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研究系列:反恐政策及其效果研究

反恐研究系列:反恐政策及其效果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11
版次: 1
ISBN: 9787567304680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54页
分类: 政治
5人买过
  •   《反恐研究系列:反恐政策及其效果研究》集中探讨反恐政策及其效果。首先,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界定恐怖主义的定义、探讨研究、恐怖活动决策过程,梳理恐怖主义的类型、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其次,总结各类反恐政策的具体构成和整个政策的演化特征,构建反恐政策产生效果具体借助的传导机制,针对反恐政策评估的特征设计相应的时间序列干预模型和指标体系评估法;最后,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并结合现有的反恐政策,凝练出优化我国反恐政策效果的具体措施。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2.1 恐怖主义的定义
    1.2.2 引起恐怖主义的原因
    1.2.3 反恐政策的内涵
    1.2.4 反恐政策效果的评估
    1.3 恐怖主义的界定
    1.4 研究视角
    1.5 研究思路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恐怖主义的演变
    2.1 恐怖主义的分类
    2.1.1 恐怖主义的具体类型
    2.1.2 爱尔兰共和军
    2.2 “9·11”事件之前恐怖主义演变的特征及其原因
    2.3 “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发展的新动态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3.2 时间序列干预模型与数据来源
    2.3.3 时间干预序列模型的计量结果分析
    2.3.4 结论与启示
    2.4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恐怖主义事件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恐政策体系的构成
    3.1 反恐政策及其分类
    3.2 主动型反恐政策
    3.3 被动型反恐政策
    3.4 根治型反恐政策
    3.5 反恐政策演变的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恐政策产生效果的作用机理
    4.1 反恐政策产生效果的逻辑框架
    4.2 削弱机制
    4.3 威慑机制
    4.4 阀值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反恐政策效果评估:基于时间序列干预模型
    5.1 不同种类反恐政策效果的理论假设
    5.2 时间序列干预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的来源
    5.2.1 时间序列干预模型的设定
    5.2.2 数据的来源
    5.3 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5.3.1 模型滞后期的确定
    5.3.2 各类反恐政策的效果分析
    5.3.3 各类反恐政策效果的比较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反恐政策效果评估:基于指标体系评估法
    6.1 指标体系评估法的构建
    6.1.1 构建反恐政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6.1.2 具体指标、指标分值计算标准和权重的确定
    6.1.3 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6.2 评估2010年中国反恐政策效果所使用的数据
    6.2.1 已有公开的数据
    6.2.2 问卷调查
    6.3 2010年中国反恐政策的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优化我国反恐政策效果的具体措施
    7.1 对我国制定反恐政策的主要启示
    7.2 我国现有的反恐政策
    7.2.1 我国的主动型反恐政策
    7.2.2 我国的被动型反恐政策
    7.2.3 我国的根治型反恐政策
    7.3 提高我国反恐政策效果具体的优化措施
    7.3.1 我国主动型反恐政策的优化措施
    7.3.2 我国被动型反恐政策的优化措施
    7.3.3 我国根治型反恐政策的优化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中国反恐政策效果的评估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反恐研究系列:反恐政策及其效果研究》集中探讨反恐政策及其效果。首先,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界定恐怖主义的定义、探讨研究、恐怖活动决策过程,梳理恐怖主义的类型、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其次,总结各类反恐政策的具体构成和整个政策的演化特征,构建反恐政策产生效果具体借助的传导机制,针对反恐政策评估的特征设计相应的时间序列干预模型和指标体系评估法;最后,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并结合现有的反恐政策,凝练出优化我国反恐政策效果的具体措施。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1.2.1 恐怖主义的定义
    1.2.2 引起恐怖主义的原因
    1.2.3 反恐政策的内涵
    1.2.4 反恐政策效果的评估
    1.3 恐怖主义的界定
    1.4 研究视角
    1.5 研究思路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恐怖主义的演变
    2.1 恐怖主义的分类
    2.1.1 恐怖主义的具体类型
    2.1.2 爱尔兰共和军
    2.2 “9·11”事件之前恐怖主义演变的特征及其原因
    2.3 “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发展的新动态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3.2 时间序列干预模型与数据来源
    2.3.3 时间干预序列模型的计量结果分析
    2.3.4 结论与启示
    2.4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恐怖主义事件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恐政策体系的构成
    3.1 反恐政策及其分类
    3.2 主动型反恐政策
    3.3 被动型反恐政策
    3.4 根治型反恐政策
    3.5 反恐政策演变的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恐政策产生效果的作用机理
    4.1 反恐政策产生效果的逻辑框架
    4.2 削弱机制
    4.3 威慑机制
    4.4 阀值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反恐政策效果评估:基于时间序列干预模型
    5.1 不同种类反恐政策效果的理论假设
    5.2 时间序列干预模型的构建与数据的来源
    5.2.1 时间序列干预模型的设定
    5.2.2 数据的来源
    5.3 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5.3.1 模型滞后期的确定
    5.3.2 各类反恐政策的效果分析
    5.3.3 各类反恐政策效果的比较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反恐政策效果评估:基于指标体系评估法
    6.1 指标体系评估法的构建
    6.1.1 构建反恐政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6.1.2 具体指标、指标分值计算标准和权重的确定
    6.1.3 指标值的计算方法
    6.2 评估2010年中国反恐政策效果所使用的数据
    6.2.1 已有公开的数据
    6.2.2 问卷调查
    6.3 2010年中国反恐政策的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优化我国反恐政策效果的具体措施
    7.1 对我国制定反恐政策的主要启示
    7.2 我国现有的反恐政策
    7.2.1 我国的主动型反恐政策
    7.2.2 我国的被动型反恐政策
    7.2.3 我国的根治型反恐政策
    7.3 提高我国反恐政策效果具体的优化措施
    7.3.1 我国主动型反恐政策的优化措施
    7.3.2 我国被动型反恐政策的优化措施
    7.3.3 我国根治型反恐政策的优化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中国反恐政策效果的评估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反恐研究系列:反恐政策及其效果研究
公共政策经典案例选评(套装上下册)
欧朝敏、杨清清、刘燕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