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5
版次: 1
ISBN: 9787517123057
定价: 8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460页
字数: 1千字
分类: 教育
1人买过
  • 当今的教育到底缺少什么?
       当今的学校和老师到底需要什么?
       当今学校和老师还有什么没有跟上去,教师专业发展是否还有缺陷、还有什么新的突破口?
       ……
       本书主要围绕以上一系列“教育之问”,从哲学的高度,以“为教育寻找思想、为教育求解问道”为主线,以作者数十年从教经历和教育的专业角度,对当下的教育机制、教育思想、教学活动及教师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展开具有“思辩 实证”的开创性和战略型探索,提出或总结了“教育思想学”和“教育再认识论”,并分别从教育思想、教育再认识、现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意义、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智慧等十个方面做出了较为独特的论述和解释,推出了一批新颖而实用的新观点、新方法。     林惠生,特级教师、广东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教授级),湖南省武冈人。在湖南先后于武冈县南桥中学、武冈七中、湘潭市教科所工作,1995年开始在广东省汕尾市教育局工作,先后任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科研办主任、教研室主任,2011年退休后被聘为广东顺德德胜学校顾问和督导员,并被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聘为广州市新一轮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学名教师培养理论导师。曾先后聘任为国内多家学术机构理事、专家指导、兼职教授、评委等职务近20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市课题研究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会议交流宣读论文30余篇次(国际会议2篇),出书共20余册;其成果获奖共50余篇次(其中省政府设立成果奖3次);先后获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名教师、劳模等称号;分别被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书籍列为“封面人物”或“名师风采”人物并作专栏评介或长篇报道,曾被誉为“一位特具个性的教育改革家”。 目 录

    总探篇

    第一章 教育思想寻“变”…………………………………………………………3

    “教育思想学”初探……………………………………………………………3

    教育需要思想……………………………………………………………………25

    让教育成为有思想的人的事业…………………………………………………31

    让教育在解放思想中获得思想…………………………………………………42

    谈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提炼……………………………………………………44

     

     

    分探篇

    第二章 教育再认识之于“再”……………………………………………………54

    教育应该走进“再认识”………………………………………………………54

    基于“再认识论”的教育探讨…………………………………………………62

    教育永远充满“再认识”………………………………………………………66

    基于“一分为三论”的教育再感悟……………………………………………79

    试论教师的教育观念再建性转变………………………………………………85

    论中小学“校本督导”机制的构建……………………………………………89

    关于教育评价的再分析…………………………………………………………96

    我对教育有话说………………………………………………………………102

    加强“普九”后的初中教学质量管理是巩固“普九”成果的关键………104

    高校招生应当注重“合格 特色”…………………………………………111 

     

    第三章 让教育走进“现”代……………………………………………………

    116 

    “现代基础教育”初探………………………………………………………

    116 

    对“现代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125 

    基础教育就是这样的“奠基”教育吗?……………………………………

    128 

    “知识力教育”不亚于“能力教育”………………………………………

    130 

    改革:向着正教育出发………………………………………………………

    138 

     

    第四章 素质教育新“视”角……………………………………………………

    150 

    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本涵…………………………………………………

    150 

    将不相关的东西相关起来……………………………………………………

    157 

    运用“马特莱法则”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

    164 

    不妨换一个角度谈素质教育…………………………………………………

    168 

    论德育中的一项基础工程……………………………………………………

    172 

    实施“大德育”工程的探索…………………………………………………

    175 

    生命教育:为学生焕发生命的光辉…………………………………………

    179 

    班主任应学会与学生“闲谈”………………………………………………

    182 

     

    第五章 教学理念成于“思”……………………………………………………

    185 

    让教学与思考同行……………………………………………………………

    185 

    在教学中你有“想”吗………………………………………………………

    188 

    让教学反思与教学发展相统一………………………………………………

    191 

    对反思性教学的再认识………………………………………………………

    194 

    关于对话教学的若干思考……………………………………………………

    197 

    对“有效教学”的辩证思考…………………………………………………

    200 

    对“一课一得”的思辨………………………………………………………

    206 

     

    第六章 教学意义意在“创”……………………………………………………

    208 

    为教学寻找意义………………………………………………………………

    208 

    教学观念:要在转变中发展与创新…………………………………………

    214 

    转变观念必须有创新精神……………………………………………………

    219 

    转变观念必须有科学精神……………………………………………………

    222 

    试论“学主式”创新教育的实施…………………………………………… 224 

    试论“教学资源创新”………………………………………………………227

    试述教学曲线规律及其应用…………………………………………………234

    基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教学的转型与升级………………………………239

    教学要适“学”………………………………………………………………242

    “零距离”教学之我见………………………………………………………245

    “三主非主”教学现状漫议…………………………………………………249

    基于再认识论的教学“微”见………………………………………………251

     

