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514175684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8页
字数: 23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城市发展的历史、形成原因以及城市文化如何组成、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力、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与环境因素、“同化”与“包容”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的属性、澳大利亚城市空间的正义与非正义、澳大利亚城市的演变、澳大利亚城市文学的空间视角、马修•阿诺德完美文化理论与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以及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的个案分析:阿德莱德城市空间的文化包容性、墨尔本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城市规划、霍巴特的城市空间正义、珀斯对城市空间正义的诠释与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休克”的解读。 武烜:博士、副教授,任教于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外语系、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成员。研究方向: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与文学。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6篇,主持各类、各级科研项目9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 第1章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的组成
    1.1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
    1.2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及其层次
    1.3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成机制

    第2章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力”
    2.1 城市“文化力”:澳大利亚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动歹
    2.2 城市文化:澳大利亚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源
    2.3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力的意义
    2.4 澳大利亚城市环境发展力
    2.5 城市“文化力”:澳大利亚城市科学发展的思想灵魂
    2.6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的“他者”
    2.7 城市符号的“中性”指代

    第3章 从“同化”到“包容”:城市空间的文化属性
    3.1 为什么城市文化需要“包容”
    3.2 包容性城市文化
    3.3 包容性的城市空间结构

    第4章 澳大利亚城市空间:正义与非正义
    4.1 澳大利亚城市空间的政治组成
    4.2 城市空间差异及法律约束
    4.3 城市空间的种族与环境的正义
    4.4 城市空间正义的科学生态观

    第5章 澳大利亚城市文学空间视角“实与虚”的交融
    5.1 “主体”与“结构”推进城市空间视角转向
    5.2 城市空间视角转向:构筑城市文本前的“实”
    5.3 话语权的争夺:构筑城市文本后的“虚”
    5.4 城市文本中“虚”与“实”的更迭:城市空间视角转向之后
    5.5 城市空间视角转向的历史意识

    第6章 马修阿诺德与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中非利士阶层文化价值
    6.1 “完美”与城市空间
    6.2 阿诺德文化理念:对完美的追求
    6.3 实现完美文化:教育作为途径

    第7章 澳大利亚城市个案研究
    7.1 阿德莱德城市空间的包容性
    7.2 墨尔本: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城市规划
    7.3 霍巴特:走向澳大利亚城市空间正义
    7.4 珀斯:澳大利亚城市空间正义的诠释

    第8章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休克”
    8.1 城市“文化休克”
    8.2 克服城市“文化休克”
    8.3 城市文化与跨文化表述
    8.4 走出城市“文化休克”:ARE YOU STRINED

    第9章 对邻国瓦努阿图的辐射1:新城市主义与维拉港
    9.1 新城市主义与邻里单位
    9.2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文化表征与维拉港模式
    9.3 城市空间正义与维拉港模式
    9.4 维拉港代际公平的城市范式
    9.5 维拉港的城市空间生产

    第10章 对邻国瓦努阿图的辐射2:后殖民城市文化分区与比斯拉马族群身份建构
    10.1 区间性与阈限性的城市文化分区
    10.2 城市文化分区中“混杂”(hyridity)的族群身份
    10.3 比斯拉马族群“自我”认同与“非我”

    第11章 国际视野下的澳洲城市文化
    11.1 Australian Urban Planning and Harmony with Nature: Melbourne as a Case Study
    11.2 Urban Spatial Justice in Australian Low-carbon city: Perth as a Case Study
    11.3 Urban Spatial Justice of Intra-generations in Port Suva: Another Existential Form of Neo.Urbanism
    11.4 On Bislama Cultural Identity and Post-Colonial Urban Community Groups in Vanuatu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城市发展的历史、形成原因以及城市文化如何组成、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力、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的城市规划与环境因素、“同化”与“包容”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的属性、澳大利亚城市空间的正义与非正义、澳大利亚城市的演变、澳大利亚城市文学的空间视角、马修•阿诺德完美文化理论与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以及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的个案分析:阿德莱德城市空间的文化包容性、墨尔本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城市规划、霍巴特的城市空间正义、珀斯对城市空间正义的诠释与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休克”的解读。
  • 作者简介:
    武烜:博士、副教授,任教于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外语系、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成员。研究方向: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与文学。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6篇,主持各类、各级科研项目9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
  • 目录:
    第1章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的组成
    1.1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
    1.2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及其层次
    1.3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成机制

