章:造化天道,自古固存//286
     下篇 寓言七章,形象论道//290
     八 明道寓言:成道九阶,闻道九阶//290
     九 造化寓言:生于造化,死于物化//297
     十 江湖寓言:方内方外,两种选择//304
     十一 处丧寓言:尊重俗情,去排安化//313
     十二 宗师寓言:伪道黥劓,真道息补//317
     十三 坐忘寓言:儒学始祖,皈依真道//321
     十四 道【木+及】寓言:天地无私,道【木+及】无【木+及】//324
     结语 道【木+及】无限,成长无【木+及】//327
     《应帝王》奥义——天.人合.一的“至人”论
     弁言 庄学至境,“应帝”之“王”//331
     一 失德后仁,俗王“臧仁”//332
     二 失仁后义,俗王“式义”//334
     三 素王不治,顺物自然//337
     四 明王之治,虚君无为//339
     五 俗王季咸,素王壶子//342
     六 至人若镜,胜物不伤//352
     七 造化浑沌,文化凿窍//354
     结语 造化文化,永恒较量//356
     余论一 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
     弁言 微观奥义,宏观结构//361
     一 支离拼板,晦藏全图//361
     二 重言为真,拼图举例//363
     三 七篇篇名,奥义提示//365
     四 七篇首尾,始卒若环//366
     五 庄学四境,万.能钥.匙//367
     六 四境范型,动植象征//369
     七 排行隐喻,结构重言//371
     八 纷繁角色,四境定位//373
     九 寓言六式,息黥补劓//376
     十 总体结构,南溟弔诡//381
     结语 完.美结构,至高创造//384
     余论二 文化与造化
     一 “文化”的对词:“造化”//390
     二 “造化”、“文化”的价值序列//392
     三 广义“文化”中的通用“文明”//393
     四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悖道“文化”//395
     五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顺道“文化”//397
     六 “文化”、“文明”的道器之辨//398
     七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400
     结语//401
     余论三 哲学先知与时代精神
     一 “知识”生产三阶段//407
     二 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408
     三 历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410
     四 三种“常识”和三种“迷信”//411
     五 物质与精神的反向运动//413
     跋语 超越老孔,空.前绝.后//417    
  • 内容简介:
    《庄子》内七篇是庄子亲笔所写,其中的动物、植物、无生物,都会说话、具情感、有思想;圣人、君主、历史名人,都被奚落调侃、无情挖苦。分开看,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文学段子;合起来,是角色丰富、高.潮迭起的哲学戏剧。由于庄子的独特写法,内七篇的文字、意义都【木+及】其难懂。
    本书是作者四十年庄学研究的成果,在精校全译的基础上,对《庄子》内七篇逐字逐句解读,将庄子以寓言形式布设的重重语言机关和奥义密.码逐一破.解,如福尔摩斯探案一般,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和细节:出场角色是什么身份和来历,姓名有何寓意?出场人物之间,他们与未出场的背后角色之间,背后角色彼此之间,有什么冲突?角色话语的表面意思分哪几层(Zui多竟达七层),言外之意是什么,没说出口的话是什么?这些话语、场景与前后文哪些话语、场景乃至与真实历史事件有何关联,庄子想表达什么奥义……
    通过这样层层剥茧、细致入微的解读,还原了庄子语境,拼合了庄学全图,使每一位读者都能欣赏这七重宝塔般的汉语文学哲学奇迹、人类思维语言奇观。 
      
  • 作者简介:
    张远山,1963年生于上海,1980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废寝忘食地阅读,日读18小时,以读哲学书为主,其他文理经典为辅。至1984年大学毕业,仍与公元前中外诸子纠缠不休。预计完成读书计划尚需十年,于是一边教书,一边按计划继续读书。从1980年到1994年,15年间日读不辍,不看电视、不读报纸、不闻文坛聒噪,唯以桥牌、围棋略作调剂。
     1995年按计划离职开笔写作,1999年4月出版第.一部先秦思想札记,至今已出版哲学、史学、文学著作18部,海内外版本31种。
     研究先秦道术(前2070年—前221年),创立新庄学、新老学,遍涉诸子百家,厘清战国讹史,代表作《庄子奥义》、《庄子复原本注译》、《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老庄之道》等;研究华夏古道(前6200年—前2070年),创立伏羲学,解密伏羲太[木+及]图、伏羲六十四卦,贯通夏《连山》、商《归藏》、周《周易》,梳理炎黄史,破译陶器、玉器、青铜器纹样,代表作《伏羲之道》、《玉器之道》、《青铜之道》(即出)等。      
  • 目录:
    余世存序 自.由江.湖的虚实//I
     吴励生序 “去蔽存真”的天道观//XI
     作者前记 庄子引.领我们仰望星空//XXI
     作者序言 莫逆于心,相视而笑//XXIII
     绪论一 战国大势与庄子生平
     弁言 战国纪年,错讹无穷//003
     一 庄子宋人,宋王暴君//004
     二 宋君称王,战国第三//006
     三 中山称王,灭于赵国//008
     四 宋国称王,灭于齐国//009
     五 诸侯称王,暴秦称帝//010
     六 宋王篡位,庄子弃职//012
     七 寓言讽世,痛诋专.制//013
     八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015
     九 晚年挚友,大知惠施//016
     十 隐攻公孙,暗讽孟轲//018
     十一 公子魏牟,失国改宗//020
     十二 庄子著书,支离其言//022
     十三 朝三暮四,晦藏其旨//024
     结语 至言不出,俗言胜也//027
     绪论二 庄学四境与郭象篡改
     弁言 庄学奥义,沉埋千古//031
     一 庄学公案,小大之辨//035
     二 破案铁证,呼之欲出//036
     三 连环奇案,互做伪证//040
     四 逆向淘汰,层累造伪//045
     五 庄学四境,思想范式//049
     六 专.制天敌,正解招杀//054
     结语 郭注小年,庄学大年//059
     《逍.遥.游》奥义——蕴涵四境的“自.由”论
     弁言 七篇之.首,庄书之魂//063
     一 首章奥义,庄学大纲//063
     二 次章奥义,社会应用//077
     三 末章奥义,个体应用//084
     结语 天地至文,妙绝古今//091
     《齐物论》奥义——万物齐一的“平等”论
     弁言 “齐物”篇名,仅有一读//095
