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14-11
版次: 1
ISBN: 9787508648347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0页
分类: 社会文化
142人买过
  •   该书反映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带领团队成功创业的故事。2004年,海闻拿着100万元开办费在深圳创办商学院,如今汇丰商学院已成国内一流。这所商学院如何在艰难中起步?如何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双硕士项目?如何从汇丰银行拿到当时国内最大的单笔教育捐款?如何成为全国最国际化的商学院之一?如何在全日研究生中实现军训常态化?如何把EDP培训做到全国最大?答案都在这本书中。这部优秀商学院的创业史,不仅感动人,而且是一个优秀的商业案例,对商学院办学者,以及关注商学院和关心创业的人,都会有所启迪。   沈清华,资深媒体人。北京师范大学读研期间,曾在人民日报出版出版《差生转化》,参与撰写《中国教育魂》、《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分别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毕业进入深圳特区报社工作至今,现任民生新闻部主任,共发表新闻作品数百万字,先后荣获全国副省级党报好新闻二等奖、广东省新闻奖二等奖、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市级新闻奖30多项。 序一 变革中国的商学院教育/吴敬琏
    序二 为北大添彩/许智宏
    前言
    第一章 南国创院
     北大与深圳“拥抱”
     林建华“盯”上了海闻
     深圳就是美国当年的加州
     海闻出任院长,开办费100万
     “里应外合”谈妥港大合作
    第一届学生都是调剂生
     快速组建一流师资队伍
     魏炜成为“左右手”
     张化成加盟商学院
     被戏称为“九三学社”
     前一年半不准实习
     举办高端讲座营造学术氛围
     漫长而艰难的审批
     港大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女研究生当起装修监工
     海闻掏钱成立学生发展基金
     首届毕业生平均起薪18.5万
    第二章 借力腾飞
     寻找腾飞的“翅膀”
     担任汇丰中国独立董事
     专程飞重庆见葛霖三分钟
     奥运期间的“面试大考”
     校领导拍板冠名“汇丰”
     强强携手的放大效应
     大学城拿地一波三折
     大楼设计改了又改
     财政支持1.5亿元
     黑板应该放在教室哪面墙上
     星巴克进驻的象征意义
     国内商学院最大的单体建筑
    第三章 聚力国际化
     国际化是生存方式
     全球招聘一流教师
     院长说了不算
     外国教师占45%
     留学生来自49个国家
     全英文的教学和工作环境
     考前静思一小时让学生明白了什么
     “本大叔”带来不一样的观念
     与世界一流同步
     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终身教职制度
     打破行政潘篱不设“系”
     内部彻底“去行政化”
     以国际认证推进国际化
     与国外74所名校互换学生
     麻省理工校历带来的启示
     自寻烦恼也决不停步
    第四章 塑造商界领袖
     北大就是要培养精英人才
     “商界军校”横空出世
     研究生开始军训了
     不仅收获了健康肤色
     军训实现常态化
     开“双硕士”教育先河
     校长亲自开了近10年的班会
     平等对话让学生更敬“海老大”
     讲故事说道理
     不再公布毕业生起薪
     男要像绅士,女要成淑女
     表现好坏都与分数挂钩
     论文抄袭被取消学位
     这里的学生最抱团儿
     到联合国总部实习
     用人单位进院“抢才”
     院长亲自写信推荐学生
     500万捐款不留名
     毕业5年执掌余额宝
     招生从“调剂”到“挤破头”
    第五章 提升企业家素质
     EDP在艰难中起步
     整体“收编”社会培训机构
     PE培训做到全国第一
     打造强大的EDP师资团队
     让他们回家吧
     数千人参加的EDP年会
     EDP同学会遍布世界
     内训市场的一支劲旅
     听一次课躲过金融危机
     EMBA强调8个字
     商业智慧教学法
     要“圈子”,更要“学习”
     都是“商界军校”学子
    第六章 创业家海闻
     离职宣言引发关注
     出身不好成为沉重包袱
     写血书争取下乡改造
     北大荒“塑成”坚强男儿
     改变命运的一步:成为“北大人”
     燕园幸遇恩师好友
     自费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放弃终身教职毅然回国
     北大校园里的创业家
     吃在食堂,住在学生公寓
     做海老师的学生最幸福
     10年的“得”与“失”
     海闻的“真本色”
     后记
  • 内容简介:
      该书反映著名经济学家海闻带领团队成功创业的故事。2004年,海闻拿着100万元开办费在深圳创办商学院,如今汇丰商学院已成国内一流。这所商学院如何在艰难中起步?如何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双硕士项目?如何从汇丰银行拿到当时国内最大的单笔教育捐款?如何成为全国最国际化的商学院之一?如何在全日研究生中实现军训常态化?如何把EDP培训做到全国最大?答案都在这本书中。这部优秀商学院的创业史,不仅感动人,而且是一个优秀的商业案例,对商学院办学者,以及关注商学院和关心创业的人,都会有所启迪。
  • 作者简介:
      沈清华,资深媒体人。北京师范大学读研期间,曾在人民日报出版出版《差生转化》,参与撰写《中国教育魂》、《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分别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毕业进入深圳特区报社工作至今,现任民生新闻部主任,共发表新闻作品数百万字,先后荣获全国副省级党报好新闻二等奖、广东省新闻奖二等奖、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市级新闻奖30多项。
  • 目录:
    序一 变革中国的商学院教育/吴敬琏
