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药学(第5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药学(第5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86-11
版次: 1
ISBN: 9787117090193
定价: 4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8页
字数: 58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29人买过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药学》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之一,共收载生药224种,包括56种重点生药、113种非重点生药和附项中的55种生药。其中,56种重点生药(加注。号)为较常用生药,配备了原植物墨线图、生药墨线图以及生药组织和粉末墨线图,并在书后配备了重要生药的彩色照片;根据每种药的具体情况增加了含量测定、毒性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   蔡少青,1960.5生于宁夏银川。1982.1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专业并留校任助教。1983.10赴日本留学,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得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药学硕士和药学博士学位。回国到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在生药学教研室做博士后研究(1989.12~~1991.12),1991.12博士后出站任副教授,1996.6升任教授,1999.3任博士生导师至今;1992.5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副主任,1995.4升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1997.1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助理,兼天然药物学系副主任和生药学研究室主任,1999.12~~2004.3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2005.3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药用资源研究国际合作中心主任。1997.1~1997.3兼任日本国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2.6~2002.10兼任日本九州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2003.12兼任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药理学院客座教授;2004.9被聘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客座教授,2005.9被聘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客座教授,2006.6被聘为河南中医学院名誉教授,2007.9被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首批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6-2006.5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兼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中医中药专业组评审委员会委员、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专业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国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杂志》编委、《中国药学杂志》编委、《中国药品标准》杂志编委等。
      他是生药学国家重点学科点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多年来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杰出青年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2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多种法定原植物间化学一致性及药理一致性的系统比较,编号30425018,2005.1~2008.12,140万),负责人
      2.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道地药材的药性特征的研究”(编号2006CB504707,2006.9~2011.8,100万元),负责人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项目“中药玄参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共性技术研究”(编号2006BAI09B05-5,2006.10~2009.10,55万),负责人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多种法定原植物间化学一致性及药理一致性的系统比较,编号30425018,2005.1~2008.12)
      2.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道地药材的药性特征的研究”(编号2006CB504707,2006.9~2011.8)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项目“中药玄参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共性技术研究”(编号2006BAI09B05-5,2006.10~2009.10)
      4.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我国20种重要道地药材的商品规格及其行业标准的研究”——黄芩、三七课题(2008.2~2010.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成分组方揭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及配伍内涵的探索研究”(项目批准号:30830120,2009.1~2012.12)。 第一篇 总论
    绪论
    一、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三、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第二节 生药的分载
    一、记载项目
    二、生药的拉丁名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第一节 生物的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
    第二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
    一、糖类及苷类
    二、皂苷类
    三、强心苷类
    四、生物碱类
    五、醌类
    六、香豆素类
    七、黄酮类
    八、萜类
    九、挥发油类
    十、木脂素类
    十一、其他成分
    第三节 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
    一、概述
    二、生源与生物合成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基本生源生物合成途径
    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生药的取样
    二、生药的常规检查
    三、生药的限量检查
    第三节 生药的原植物鉴定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一、显微鉴定的方法
    二、显微鉴定的要点
    三、中成药的显微鉴定
    四、扫描电镜等的应用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一、物理常数
    二、一般理化鉴定
    三、色谱法
    四、分光光度法
    第七节 DNA分子标记鉴定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与原理
    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第四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一、采收期的确定
    二、一般采收原则
    三、采收方法
    四、采收中注意事项
    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二、产地加工的任务
    三、产地加工的方法
    四、各类生药的产地加工
    第三节 各类生药的贮藏与保管
    第五章 中药材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
    第六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第二篇 各论
    第八章 藻、菌类生药
    第九章 蕨类生药
    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
    第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
    生药中文名索引
    生药原植(动)物学名索引
    重点生药彩色图片
  •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药学》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之一,共收载生药224种,包括56种重点生药、113种非重点生药和附项中的55种生药。其中,56种重点生药(加注。号)为较常用生药,配备了原植物墨线图、生药墨线图以及生药组织和粉末墨线图,并在书后配备了重要生药的彩色照片;根据每种药的具体情况增加了含量测定、毒性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内容。
  • 作者简介:
      蔡少青,1960.5生于宁夏银川。1982.1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专业并留校任助教。1983.10赴日本留学,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得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药学硕士和药学博士学位。回国到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在生药学教研室做博士后研究(1989.12~~1991.12),1991.12博士后出站任副教授,1996.6升任教授,1999.3任博士生导师至今;1992.5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副主任,1995.4升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1997.1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助理,兼天然药物学系副主任和生药学研究室主任,1999.12~~2004.3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2005.3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药用资源研究国际合作中心主任。1997.1~1997.3兼任日本国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02.6~2002.10兼任日本九州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2003.12兼任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药理学院客座教授;2004.9被聘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客座教授,2005.9被聘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客座教授,2006.6被聘为河南中医学院名誉教授,2007.9被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首批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0.6-2006.5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兼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中医中药专业组评审委员会委员、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基金委员会中医中药专业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国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杂志》编委、《中国药学杂志》编委、《中国药品标准》杂志编委等。
      他是生药学国家重点学科点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多年来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杰出青年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2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多种法定原植物间化学一致性及药理一致性的系统比较,编号30425018,2005.1~2008.12,140万),负责人
      2.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道地药材的药性特征的研究”(编号2006CB504707,2006.9~2011.8,100万元),负责人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项目“中药玄参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共性技术研究”(编号2006BAI09B05-5,2006.10~2009.10,55万),负责人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多种法定原植物间化学一致性及药理一致性的系统比较,编号30425018,2005.1~2008.12)
      2.国家973项目,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项目“道地药材的药性特征的研究”(编号2006CB504707,2006.9~2011.8)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项目“中药玄参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共性技术研究”(编号2006BAI09B05-5,2006.10~2009.10)
      4.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我国20种重要道地药材的商品规格及其行业标准的研究”——黄芩、三七课题(2008.2~2010.12)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成分组方揭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及配伍内涵的探索研究”(项目批准号:30830120,2009.1~2012.12)。
  •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绪论
    一、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三、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
    第一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第二节 生药的分载
    一、记载项目
    二、生药的拉丁名
    第二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第一节 生物的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
    第二节 生药的化学成分
    一、糖类及苷类
    二、皂苷类
    三、强心苷类
    四、生物碱类
    五、醌类
    六、香豆素类
    七、黄酮类
    八、萜类
    九、挥发油类
    十、木脂素类
    十一、其他成分
    第三节 化学成分的生源与生物合成
    一、概述
    二、生源与生物合成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基本生源生物合成途径
    第三章 生药的鉴定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一、生药的取样
    二、生药的常规检查
    三、生药的限量检查
    第三节 生药的原植物鉴定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一、显微鉴定的方法
    二、显微鉴定的要点
    三、中成药的显微鉴定
    四、扫描电镜等的应用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一、物理常数
    二、一般理化鉴定
    三、色谱法
    四、分光光度法
    第七节 DNA分子标记鉴定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方法与原理
    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第四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一、采收期的确定
    二、一般采收原则
    三、采收方法
    四、采收中注意事项
    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二、产地加工的任务
    三、产地加工的方法
    四、各类生药的产地加工
    第三节 各类生药的贮藏与保管
    第五章 中药材的炮制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
    第六章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第二篇 各论
    第八章 藻、菌类生药
    第九章 蕨类生药
    第十章 裸子植物类生药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
    第十二章 动物类生药
    第十三章 矿物类生药
    生药中文名索引
    生药原植(动)物学名索引
    重点生药彩色图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