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12
版次: 1
ISBN: 9787518937363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0页
字数: 44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对煤基低碳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按照技术创新规律科学预测技术走势,并从系统思维角度对创新的非技术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借助专利数据,运用专利图表、专利管理地图等专利分析方法,研究煤基低碳领域七大产业链的专利时间变化与其在国际、国内的分布情况;基于TRL评价标准的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分析传统煤基领域和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基于专利的技术成熟度分析方法,分析山西省煤基低碳技术领域相对技术优势。下篇从微观创新主体活动视角着手,借助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得数据,运用统计分析与扎根分析方法,研究影响煤基低碳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和产业化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对区域产业定位和企业创新领域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陈红,管理学博士,教授,山西省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二级工程师,山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经理入学会理事,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理事。2012-2013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创业管理中心作访问学者。多年来从事创新创业政策研究。
      
      刘东霞,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技术创新、企业再制造优化与决策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管理科学》《预测》等期刊发表中文学术论文16篇,EI检索英文会议论文2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项,包括山西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等;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 上篇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及成熟度评倚
    1 煤炭开采相关专利分析
    1.1 煤炭开采专利分析
    1.2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专利分析
    1.3 煤层气技术专利分析
    1.4 本章小结
    2 选煤专利分析
    2.1 跳汰选专利分析
    2.2 重介质选专利分析
    2.3 浮选专利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煤化工专利分析
    3.1 煤炭气化专利分析
    3.2 煤液化技术专利分析
    3.3 煤焦化技术专利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清洁煤发电专利分析
    4.1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
    4.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
    4.3 循环流化床技术(CFBC)
    4.4 增(加)压流化床燃烧循环发电技术(PFBC.CC)
    4.5 本章小结
    5 富碳农业及碳捕集与碳封存专利分析
    5.1 富碳技术专利分析
    5.2 碳捕集技术专利分析
    5.3 碳封存技术专利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煤基新材料专利
    6.1 煤基活性炭技术专利分析
    6.2 碳分子筛的技术专利分析
    6.3 PAN基碳纤维技术专利分析
    6.4 富勒烯技术专利分析
    6.5 碳纳米管技术专利分析
    6.6 石墨烯技术专利分析
    6.7 本章小结
    7煤基低碳技术成熟度分析
    7.1 煤基低碳技术专利分析
    7.2 煤基低碳技术成熟度
    7.3 山西省煤基低碳技术优势
    8 煤基低碳技术专利研究结论

    下篇 煤基低碳科技创新活动:影响因素及推进措施
    9 创新活动的基础理论
    9.1 创新系统理论
    9.2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9.3 多层次要素理论
    9.4 ERG理论
    9.5 相关理论对研究设计的启示
    10 煤基低碳创新活动: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0.1 研究框架
    10.2 研究方法
    11 调查基本情况
    11.1 调查对象概况
    11.2 深度访谈企业概况及选择依据
    12 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
    12.1 个体创新动机
    12.2 团队因素
    12.3 组织创新环境
    12.4 组织间合作创新活动
    12.5 宏观环境政策
    13 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分析——研发负责人的调研
    13.1 研发负责人深度访谈分析
    13.2 研发负责人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4 影响产业化活动的因素
    14.1 内部驱动因素
    14.2 外部推动因素
    15 促进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活动与产业化活动的策略建议
    15.1 促进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策略
    15.2 促进科技创新主体产业化活动的策略
    附录A 煤基低碳问卷调查
    附录B 企业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
    附录C 科研人员调查问卷网址及调查结果
    附录D 研发负责人调查问卷网址及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对煤基低碳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按照技术创新规律科学预测技术走势,并从系统思维角度对创新的非技术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借助专利数据,运用专利图表、专利管理地图等专利分析方法,研究煤基低碳领域七大产业链的专利时间变化与其在国际、国内的分布情况;基于TRL评价标准的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分析传统煤基领域和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基于专利的技术成熟度分析方法,分析山西省煤基低碳技术领域相对技术优势。下篇从微观创新主体活动视角着手,借助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得数据,运用统计分析与扎根分析方法,研究影响煤基低碳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和产业化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对区域产业定位和企业创新领域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简介:
      陈红,管理学博士,教授,山西省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创新二级工程师,山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经理入学会理事,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理事。2012-2013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商业与公共管理学院创业管理中心作访问学者。多年来从事创新创业政策研究。
      