    序二 为北大添彩/许智宏
    前言
    第一章 南国创院
     北大与深圳“拥抱”
     林建华“盯”上了海闻
     深圳就是美国当年的加州
     海闻出任院长,开办费100万
     “里应外合”谈妥港大合作
    第一届学生都是调剂生
     快速组建一流师资队伍
     魏炜成为“左右手”
     张化成加盟商学院
     被戏称为“九三学社”
     前一年半不准实习
     举办高端讲座营造学术氛围
     漫长而艰难的审批
     港大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女研究生当起装修监工
     海闻掏钱成立学生发展基金
     首届毕业生平均起薪18.5万
    第二章 借力腾飞
     寻找腾飞的“翅膀”
     担任汇丰中国独立董事
     专程飞重庆见葛霖三分钟
     奥运期间的“面试大考”
     校领导拍板冠名“汇丰”
     强强携手的放大效应
     大学城拿地一波三折
     大楼设计改了又改
     财政支持1.5亿元
     黑板应该放在教室哪面墙上
     星巴克进驻的象征意义
     国内商学院最大的单体建筑
    第三章 聚力国际化
     国际化是生存方式
     全球招聘一流教师
     院长说了不算
     外国教师占45%
     留学生来自49个国家
     全英文的教学和工作环境
     考前静思一小时让学生明白了什么
     “本大叔”带来不一样的观念
     与世界一流同步
     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终身教职制度
     打破行政潘篱不设“系”
     内部彻底“去行政化”
     以国际认证推进国际化
     与国外74所名校互换学生
     麻省理工校历带来的启示
     自寻烦恼也决不停步
    第四章 塑造商界领袖
     北大就是要培养精英人才
     “商界军校”横空出世
     研究生开始军训了
     不仅收获了健康肤色
     军训实现常态化
     开“双硕士”教育先河
     校长亲自开了近10年的班会
     平等对话让学生更敬“海老大”
     讲故事说道理
     不再公布毕业生起薪
     男要像绅士,女要成淑女
     表现好坏都与分数挂钩
     论文抄袭被取消学位
     这里的学生最抱团儿
     到联合国总部实习
     用人单位进院“抢才”
     院长亲自写信推荐学生
     500万捐款不留名
     毕业5年执掌余额宝
     招生从“调剂”到“挤破头”
    第五章 提升企业家素质
     EDP在艰难中起步
     整体“收编”社会培训机构
     PE培训做到全国第一
     打造强大的EDP师资团队
     让他们回家吧
     数千人参加的EDP年会
     EDP同学会遍布世界
     内训市场的一支劲旅
     听一次课躲过金融危机
     EMBA强调8个字
     商业智慧教学法
     要“圈子”,更要“学习”
     都是“商界军校”学子
    第六章 创业家海闻
     离职宣言引发关注
     出身不好成为沉重包袱
     写血书争取下乡改造
     北大荒“塑成”坚强男儿
     改变命运的一步:成为“北大人”
     燕园幸遇恩师好友
     自费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放弃终身教职毅然回国
     北大校园里的创业家
     吃在食堂,住在学生公寓
     做海老师的学生最幸福
     10年的“得”与“失”
     海闻的“真本色”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中国营销模式经典 最新版
《商界》杂志社 主编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领袖看中国:抓住广阔市场的发展新机遇
王辉耀,苗绿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精英:英语读物
吕屹 编著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40年:弄潮儿(1989-1998)洞悉85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85家企业的成长壮大历程
《商界》考拉看看、商界杂志社采编团队 编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思维——人类智慧思维丛书
杨一华 编;邱章乐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40年:先行者(1978-1988)洞悉85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85家企业的成长壮大历程
《商界》考拉看看、商界杂志社采编团队 编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之道:顶级企业家的平凡生活与非凡韧性
《博客天下》杂志社 著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女性赢得权力的12种策略
[美]贾尼丝·里尔斯·埃利戈(Janice Reals Ellig)、[美]威廉·J.莫林(William J.Morin) 著;徐静、徐菁 译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40年:梦想家(2009-2018)洞悉85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85家企业的成长壮大历程
《商界》考拉看看、商界杂志社采编团队 编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40年:逐鹿人(1999-2008)洞悉85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85家企业的成长壮大历程
《商界》考拉看看、商界杂志社采编团队 编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诗人高晓君
高晓君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商界评论
Frederick;Wharton George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南科大创校记
沈清华 著
商界军校:北大汇丰商学院创业史
立业者
沈清华、盛佳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