     上篇 此岸俗谛,物德相对//095
     一 三籁章:地籁皆和//095
     二 人籁章:人籁不和//100
     三 言吹章:悖道人籁不及地籁//109
     下篇 彼岸真谛,道【木+及】绝.对//119
     四 至知章:顺道人籁高于地籁//119
     五 无知章:形象说明顺道人籁//130
     六 待彼章:至知至人独待天籁//140
     七 物化章:形象说明独待天籁//146
     结语 卮言寓言,结构井然//149
     《养.生主》奥义——身心兼养的“人生”论
     弁言 真谛必“知”,俗谛必“行”//155
     一 吾生有涯,有殆当已//155
     二 保身需技,葆德需道//160
     三 俗谛难行,人刑必逃//163
     四 真谛易知,天刑不逃//166
     结语 行于当行,止于当止//169
     《人间世》奥义——因应外境的“处世”论
     弁言 “养.生”续篇,群体处世//173
     一 颜回往谏,主动往刑//173
     二 叶公使齐,被动近患//191
     三 颜阖傅储,刑名迫近//198
     四 栎树寄社,不材全生//204
     五 商丘散木,异材大用//208
     六 荆氏文木,材之大患//210
     七 支离其形,养身尽年//212
     八 接舆讽孔,临人以德//213
     九 漆园自况,无用之用//216
     结语 乘物游心,间世保身//217
     《德充符》奥义——因循内德的“葆德”论
     弁言 葆光养心,支离其德//223
     一 兀者王骀,王德之人//223
     二 兀者申徒,痛斥子产//233
     三 兀者无趾,痛斥孔子//242
     四 恶人哀骀,其德不形//247
     五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256
     六 致无俗情,永葆常情//259
     结语 贬孔太甚,泛论亦偏//263
     《大宗师》奥义——顺应天道的“明道”论
     弁言 游方之外,以明达道//267
     上篇 卮言七章,正面论道//267
     一 天人章:知天所为,知人所为//267
     二 真人章:真人真知,登假于道//269
     三 众人章:役人之役,适人之适//275
     四 天人不相胜章:逃刑逃名,以德为循//277
     五 江.湖章:陆处王霸,水处两忘//281
     六 小大章:万物所系,一化所待//284
     七 明道章:造化天道,自古固存//286
     下篇 寓言七章,形象论道//290
     八 明道寓言:成道九阶,闻道九阶//290
     九 造化寓言:生于造化,死于物化//297
     十 江湖寓言:方内方外,两种选择//304
     十一 处丧寓言:尊重俗情,去排安化//313
     十二 宗师寓言:伪道黥劓,真道息补//317
     十三 坐忘寓言:儒学始祖,皈依真道//321
     十四 道【木+及】寓言:天地无私,道【木+及】无【木+及】//324
     结语 道【木+及】无限,成长无【木+及】//327
     《应帝王》奥义——天.人合.一的“至人”论
     弁言 庄学至境,“应帝”之“王”//331
     一 失德后仁,俗王“臧仁”//332
     二 失仁后义,俗王“式义”//334
     三 素王不治,顺物自然//337
     四 明王之治,虚君无为//339
     五 俗王季咸,素王壶子//342
     六 至人若镜,胜物不伤//352
     七 造化浑沌,文化凿窍//354
     结语 造化文化,永恒较量//356
     余论一 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
     弁言 微观奥义,宏观结构//361
     一 支离拼板,晦藏全图//361
     二 重言为真,拼图举例//363
     三 七篇篇名,奥义提示//365
     四 七篇首尾,始卒若环//366
     五 庄学四境,万.能钥.匙//367
     六 四境范型,动植象征//369
     七 排行隐喻,结构重言//371
     八 纷繁角色,四境定位//373
     九 寓言六式,息黥补劓//376
     十 总体结构,南溟弔诡//381
     结语 完.美结构,至高创造//384
     余论二 文化与造化
     一 “文化”的对词:“造化”//390
     二 “造化”、“文化”的价值序列//392
     三 广义“文化”中的通用“文明”//393
     四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悖道“文化”//395
     五 广义“文化”中的独特顺道“文化”//397
     六 “文化”、“文明”的道器之辨//398
     七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400
     结语//401
     余论三 哲学先知与时代精神
     一 “知识”生产三阶段//407
     二 共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408
     三 历时性的三种“时代精神”//410
     四 三种“常识”和三种“迷信”//411
     五 物质与精神的反向运动//413
     跋语 超越老孔,空.前绝.后//417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独与天地相往来 庄子的世界
刘建华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隐秘的战国真史
张远山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青铜之道:解密华夏天帝饕餮纹
张远山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通天塔
张远山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精义 庄子 老子 老庄 道家 庄子学派 张远山
张远山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思想真的有用吗
张远山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寓言的密码:先秦诸子读法
张远山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庄子复原本
张远山 著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
张远山 著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玉器之道
张远山 著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伏羲之道
张远山 著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老庄之道
张远山 著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
庄子奥义
张远山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