      刘东霞,管理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技术创新、企业再制造优化与决策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管理科学》《预测》等期刊发表中文学术论文16篇,EI检索英文会议论文2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项,包括山西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等;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
  • 目录:
    上篇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及成熟度评倚
    1 煤炭开采相关专利分析
    1.1 煤炭开采专利分析
    1.2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专利分析
    1.3 煤层气技术专利分析
    1.4 本章小结
    2 选煤专利分析
    2.1 跳汰选专利分析
    2.2 重介质选专利分析
    2.3 浮选专利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煤化工专利分析
    3.1 煤炭气化专利分析
    3.2 煤液化技术专利分析
    3.3 煤焦化技术专利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清洁煤发电专利分析
    4.1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
    4.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
    4.3 循环流化床技术(CFBC)
    4.4 增(加)压流化床燃烧循环发电技术(PFBC.CC)
    4.5 本章小结
    5 富碳农业及碳捕集与碳封存专利分析
    5.1 富碳技术专利分析
    5.2 碳捕集技术专利分析
    5.3 碳封存技术专利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煤基新材料专利
    6.1 煤基活性炭技术专利分析
    6.2 碳分子筛的技术专利分析
    6.3 PAN基碳纤维技术专利分析
    6.4 富勒烯技术专利分析
    6.5 碳纳米管技术专利分析
    6.6 石墨烯技术专利分析
    6.7 本章小结
    7煤基低碳技术成熟度分析
    7.1 煤基低碳技术专利分析
    7.2 煤基低碳技术成熟度
    7.3 山西省煤基低碳技术优势
    8 煤基低碳技术专利研究结论

    下篇 煤基低碳科技创新活动:影响因素及推进措施
    9 创新活动的基础理论
    9.1 创新系统理论
    9.2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9.3 多层次要素理论
    9.4 ERG理论
    9.5 相关理论对研究设计的启示
    10 煤基低碳创新活动: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0.1 研究框架
    10.2 研究方法
    11 调查基本情况
    11.1 调查对象概况
    11.2 深度访谈企业概况及选择依据
    12 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
    12.1 个体创新动机
    12.2 团队因素
    12.3 组织创新环境
    12.4 组织间合作创新活动
    12.5 宏观环境政策
    13 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因素分析——研发负责人的调研
    13.1 研发负责人深度访谈分析
    13.2 研发负责人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4 影响产业化活动的因素
    14.1 内部驱动因素
    14.2 外部推动因素
    15 促进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活动与产业化活动的策略建议
    15.1 促进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策略
    15.2 促进科技创新主体产业化活动的策略
    附录A 煤基低碳问卷调查
    附录B 企业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
    附录C 科研人员调查问卷网址及调查结果
    附录D 研发负责人调查问卷网址及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炭材料在焦化废水有机物处理中的应用
张晨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张传祥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合成化学品
应卫勇、谢克昌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原理及工艺
程芳琴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化学反应机理
贺振富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张玉德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化学品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
李彦涛、李捷、刘广南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制油技术分类及其应用
毛学锋 编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多孔介质的表征流动及应用
王启立、刘颀、李小川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复混肥与菌肥配施对土壤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郭汉清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活性炭
孙仲超、王鹏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煤基炭材料
染大明、孙仲超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组织与领导能力
陈红、龙如银、岳婷、芦慧、芈凌云、陈飞宇、李宗波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
陈红、胡小春、周明睿、张帆 编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电子商务实务
陈红、高进锋 编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第2版)
陈红、王珊、张孝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中国企业绿色发展程度评价——基于能源行业上市公司视角
陈红、龙如银、王宇杰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实用手术室专业英语会话
陈红、曾铁英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会计原理与实务(第2版)
陈红、姚荣辉、康璇 编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田园诗(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
陈红、张姗姗、鲁顺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城市居民碳能力:成熟度测度、驱动机理及引导政策
陈红、魏佳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我国从业人员职业心理健康报告
陈红、祁慧、倪赢哲、龙如银、芦慧 著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军事综合保障信息系统及运用
陈红、郎为民、毛炳文 编
煤基低碳技术创新:专利发展、影响因素与推进措施
英国文学选读新编
陈红、朱卫红、赖艳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