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12
版次: 1
ISBN: 9787520110365
定价: 16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8页
字数: 36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6人买过
  • 本书论述了从1946年到1965年的黑龙江地区土地开垦史。记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黑龙江土地开垦对保障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一大批国营农场的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经济迅速壮大,奠定了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刘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文化名家,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长期从事世界史、俄国史、史学理论、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出版专著《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哈尔滨犹太侨民史》等;在《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中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石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黑龙江地方史、哈尔滨俄侨史、地区经济社会史研究。
    第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农业与军垦的起步
      第一节 土地改革和支援解放战争
        一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二 废除旧的土地所有制
        三 黑龙江人民支援解放战争
      第二节 创建新型农垦事业的历史任务
        一 农业经济的恢复
        二 改变小农生产方式的尝试
        三 创办公营、国营农场的历史任务
      第三节 公营、国营农场的蓬勃兴起
        一 黑龙江地方县营农场
        二 黑龙江地方各省创办的农场
        三 荣誉军人与解放团对垦殖事业的贡献
        四 东北行政委员会创办的机械农场
    第二章 公营农场建设的巩固与发展
      第一节 公营农场的艰苦创业时期
        一 北疆荒原建场起家
        二 艰苦奋斗的开拓与科学管理的初步展开
        三 开荒生产与基本建设同步进行
      第二节 在总结摸索中求发展
        一 第一个公营农场管理机构的建立
        二 如何做好经营企业化、管理民主化
        三 提高农机管理水平与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第三节 公营农场初创期的技术队伍建设
        一 技术队伍人员状况
        二 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及大学毕业生
        三 技术力量的不断增强及农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 国营农场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三章 农建二师开拓新垦区
      第一节 农建二师移垦黑龙江
        一 农建二师移垦的前期工作
        二 农建二师艰苦创业在完达山下
        三 英雄的“291团”与虎林“开国纪念林烈士陵园”
      第二节 农建二师的垦荒生产
        一 垦荒区域的分布
        二 农业开发与机械化生产
        三 垦荒创业的成就
      第三节 农建二师垦区转制
        一 官兵集体转业
        二 部队建制向农场转型
        三 难以割舍的军旅情结
    第四章 友谊农场创建与现代农业的起步
      第一节 苏联援助与友谊农场的建立
        一 友谊农场区位及自然地理概况
        二 苏联援助与国务院批准建立友谊农场
        三 场址勘测与农场的建立
      第二节 现代国营农场的崛起
        一 开荒生产与基本建设
        二 全国支援友谊农场建设
        三 农场初建时期的组织及宣传工作
      第三节 友谊农场的经验及影响
        一 友谊农场的影响及示范作用
        二 东北边疆的“农业鞍钢”
        三 为建设“北大仓”打下基础
    第五章 铁道兵农场的建立
      第一节 转战南北的铁道兵五师
        一 汤旺河林业铁路的建设者
        二 第一把荒火与三江平原选址
        三 王震《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
      第二节 铁道兵农垦局与“八”字头农场群建设
        一 国家农垦体制的调整
        二 转战垦区的铁道兵官兵
        三 “八”字头农场群的建设
      第三节 铁道兵农场初具规模
        一 铁道兵农场后期职工与人口构成
        二 农业机械化生产初具规模
        三 “一五”规划时期的基本建设
    第六章 黑龙江劳改农场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劳改农场的创立
        一 劳改农场建立的背景与布局
        二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改方针
        三 劳改农场与国营农场的互补
      第二节 劳改农场的发展
        一 第二批劳改农场的建立
        二 劳改农场的管理
        三 劳改农场经济的壮大
      第三节 劳改农场的转制
        一 劳改农场的特殊贡献
        二 劳改农场向国营农场转型
        三 公安干警身份的转变
    第七章 十万转业官兵与垦区大开发
      第一节 成都会议与《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
        一 《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的历史背景
        二 十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
        三 “五边”方针与新建农场群
      第二节 多方力量参与垦区大开发
        一 青年垦荒队与支边青年在北大荒
        二 科技人员对垦区现代农业的贡献
        三 “右派”与下放干部在垦区
      第三节 “北大荒”精神的初步形成
        一 亘古荒原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三 以复转官兵为主的北大荒精神践行者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黑龙江垦区
      第一节 “大跃进”造成的大倒退
        一 极“左”思潮在垦区蔓延
        二 垦区的“第二次反右斗争”
        三 “左”倾错误的严重后果
