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2018-09
ISBN: 9787502962340
定价: 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自然科学
3人买过
  • 本书围绕我国连栋温室的能耗分布及自然气候特点,利用综合因子和主导指标原则,对连栋温室进行气候区划;从机理上阐述了日光温室土壤、空气热环境及湿度环境特征,并通过我国东部淮河以北日光温室的发展条件和气候特点,利用综合因子原则对日光温室进行气候风险区划。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温室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通过确定我国连栋温室的采暖期,计算了我国连栋温室的能耗,并结合各地气候条件,对连栋温室进行气候区划。第三部分从机理上阐述了日光温室土壤、空气热环境特征和湿度环境特点;最后对我国东部淮河以北节能日光温室进行理论区划。 本书目的是为充分合理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生产的发展规划,布局设施栽培、设施种植制度提供合理化建议。为连栋温室能耗的大小、运行方式及气候灾害的风险规避提供方向性意见。书中附录还提供了全国202个站点连栋温室的室外设计温度、采暖期及采暖能耗供温室设计、投资者参考。 张亚红,宁夏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获得者,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家,自治区专家服务团成员。长期从事农业气象学及设施园艺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等12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重点项目等4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成果鉴定5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50余篇,Ei收录4篇。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第七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第六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2010年获宁夏大学第六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第六届教学优秀奖,2007年获得宁夏大学优秀教师奖和教学质量奖,主编教材1部,获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齐玉春,197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师从陈端生教授,199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博士师从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章申院士,200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变化与陆地表层生命元素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曾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各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7项。迄今已发表科研论文105篇,其中,SCI刊物收录论文29篇,参编论著6部。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背景和意义 3 第二节 研究现状 4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6 上篇 中国连栋温室能耗分布及气候区划 8 第二章 中国连栋温室采暖能耗分析 8 第一节 连栋温室采暖期的确定 8 第二节 连栋温室采暖能耗分布分析 14 第三章 连栋温室最大热负荷分布分析 21 第一节 室外设计温度的确定 21 第二节 连栋温室最大热负荷的计算 25 第三节 连栋温室期间热负荷的计算 28 第四节 连栋温室最大热负荷分布分析 32 第四章 中国连栋温室气候区划 36 第一节 中国温室气候区划现状 36 第二节 综合因子和主导因子法计算分区 36 第三节 区划结果及分区评述 56 第四节 采暖能耗区域分布及节能措施探讨 75 下篇 中国日光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79 第五章 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环境特征及调控措施 79 第一节 土壤增温措施研究现状 79 第二节 日光温室土壤热状况数学模型 80 第三节 土壤各增温措施分析 86 第六章 日光温室空气热环境特征及调控措施 100 第一节 日光温室热环境研究概况 100 第二节 热环境数学模型 103 第三节 主要调控措施 110 第七章 日光温室空气湿度环境特征及除湿技术 120 第一节 研究概况 120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21 第三节 空气湿度环境及数学模型 126 第四节 除湿技术及效应 134 第八章 中国日光温室气候区划 149 第一节 日光温室能耗分析及一级区划 149 第二节 二级区划指标的选择及划分 157 第三节 分区方法与结果分析 167 第四节 分区结果及评述 172 主要参考文献 183 附录 185
  •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我国连栋温室的能耗分布及自然气候特点,利用综合因子和主导指标原则,对连栋温室进行气候区划;从机理上阐述了日光温室土壤、空气热环境及湿度环境特征,并通过我国东部淮河以北日光温室的发展条件和气候特点,利用综合因子原则对日光温室进行气候风险区划。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温室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通过确定我国连栋温室的采暖期,计算了我国连栋温室的能耗,并结合各地气候条件,对连栋温室进行气候区划。第三部分从机理上阐述了日光温室土壤、空气热环境特征和湿度环境特点;最后对我国东部淮河以北节能日光温室进行理论区划。 本书目的是为充分合理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生产的发展规划,布局设施栽培、设施种植制度提供合理化建议。为连栋温室能耗的大小、运行方式及气候灾害的风险规避提供方向性意见。书中附录还提供了全国202个站点连栋温室的室外设计温度、采暖期及采暖能耗供温室设计、投资者参考。
  • 作者简介:
    张亚红,宁夏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获得者,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家,自治区专家服务团成员。长期从事农业气象学及设施园艺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等12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重点项目等4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成果鉴定5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50余篇,Ei收录4篇。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第七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第六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宁夏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2010年获宁夏大学第六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第六届教学优秀奖,2007年获得宁夏大学优秀教师奖和教学质量奖,主编教材1部,获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齐玉春,197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师从陈端生教授,1998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博士师从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章申院士,2003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变化与陆地表层生命元素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曾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各1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7项。迄今已发表科研论文105篇,其中,SCI刊物收录论文29篇,参编论著6部。
  •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背景和意义 3 第二节 研究现状 4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6 上篇 中国连栋温室能耗分布及气候区划 8 第二章 中国连栋温室采暖能耗分析 8 第一节 连栋温室采暖期的确定 8 第二节 连栋温室采暖能耗分布分析 14 第三章 连栋温室最大热负荷分布分析 21 第一节 室外设计温度的确定 21 第二节 连栋温室最大热负荷的计算 25 第三节 连栋温室期间热负荷的计算 28 第四节 连栋温室最大热负荷分布分析 32 第四章 中国连栋温室气候区划 36 第一节 中国温室气候区划现状 36 第二节 综合因子和主导因子法计算分区 36 第三节 区划结果及分区评述 56 第四节 采暖能耗区域分布及节能措施探讨 75 下篇 中国日光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79 第五章 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环境特征及调控措施 79 第一节 土壤增温措施研究现状 79 第二节 日光温室土壤热状况数学模型 80 第三节 土壤各增温措施分析 86 第六章 日光温室空气热环境特征及调控措施 100 第一节 日光温室热环境研究概况 100 第二节 热环境数学模型 103 第三节 主要调控措施 110 第七章 日光温室空气湿度环境特征及除湿技术 120 第一节 研究概况 120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21 第三节 空气湿度环境及数学模型 126 第四节 除湿技术及效应 134 第八章 中国日光温室气候区划 149 第一节 日光温室能耗分析及一级区划 149 第二节 二级区划指标的选择及划分 157 第三节 分区方法与结果分析 167 第四节 分区结果及评述 172 主要参考文献 183 附录 185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蜚蠊大图鉴
王宗庆 邱鹭 车艳丽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中国诗的精神:诗学独立宣言暨与经院式文学哲学研究的决裂 诗歌研究 经典诗歌 说诗
孙亚君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公园城市建设中的公园精细化管理
张亚红 编著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葡萄与葡萄酒实习实践
张亚红;刘旭;李明;高宇;周娟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一瓶葡萄酒的诞生
张亚红;仉瑞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理论力学(第二版)
张亚红;刘睫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材料(第3版 高职药学/配增值)
张亚红 著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申报》通信集
张亚红;张卓群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温暖生命的音符--张亚红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张亚红 著
中国温室热环境特征及气候区划
超越大学英语六级达标词:考点、辨析、自测
张亚红 主编;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