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HoomanSamani)
2017-02
版次: 1
ISBN: 9787111603931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300页
12人买过
  • 认知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的一个分支,其目标是赋予机器人情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观察、思考,能够感知世界,拥有喜怒哀乐。本书是认知机器人领域的集大成者,由数十位专家撰写,全景式展示了认知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思想和技术成果,内容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不但可作为业内人士开拓思路的参考资料,亦可作为一般受众茶余饭后的科普读物。 译者序部分 伦理角度讲 如果机器人犯了错1.1 引言1.2 归咎于机器人吗?1.3 归咎于人类吗?1.4 过失和产品责任法1.5 机器人车辆1.6 保险1.7 结论1.8 参考文献第二部分 哲学角度第2讲 美洲印第安人的物质文化与模块化智能机器人2.1 引言2.2 技术和理念的演变2.3 美洲印第安人的社会和现代技术与万物有灵论的交叉2.4 万物有灵论:从原材料到成品2.5 平等的社会2.6 机器人社会的形成2.7 结论2.8 参考文献第三部分 化学角度第3讲 一个学习星球3.1 引言3.2 观点3.3 第二定律3.4 火势控制3.5 学习的出现3.6 半人马3.7 大逃亡3.8 参考文献第四部分 物理学角度第4讲 认知机器人技术的实现4.1 介绍4.2 有关中文语义和相关理论的探讨4.3 赋予机器人情感、动机和意图状态的最新实践成果4.4 结论4.5 参考文献第5讲 想象物理学:探索有关分界面在物体形态变化中的实例5.1 简介5.2 界面形态改变5.3 教学实例5.4 致谢5.5 参考文献第五部分 文化和社会角度第6讲 文化背景和社会角色对人机交互的影响6.1 引言6.2 文化背景的影响6.3 机器人社会角色的影响:自主水平和群体取向6.4 未来研究展望6.5 参考文献第7讲 人类与机器人协作意愿的认知模型:机器人学文化的出现7.1 引言7.2 确定人类与协作型机器人相处意愿的认知模型7.3 文化机器人学7.4 未来研究7.5 结论7.6 参考文献第8讲 人机交互中机器人的社会意识8.1 引言8.2 语言行为与对话情境8.3 描述对话语境变化的语言行为模型8.4 各式各样的对话语境8.5 有多种语境的语言行为模型8.6 对话中的语境意识8.7 基于DBN的语境意识推理计算模型8.8 实验8.9 结论8.10 参考文献第六部分 心理学角度第9讲 机器人行为控制:认知心理学与认知机器人学的交叉9.1 相关领域的早期历史9.2 行为控制9.3 获得行为控制9.4 未来研究方向9.5 结论9.6 参考文献0讲 创造仿人类的认知10.1 引言10.2 认知机器人方法10.3 感知环境10.4 与环境交互10.5 集成10.6 结果10.7 结论10.8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认知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的一个分支,其目标是赋予机器人情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观察、思考,能够感知世界,拥有喜怒哀乐。本书是认知机器人领域的集大成者,由数十位专家撰写,全景式展示了认知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思想和技术成果,内容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不但可作为业内人士开拓思路的参考资料,亦可作为一般受众茶余饭后的科普读物。
  • 目录:
    译者序部分 伦理角度讲 如果机器人犯了错1.1 引言1.2 归咎于机器人吗?1.3 归咎于人类吗?1.4 过失和产品责任法1.5 机器人车辆1.6 保险1.7 结论1.8 参考文献第二部分 哲学角度第2讲 美洲印第安人的物质文化与模块化智能机器人2.1 引言2.2 技术和理念的演变2.3 美洲印第安人的社会和现代技术与万物有灵论的交叉2.4 万物有灵论:从原材料到成品2.5 平等的社会2.6 机器人社会的形成2.7 结论2.8 参考文献第三部分 化学角度第3讲 一个学习星球3.1 引言3.2 观点3.3 第二定律3.4 火势控制3.5 学习的出现3.6 半人马3.7 大逃亡3.8 参考文献第四部分 物理学角度第4讲 认知机器人技术的实现4.1 介绍4.2 有关中文语义和相关理论的探讨4.3 赋予机器人情感、动机和意图状态的最新实践成果4.4 结论4.5 参考文献第5讲 想象物理学:探索有关分界面在物体形态变化中的实例5.1 简介5.2 界面形态改变5.3 教学实例5.4 致谢5.5 参考文献第五部分 文化和社会角度第6讲 文化背景和社会角色对人机交互的影响6.1 引言6.2 文化背景的影响6.3 机器人社会角色的影响:自主水平和群体取向6.4 未来研究展望6.5 参考文献第7讲 人类与机器人协作意愿的认知模型:机器人学文化的出现7.1 引言7.2 确定人类与协作型机器人相处意愿的认知模型7.3 文化机器人学7.4 未来研究7.5 结论7.6 参考文献第8讲 人机交互中机器人的社会意识8.1 引言8.2 语言行为与对话情境8.3 描述对话语境变化的语言行为模型8.4 各式各样的对话语境8.5 有多种语境的语言行为模型8.6 对话中的语境意识8.7 基于DBN的语境意识推理计算模型8.8 实验8.9 结论8.10 参考文献第六部分 心理学角度第9讲 机器人行为控制:认知心理学与认知机器人学的交叉9.1 相关领域的早期历史9.2 行为控制9.3 获得行为控制9.4 未来研究方向9.5 结论9.6 参考文献0讲 创造仿人类的认知10.1 引言10.2 认知机器人方法10.3 感知环境10.4 与环境交互10.5 集成10.6 结果10.7 结论10.8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语言恶女:女性如何夺回语言
[美]阿曼达·蒙特尔/著李辛/译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欲望行星:人类时代的地球
[美]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 著;侯深 译;汉唐阳光 出品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哈利·波特解析生物设定
[美]乔迪·雷文森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海外中国研究·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美]杜赞奇 著;王福明 译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大学技术转移与学术创业:芝加哥手册(精装典藏版)
[美]艾伯特·N. 林克(Albert N. Link);[美]唐纳德·S. 西格尔(Donald S. Siegel);[英]麦克·赖特(Mike Wright)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了不起的建筑师扎哈 传奇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绘本传记 4-9岁
[美]维多利亚·滕特勒-克 雷洛夫 著绘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全新正版图书 改变世界的6种力亨利·波卓斯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73910929
[美] 亨利·波卓斯基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加勒比之梦:旅游、帝国扩张与全球流动
[美]布莱克·C. 斯科特 (Blake C. Scott)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加缪
[美]奥利弗·格洛格(Oliver Gloag)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十大经济学家
[美]约瑟夫·熊彼特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数学侦探 神秘路线上的连环追踪
[美]丹尼尔·肯尼 艾米丽·博艾尔 著 刘玙婧、王婧 译;小博集出品
认知机器人十讲:机器人如何感知世界 美胡曼·萨曼尼HoomanSamani 著 李培民 刘毅纯 译
陶瓷创意造型新技法(陶艺学习系列丛书)
[美]黛布·施瓦茨科夫 著,张靖靖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