      第二节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垦区
        一 垦区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与特点
        二 自然灾害对垦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三 灾后重建与垦区抗灾能力的提升
        四 自然灾害时期垦区的独特贡献
      第三节 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与贯彻“八字方针”
        一 “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垦区建设的指示
        三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工作会议
    第九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经济的恢复
      第一节 国营农场体制机制的调整
        一 黑龙江省农垦厅的成立
        二 农垦部直属东北农垦总局的成立
        三 市县国营农牧场调整
        四 统一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 国营农场的快速发展
        一 制定七年发展规划
        二 农业机械设备大规模更新
        三 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大发展
      第三节 国营农场的丰硕成果
        一 国营农场的发展规模
        二 国营农场的经营成果
        三 国营农场对国家的巨大贡献
    第十章 科技文化促进垦区大发展
      第一节 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
        一 现代农业对科技的迫切需求
        二 耕种技术与农业机械的革新
      第二节 农业教学与科研机构的建立
        一 王震与“八一”农大的建立
        二 垦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
        三 农业科研机构的创建
        四 知识分子对北大荒科技的贡献
      第三节 北大荒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
        一 来到北大荒的文学艺术家
        二 北大荒作家群与北大荒文学
        三 独具特色的北大荒版画
    附录1 黑龙江国营农场(1947~1965年)
    附录2 黑龙江国营农场大事记(1947~1965年)
    后 记
  •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从1946年到1965年的黑龙江地区土地开垦史。记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黑龙江土地开垦对保障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一大批国营农场的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经济迅速壮大,奠定了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 作者简介:
    刘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文化名家,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长期从事世界史、俄国史、史学理论、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出版专著《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哈尔滨犹太侨民史》等;在《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中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石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黑龙江地方史、哈尔滨俄侨史、地区经济社会史研究。
  • 目录:
    第一章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农业与军垦的起步
      第一节 土地改革和支援解放战争
        一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二 废除旧的土地所有制
        三 黑龙江人民支援解放战争
      第二节 创建新型农垦事业的历史任务
        一 农业经济的恢复
        二 改变小农生产方式的尝试
        三 创办公营、国营农场的历史任务
      第三节 公营、国营农场的蓬勃兴起
        一 黑龙江地方县营农场
        二 黑龙江地方各省创办的农场
        三 荣誉军人与解放团对垦殖事业的贡献
        四 东北行政委员会创办的机械农场
    第二章 公营农场建设的巩固与发展
      第一节 公营农场的艰苦创业时期
        一 北疆荒原建场起家
        二 艰苦奋斗的开拓与科学管理的初步展开
        三 开荒生产与基本建设同步进行
      第二节 在总结摸索中求发展
        一 第一个公营农场管理机构的建立
        二 如何做好经营企业化、管理民主化
        三 提高农机管理水平与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第三节 公营农场初创期的技术队伍建设
        一 技术队伍人员状况
        二 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及大学毕业生
        三 技术力量的不断增强及农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 国营农场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三章 农建二师开拓新垦区
      第一节 农建二师移垦黑龙江
        一 农建二师移垦的前期工作
        二 农建二师艰苦创业在完达山下
        三 英雄的“291团”与虎林“开国纪念林烈士陵园”
      第二节 农建二师的垦荒生产
        一 垦荒区域的分布
        二 农业开发与机械化生产
        三 垦荒创业的成就
      第三节 农建二师垦区转制
        一 官兵集体转业
        二 部队建制向农场转型
        三 难以割舍的军旅情结
    第四章 友谊农场创建与现代农业的起步
      第一节 苏联援助与友谊农场的建立
        一 友谊农场区位及自然地理概况
        二 苏联援助与国务院批准建立友谊农场
        三 场址勘测与农场的建立
      第二节 现代国营农场的崛起
        一 开荒生产与基本建设
        二 全国支援友谊农场建设
        三 农场初建时期的组织及宣传工作
      第三节 友谊农场的经验及影响
        一 友谊农场的影响及示范作用
        二 东北边疆的“农业鞍钢”
        三 为建设“北大仓”打下基础
    第五章 铁道兵农场的建立
      第一节 转战南北的铁道兵五师
        一 汤旺河林业铁路的建设者
