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化思想概论

延安文化思想概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561376102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6页
字数: 34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1人买过
  •   《延安文化思想概论》以延安文化的思维模式为研究对象,沿“延安文化”的界定与背景进行学术铺展和梳理,呈现了延安时期的文化思想风貌,彰显了延安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借鉴与启迪作用。
      《延安文化思想概论》在学术领域内总结、阐发延安文化的精髓尚属首次,是“延安学”分支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文化建设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曾鹿平,延安大学马列学院教授,档案馆馆长、校史办主任,长期致力于延安文化、中共党史、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延安“抢救运动”始末》《延安精神教育读本》《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等二十余部著作,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姚怀山,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行政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领导学及陕北地方文化研究,先后出版《领导者的用人艺术》《领导学概要》《情感型领导艺术》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与其他文字作品百余篇。 导论 延安文化——一种思维模式的解读

    第一章 延安文化的背景:历史方位与与政策基础
    第一节 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区”
    第三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文化统一战线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道路
    第一节 从本本主义到实事求是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确立

    第三章 延安时期的哲学:实践认识论与唯物辩证法
    第一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哲学思想的创建
    第二节 《实践论》和《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熟标志
    第三节 “两论”思想的广泛运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完善

    第四章 延安时期的政治学:联合专政与民主集中制
    第一节 联合专政与“三三制”政权理论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与宪政思想
    第三节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第五章 延安时期的史学:政史合一与人民史观
    第一节 延安时期的史学队伍、研究机构及代表性著作
    第二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史学思想与史学研究
    第三节 延安时期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及影响

    第六章 延安时期的法律:阶级意志与人民本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法学的研究与教育
    第二节 法源在人民与党的法制政策的定型
    第三节 公平正义与大众司法

    第七章 延安时期的文艺:“小鲁艺”与“大鲁艺”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渊源与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第八章 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党的喉舌与大众理念
    第一节 新闻出版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节 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与“全党办报”的方针
    第三节 延安时期新闻出版的大众化和通俗化

    第九章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转变思想与学以致用
    第一节 延安时期干部学校与干部教育的鼎盛
    第二节 干部教育的首要任务——“重要的问题在于转变学员的思想”
    第三节 理论联系实际与学以致用

    第十章 延安时期的国民教育:文化普及与政治动员
    第一节 从文化荒漠到全民教育
    第二节 “民办公助”为主体的义务教育
    第三节 社会教育与政治动员

    第十一章 延安时期的科学技术:思想方法与面向实际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科学研究
    第二节 面向实际与经世致用
    第三节 大众化品格与科普运动

    第十二章 延安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移风易俗与文化改造
    第一节 移风易俗与社会精神风尚建设
    第二节 “旧瓶装新酒”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改造
    第三节 思想解放与民众文化意识革新

    第十三章 延安整风运动:思想文化的繁杂与清一
    第一节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第二节 整风运动对思维模式的认定
    第三节 整风运动思维模式的偏差

    结束语 延安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后记
  • 内容简介:
      《延安文化思想概论》以延安文化的思维模式为研究对象,沿“延安文化”的界定与背景进行学术铺展和梳理,呈现了延安时期的文化思想风貌,彰显了延安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借鉴与启迪作用。
      《延安文化思想概论》在学术领域内总结、阐发延安文化的精髓尚属首次,是“延安学”分支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文化建设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作者简介:
      曾鹿平,延安大学马列学院教授,档案馆馆长、校史办主任,长期致力于延安文化、中共党史、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延安“抢救运动”始末》《延安精神教育读本》《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等二十余部著作,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姚怀山,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行政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领导学及陕北地方文化研究,先后出版《领导者的用人艺术》《领导学概要》《情感型领导艺术》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与其他文字作品百余篇。
  • 目录:
    导论 延安文化——一种思维模式的解读

    第一章 延安文化的背景:历史方位与与政策基础
    第一节 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的“试验区”
    第三节 知识分子政策与文化统一战线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道路
    第一节 从本本主义到实事求是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确立

    第三章 延安时期的哲学:实践认识论与唯物辩证法
    第一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哲学思想的创建
    第二节 《实践论》和《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熟标志
    第三节 “两论”思想的广泛运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完善

    第四章 延安时期的政治学:联合专政与民主集中制
    第一节 联合专政与“三三制”政权理论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与宪政思想
    第三节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第五章 延安时期的史学:政史合一与人民史观
    第一节 延安时期的史学队伍、研究机构及代表性著作
    第二节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史学思想与史学研究
    第三节 延安时期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及影响

    第六章 延安时期的法律:阶级意志与人民本位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法学的研究与教育
    第二节 法源在人民与党的法制政策的定型
    第三节 公平正义与大众司法

    第七章 延安时期的文艺:“小鲁艺”与“大鲁艺”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渊源与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第八章 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党的喉舌与大众理念
    第一节 新闻出版的发展与繁荣
    第二节 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与“全党办报”的方针
    第三节 延安时期新闻出版的大众化和通俗化

    第九章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转变思想与学以致用
    第一节 延安时期干部学校与干部教育的鼎盛
    第二节 干部教育的首要任务——“重要的问题在于转变学员的思想”
    第三节 理论联系实际与学以致用

    第十章 延安时期的国民教育:文化普及与政治动员
    第一节 从文化荒漠到全民教育
    第二节 “民办公助”为主体的义务教育
    第三节 社会教育与政治动员

    第十一章 延安时期的科学技术:思想方法与面向实际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科学研究
    第二节 面向实际与经世致用
    第三节 大众化品格与科普运动

    第十二章 延安时期的乡村文化建设:移风易俗与文化改造
    第一节 移风易俗与社会精神风尚建设
    第二节 “旧瓶装新酒”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改造
    第三节 思想解放与民众文化意识革新

    第十三章 延安整风运动:思想文化的繁杂与清一
    第一节 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
    第二节 整风运动对思维模式的认定
    第三节 整风运动思维模式的偏差

    结束语 延安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