    第七章 课程建设不离“建”……………………………………………………261

    关于“课程建设”的再认识…………………………………………………261

    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建议………………………………………………269

    论基于“课程发展”的学校课程创新………………………………………278

    基于“学”的课程建设:教育本性的回归…………………………………285

    谈德胜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295

    “课程衔接”: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深层次问题…………………………300

    请为“非正式课程”找个位子………………………………………………304

     

    第八章 教学方式不固“式”……………………………………………………315

    类型教学:促进结构化课堂的模式生成……………………………………315

    试论“非式教学”……………………………………………………………321

    对创建“绿色课堂”的再认识………………………………………………330

    课改新期待:为大气课堂而教………………………………………………336

    我对大气课堂的再理解………………………………………………………346

    对课堂教学“效”与“质”的哲学思考……………………………………357

     

    第九章 教学方法法求“真”……………………………………………………367

    教学方法:既要运用也要研究………………………………………………367

    试论教学方法的发展…………………………………………………………370

    试析教学方法的“三大误区”………………………………………………374

    由“启发式”教学得到的启发………………………………………………380

    由“简单教学法”走向“简单法教学”……………………………………385

    “思辨型”的课堂提问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法……………………………387 

    关于“案例法”教学创新中的探究………………………………………… 393 

    教学用语也要讲究方法……………………………………………………… 396 

     

    第十章 教学智慧更见“质”……………………………………………………

    400 

    教学智慧:“技术  艺术”的综合体现…………………………………… 400 

    教学准备:最能体现“特质”的是教学智慧……………………………… 406 

    组织教学:更能让人受用的还是教学智慧………………………………… 422 

    教学创造:让教学智慧大展神威…………………………………………… 432 

     

    主要参考文献………………………………………………………………………

    438 

    后 记……………………………………………………………………………… 441 
  • 内容简介:
    当今的教育到底缺少什么?
       当今的学校和老师到底需要什么?
       当今学校和老师还有什么没有跟上去,教师专业发展是否还有缺陷、还有什么新的突破口?
       ……
       本书主要围绕以上一系列“教育之问”,从哲学的高度,以“为教育寻找思想、为教育求解问道”为主线,以作者数十年从教经历和教育的专业角度,对当下的教育机制、教育思想、教学活动及教师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展开具有“思辩 实证”的开创性和战略型探索,提出或总结了“教育思想学”和“教育再认识论”,并分别从教育思想、教育再认识、现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意义、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智慧等十个方面做出了较为独特的论述和解释,推出了一批新颖而实用的新观点、新方法。
  • 作者简介:
        林惠生,特级教师、广东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教授级),湖南省武冈人。在湖南先后于武冈县南桥中学、武冈七中、湘潭市教科所工作,1995年开始在广东省汕尾市教育局工作,先后任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科研办主任、教研室主任,2011年退休后被聘为广东顺德德胜学校顾问和督导员,并被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聘为广州市新一轮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学名教师培养理论导师。曾先后聘任为国内多家学术机构理事、专家指导、兼职教授、评委等职务近20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市课题研究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会议交流宣读论文30余篇次(国际会议2篇),出书共20余册;其成果获奖共50余篇次(其中省政府设立成果奖3次);先后获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名教师、劳模等称号;分别被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书籍列为“封面人物”或“名师风采”人物并作专栏评介或长篇报道,曾被誉为“一位特具个性的教育改革家”。
  • 目录:
    目 录

    总探篇

    第一章 教育思想寻“变”…………………………………………………………3

    “教育思想学”初探……………………………………………………………3

    教育需要思想……………………………………………………………………25

    让教育成为有思想的人的事业…………………………………………………31

    让教育在解放思想中获得思想…………………………………………………42

    谈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提炼……………………………………………………44

     

     

    分探篇

    第二章 教育再认识之于“再”……………………………………………………54

    教育应该走进“再认识”………………………………………………………54

    基于“再认识论”的教育探讨…………………………………………………62

    教育永远充满“再认识”………………………………………………………66

    基于“一分为三论”的教育再感悟……………………………………………79

    试论教师的教育观念再建性转变………………………………………………85

    论中小学“校本督导”机制的构建……………………………………………89

    关于教育评价的再分析…………………………………………………………96

    我对教育有话说………………………………………………………………102

    加强“普九”后的初中教学质量管理是巩固“普九”成果的关键………104

    高校招生应当注重“合格 特色”…………………………………………111 

     

