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实乌托邦”的万民法:罗尔斯国际主义理论研究

作为“现实乌托邦”的万民法:罗尔斯国际主义理论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210049258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5页
字数: 150千字
分类: 法律
8人买过
  •   《作为“现实乌托邦”的万民法:罗尔斯国际主义理论研究》利用文本解读法,阐明从《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到《万民法》,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体系的演进,分析罗尔斯万民法中“人民”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罗尔斯为什么将“人民”作为主体来构建万民法,进而探讨罗尔斯国际正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援助义务,最后阐述在全球健康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万民法批判与反思。   谭宇生,广东茂名人,先后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系、河海大学法学院和南京大学哲学系,获法学学士(2001)、法学硕士(2005)、哲学博士学位(2009),现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环境法、西方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尤其是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法哲学。曾获留学基金委资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赴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University)哲学系学习。在《国际论坛》《欧洲研究》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若干,并有译著《法哲学》(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导言

    第一章 从“正义即公平”到“现实乌托邦”

     第一节 国内正义理论:“正义即公平”

     第二节 “正义即公平”的可行性

     第三节 从“正义即公平”到“政治自由主义”

     第四节 政治哲学视阈下的万民法:一种“现实乌托邦”

     小结

    第二章 万民社会:自由人民对合宜人民的宽容

     第一节 何为“人民”

     第二节 “人民”或个人

     第三节 为何宽容

     小结

    第三章 援助义务与万民社会的正义

     第一节 重负社会与援助义务

     第二节 万民社会的基本结构与重叠共识

     第三节 回应对援助义务的质疑

     小结

    第四章 全球健康与万民法

     第一节 全球健康危机: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第二节 为何万民法必须应对全球健康问题?

     第三节 对“合宜人民”的反思

     第四节 对罗尔斯万民法的发展:健康权的视角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作为“现实乌托邦”的万民法:罗尔斯国际主义理论研究》利用文本解读法,阐明从《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到《万民法》,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体系的演进,分析罗尔斯万民法中“人民”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罗尔斯为什么将“人民”作为主体来构建万民法,进而探讨罗尔斯国际正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援助义务,最后阐述在全球健康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对万民法批判与反思。
  • 作者简介:
      谭宇生,广东茂名人,先后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系、河海大学法学院和南京大学哲学系,获法学学士(2001)、法学硕士(2005)、哲学博士学位(2009),现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环境法、西方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尤其是国际政治理论和国际法哲学。曾获留学基金委资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赴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University)哲学系学习。在《国际论坛》《欧洲研究》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若干,并有译著《法哲学》(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从“正义即公平”到“现实乌托邦”

     第一节 国内正义理论:“正义即公平”

     第二节 “正义即公平”的可行性

     第三节 从“正义即公平”到“政治自由主义”

     第四节 政治哲学视阈下的万民法:一种“现实乌托邦”

     小结

    第二章 万民社会:自由人民对合宜人民的宽容

     第一节 何为“人民”

     第二节 “人民”或个人

     第三节 为何宽容

     小结

    第三章 援助义务与万民社会的正义

     第一节 重负社会与援助义务

     第二节 万民社会的基本结构与重叠共识

     第三节 回应对援助义务的质疑

     小结

    第四章 全球健康与万民法

     第一节 全球健康危机: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第二节 为何万民法必须应对全球健康问题?

     第三节 对“合宜人民”的反思

     第四节 对罗尔斯万民法的发展:健康权的视角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