    第2章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力”
    2.1 城市“文化力”:澳大利亚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动歹
    2.2 城市文化:澳大利亚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源
    2.3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力的意义
    2.4 澳大利亚城市环境发展力
    2.5 城市“文化力”:澳大利亚城市科学发展的思想灵魂
    2.6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的“他者”
    2.7 城市符号的“中性”指代

    第3章 从“同化”到“包容”:城市空间的文化属性
    3.1 为什么城市文化需要“包容”
    3.2 包容性城市文化
    3.3 包容性的城市空间结构

    第4章 澳大利亚城市空间:正义与非正义
    4.1 澳大利亚城市空间的政治组成
    4.2 城市空间差异及法律约束
    4.3 城市空间的种族与环境的正义
    4.4 城市空间正义的科学生态观

    第5章 澳大利亚城市文学空间视角“实与虚”的交融
    5.1 “主体”与“结构”推进城市空间视角转向
    5.2 城市空间视角转向:构筑城市文本前的“实”
    5.3 话语权的争夺:构筑城市文本后的“虚”
    5.4 城市文本中“虚”与“实”的更迭:城市空间视角转向之后
    5.5 城市空间视角转向的历史意识

    第6章 马修阿诺德与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中非利士阶层文化价值
    6.1 “完美”与城市空间
    6.2 阿诺德文化理念:对完美的追求
    6.3 实现完美文化:教育作为途径

    第7章 澳大利亚城市个案研究
    7.1 阿德莱德城市空间的包容性
    7.2 墨尔本: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城市规划
    7.3 霍巴特:走向澳大利亚城市空间正义
    7.4 珀斯:澳大利亚城市空间正义的诠释

    第8章 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休克”
    8.1 城市“文化休克”
    8.2 克服城市“文化休克”
    8.3 城市文化与跨文化表述
    8.4 走出城市“文化休克”:ARE YOU STRINED

    第9章 对邻国瓦努阿图的辐射1:新城市主义与维拉港
    9.1 新城市主义与邻里单位
    9.2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文化表征与维拉港模式
    9.3 城市空间正义与维拉港模式
    9.4 维拉港代际公平的城市范式
    9.5 维拉港的城市空间生产

    第10章 对邻国瓦努阿图的辐射2:后殖民城市文化分区与比斯拉马族群身份建构
    10.1 区间性与阈限性的城市文化分区
    10.2 城市文化分区中“混杂”(hyridity)的族群身份
    10.3 比斯拉马族群“自我”认同与“非我”

    第11章 国际视野下的澳洲城市文化
    11.1 Australian Urban Planning and Harmony with Nature: Melbourne as a Case Study
    11.2 Urban Spatial Justice in Australian Low-carbon city: Perth as a Case Study
    11.3 Urban Spatial Justice of Intra-generations in Port Suva: Another Existential Form of Neo.Urbanism
    11.4 On Bislama Cultural Identity and Post-Colonial Urban Community Groups in Vanuatu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中山七里 著;周天艺 译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克拉底文集修订版(赵洪钧医书十一种)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 著;武鹏 译;赵洪钧、徐维廉、马堪温 校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克拉底誓言:警诫人类的古希腊职业道德圣典
希波克拉底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的奥古斯丁
[美]彼得·布朗 著;章雪富、钱金飞、沈小龙 译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克拉底给我们讲人体故事
梁大承 编;金永珉 绘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克拉底文集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 著;赵洪钧 译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克拉底誓言:“商务交际”篇
吴斐 著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战争史
[古希腊]希罗多德 著;吴玉芬、易洪波 译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克拉底给我们讲人体故事
[韩]梁大承 著;刘志峰 译
希波丹姆斯的回眸:澳大利亚城市文化之路
希波战争
G.W.考克斯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