    第三章 让教育走进“现”代……………………………………………………

    116 

    “现代基础教育”初探………………………………………………………

    116 

    对“现代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125 

    基础教育就是这样的“奠基”教育吗?……………………………………

    128 

    “知识力教育”不亚于“能力教育”………………………………………

    130 

    改革:向着正教育出发………………………………………………………

    138 

     

    第四章 素质教育新“视”角……………………………………………………

    150 

    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本涵…………………………………………………

    150 

    将不相关的东西相关起来……………………………………………………

    157 

    运用“马特莱法则”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

    164 

    不妨换一个角度谈素质教育…………………………………………………

    168 

    论德育中的一项基础工程……………………………………………………

    172 

    实施“大德育”工程的探索…………………………………………………

    175 

    生命教育:为学生焕发生命的光辉…………………………………………

    179 

    班主任应学会与学生“闲谈”………………………………………………

    182 

     

    第五章 教学理念成于“思”……………………………………………………

    185 

    让教学与思考同行……………………………………………………………

    185 

    在教学中你有“想”吗………………………………………………………

    188 

    让教学反思与教学发展相统一………………………………………………

    191 

    对反思性教学的再认识………………………………………………………

    194 

    关于对话教学的若干思考……………………………………………………

    197 

    对“有效教学”的辩证思考…………………………………………………

    200 

    对“一课一得”的思辨………………………………………………………

    206 

     

    第六章 教学意义意在“创”……………………………………………………

    208 

    为教学寻找意义………………………………………………………………

    208 

    教学观念:要在转变中发展与创新…………………………………………

    214 

    转变观念必须有创新精神……………………………………………………

    219 

    转变观念必须有科学精神……………………………………………………

    222 

    试论“学主式”创新教育的实施…………………………………………… 224 

    试论“教学资源创新”………………………………………………………227

    试述教学曲线规律及其应用…………………………………………………234

    基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教学的转型与升级………………………………239

    教学要适“学”………………………………………………………………242

    “零距离”教学之我见………………………………………………………245

    “三主非主”教学现状漫议…………………………………………………249

    基于再认识论的教学“微”见………………………………………………251

     

    第七章 课程建设不离“建”……………………………………………………261

    关于“课程建设”的再认识…………………………………………………261

    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建议………………………………………………269

    论基于“课程发展”的学校课程创新………………………………………278

    基于“学”的课程建设:教育本性的回归…………………………………285

    谈德胜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295

    “课程衔接”: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深层次问题…………………………300

    请为“非正式课程”找个位子………………………………………………304

     

    第八章 教学方式不固“式”……………………………………………………315

    类型教学:促进结构化课堂的模式生成……………………………………315

    试论“非式教学”……………………………………………………………321

    对创建“绿色课堂”的再认识………………………………………………330

    课改新期待:为大气课堂而教………………………………………………336

    我对大气课堂的再理解………………………………………………………346

    对课堂教学“效”与“质”的哲学思考……………………………………357

     

    第九章 教学方法法求“真”……………………………………………………367

    教学方法:既要运用也要研究………………………………………………367

    试论教学方法的发展…………………………………………………………370

    试析教学方法的“三大误区”………………………………………………374

    由“启发式”教学得到的启发………………………………………………380

    由“简单教学法”走向“简单法教学”……………………………………385

    “思辨型”的课堂提问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法……………………………387 

    关于“案例法”教学创新中的探究………………………………………… 393 

    教学用语也要讲究方法……………………………………………………… 396 

     

    第十章 教学智慧更见“质”……………………………………………………

    400 

    教学智慧:“技术  艺术”的综合体现…………………………………… 400 

    教学准备:最能体现“特质”的是教学智慧……………………………… 406 

    组织教学:更能让人受用的还是教学智慧………………………………… 422 

    教学创造:让教学智慧大展神威…………………………………………… 432 

     

    主要参考文献………………………………………………………………………

    438 

    后 记……………………………………………………………………………… 441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为教育改革探路 为教育现代化助力(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发展报告2014-2017)
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编
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教育经济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闵维方 主编
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为教育呐喊
蓝春 著
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探微
俞国良 著
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为教师的微积分
郜舒竹 著;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编
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为教育涂色: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幼儿园园长专业能力提升丛书
刘峰峰、成勇、苏婧 编
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为教师声辩
吴志翔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