        二 第一把荒火与三江平原选址
        三 王震《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的报告》
      第二节 铁道兵农垦局与“八”字头农场群建设
        一 国家农垦体制的调整
        二 转战垦区的铁道兵官兵
        三 “八”字头农场群的建设
      第三节 铁道兵农场初具规模
        一 铁道兵农场后期职工与人口构成
        二 农业机械化生产初具规模
        三 “一五”规划时期的基本建设
    第六章 黑龙江劳改农场的创建与发展
      第一节 劳改农场的创立
        一 劳改农场建立的背景与布局
        二 “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劳改方针
        三 劳改农场与国营农场的互补
      第二节 劳改农场的发展
        一 第二批劳改农场的建立
        二 劳改农场的管理
        三 劳改农场经济的壮大
      第三节 劳改农场的转制
        一 劳改农场的特殊贡献
        二 劳改农场向国营农场转型
        三 公安干警身份的转变
    第七章 十万转业官兵与垦区大开发
      第一节 成都会议与《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
        一 《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的历史背景
        二 十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
        三 “五边”方针与新建农场群
      第二节 多方力量参与垦区大开发
        一 青年垦荒队与支边青年在北大荒
        二 科技人员对垦区现代农业的贡献
        三 “右派”与下放干部在垦区
      第三节 “北大荒”精神的初步形成
        一 亘古荒原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三 以复转官兵为主的北大荒精神践行者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黑龙江垦区
      第一节 “大跃进”造成的大倒退
        一 极“左”思潮在垦区蔓延
        二 垦区的“第二次反右斗争”
        三 “左”倾错误的严重后果
      第二节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垦区
        一 垦区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与特点
        二 自然灾害对垦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三 灾后重建与垦区抗灾能力的提升
        四 自然灾害时期垦区的独特贡献
      第三节 国营农场工作会议与贯彻“八字方针”
        一 “八字方针”的提出
        二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垦区建设的指示
        三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工作会议
    第九章 黑龙江垦区农业经济的恢复
      第一节 国营农场体制机制的调整
        一 黑龙江省农垦厅的成立
        二 农垦部直属东北农垦总局的成立
        三 市县国营农牧场调整
        四 统一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 国营农场的快速发展
        一 制定七年发展规划
        二 农业机械设备大规模更新
        三 全力推进农业科技大发展
      第三节 国营农场的丰硕成果
        一 国营农场的发展规模
        二 国营农场的经营成果
        三 国营农场对国家的巨大贡献
    第十章 科技文化促进垦区大发展
      第一节 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
        一 现代农业对科技的迫切需求
        二 耕种技术与农业机械的革新
      第二节 农业教学与科研机构的建立
        一 王震与“八一”农大的建立
        二 垦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
        三 农业科研机构的创建
        四 知识分子对北大荒科技的贡献
      第三节 北大荒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
        一 来到北大荒的文学艺术家
        二 北大荒作家群与北大荒文学
        三 独具特色的北大荒版画
    附录1 黑龙江国营农场(1947~1965年)
    附录2 黑龙江国营农场大事记(1947~1965年)
    后 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当代黑龙江与新疆屯垦比较研究
阿拉腾奥其尔、褚宏霞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黑龙江屯垦文学史
沈一民、霍明琨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黑龙江屯垦史(第四卷)
曲伟、孙浩进、杨昕沫、陈秀萍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黑龙江屯垦史(第一卷)
战继发、王耘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黑龙江屯垦文献史料汇编(套装共4册)/中国屯垦史研究丛书
张翔、艾书琴 编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黑龙江屯垦史(第三卷)
朱宇、丛坤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我的肚子里有座小火山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我想说不可以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泳池大冒险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淘气堡里的战斗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妈妈不在家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我喜欢大的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哈奇奇的联欢会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问号大王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哈奇奇有办法
刘爽、王丽娜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晋西北沙化土壤质量提升研究
刘爽、刘勇、张红、史建伟 编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当代基础英语写作
刘爽、魏承杰 著
黑龙江屯垦史(第二卷)
当代实用英语写作
刘爽、李丹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