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3
版次: 1
ISBN: 9787548057024
定价: 43.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艺术
31人买过
  • 诗、书、画、印是文人绘画的一整套系统性素养。在这些方面,陈师曾皆臻上乘。由于其画学理论的影响及画名的显赫,诗、书、印的艺术成就有所遮蔽,研究时当作整体观。
      陈师曾的书法篆刻既是其绘画之所以成立的基本要素,同时也在相互的促发中各成体貌且有共通的审美意趣。
      陈师曾的书法,真行草隶、钟鼎甲骨、石鼓秦权、汉隶魏碑,无不擅长,尤以篆隶为多,也*有特点。
      他的篆书与其身为篆刻大家分不开,临写范围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篆和诏版权量文等。陈师曾篆书上溯两周金文以“求古”,取法高古意在出新。如篆书《八言楹联》(本卷P001)、《临全文扇面》(本卷P068)、《四条轴》(本卷P028),由于取法多样和自然淳厚的秉性,篆书风格既迥异前人,又有别于吴昌硕的一味艰涩古拙,总体上呈现出严峻、浑朴、沉穆的流美气息。
      “隶篆三代舍,求隶两汉石。”陈师曾隶书曾临写过《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西狭颂》《裴岑纪功碑》《三公山碑》等气格高古的汉隶,故其隶书体式多样。如隶书《书何绍基集联》(本卷P003)、《临汉开通褒斜道刻石》(本卷P032)、《集刘熊碑七言联》(本卷P022),用笔饱满厚重,波磔飞扬而笔势内敛,形成了朴厚雄强的特点。
      在其遗存书法作品中,诗文手稿、题画、信札以行书为多。如行书《作画感成诗》(本卷P054)、《临王铎书》(本卷P025)、《七言诗四轴》(本卷P044),形成姿态横生、舒放遒劲的体式面貌。
      学界对陈师曾的篆刻有着较高的评价。其篆刻早期从浙派奚冈、黄易等入得门径,后转向取法赵之谦、吴昌硕,博采兼收,不拘门户,参互正变,进行在笔意、章法、刀法的熔铸中贯注自我的性情趣味,得诸家精髓而卓然成家。其不少闲章用语源出有典,如“守骏莫若跛”、“游于艺”、“宁丑毋媚”、“美而不芳”等,由此可管窥其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
      在章法布局上,他因字制宜,随形变化,且将画面留白与印章的分朱白巧妙结合,不失自然、生动;在刀法与笔意上,他注重运刀如笔,善于中锋,常采用吴昌硕的“钝”刀之法,得其古茂。其印章边款,亦别具一格,单刀浅冲为主,体式上楷中带隶,格调高古,耐人寻味。总体而言,其印风与书风、画风高度统一,艺术才情、书卷气质和文人风骨是其创作的内在支撑,外化出苍劲中含秀逸,古拙中寓浑厚的丰神流动之感。
  • 内容简介:
    诗、书、画、印是文人绘画的一整套系统性素养。在这些方面,陈师曾皆臻上乘。由于其画学理论的影响及画名的显赫,诗、书、印的艺术成就有所遮蔽,研究时当作整体观。
      陈师曾的书法篆刻既是其绘画之所以成立的基本要素,同时也在相互的促发中各成体貌且有共通的审美意趣。
      陈师曾的书法,真行草隶、钟鼎甲骨、石鼓秦权、汉隶魏碑,无不擅长,尤以篆隶为多,也*有特点。
      他的篆书与其身为篆刻大家分不开,临写范围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篆和诏版权量文等。陈师曾篆书上溯两周金文以“求古”,取法高古意在出新。如篆书《八言楹联》(本卷P001)、《临全文扇面》(本卷P068)、《四条轴》(本卷P028),由于取法多样和自然淳厚的秉性,篆书风格既迥异前人,又有别于吴昌硕的一味艰涩古拙,总体上呈现出严峻、浑朴、沉穆的流美气息。
      “隶篆三代舍,求隶两汉石。”陈师曾隶书曾临写过《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西狭颂》《裴岑纪功碑》《三公山碑》等气格高古的汉隶,故其隶书体式多样。如隶书《书何绍基集联》(本卷P003)、《临汉开通褒斜道刻石》(本卷P032)、《集刘熊碑七言联》(本卷P022),用笔饱满厚重,波磔飞扬而笔势内敛,形成了朴厚雄强的特点。
      在其遗存书法作品中,诗文手稿、题画、信札以行书为多。如行书《作画感成诗》(本卷P054)、《临王铎书》(本卷P025)、《七言诗四轴》(本卷P044),形成姿态横生、舒放遒劲的体式面貌。
      学界对陈师曾的篆刻有着较高的评价。其篆刻早期从浙派奚冈、黄易等入得门径,后转向取法赵之谦、吴昌硕,博采兼收,不拘门户,参互正变,进行在笔意、章法、刀法的熔铸中贯注自我的性情趣味,得诸家精髓而卓然成家。其不少闲章用语源出有典,如“守骏莫若跛”、“游于艺”、“宁丑毋媚”、“美而不芳”等,由此可管窥其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
      在章法布局上,他因字制宜,随形变化,且将画面留白与印章的分朱白巧妙结合,不失自然、生动;在刀法与笔意上,他注重运刀如笔,善于中锋,常采用吴昌硕的“钝”刀之法,得其古茂。其印章边款,亦别具一格,单刀浅冲为主,体式上楷中带隶,格调高古,耐人寻味。总体而言,其印风与书风、画风高度统一,艺术才情、书卷气质和文人风骨是其创作的内在支撑,外化出苍劲中含秀逸,古拙中寓浑厚的丰神流动之感。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陈相道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精选)--花鸟卷(一)君子之风
朱良志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精选)--山水卷(二)融通诸家
江西美术出版社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精编)
朱良志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说中国绘画
陈师曾 著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花鸟卷)
朱良志、邓锋 编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精选)--花鸟卷(二)意态 · 博物
朱良志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诗文卷)
朱良志、邓锋 编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山水人物卷)
朱良志、邓锋 编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
乌力吉,范尊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全集(精选)--山水卷(一)诗意 · 写生
朱良志
陈师曾全集(精选)--书法篆刻卷
陈师曾画传
李国葆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