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8-09
版次: 1
ISBN: 9787101061826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7页
字数: 3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62人买过
  •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将立足于前辈学者和笔者本人在文献整理方面所建立的资料基础,以中国文献为主,与外国文献相互印证。并以陈寅恪所揭示的“格义”之法,以及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中国学术传统和国际学术界范式转变的新趋向的结合为立论依据,力图从历史、文学、宗教、艺术诸领域来研究吴渔山生平及其华化天学。以求教于海内外学者。作者研究吴渔山多年,其今年在我局出版的《吴渔山集笺注》使其研究更具有坚实的资料基础。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吴渔山及其时代研究;下编为吴渔山的华化天学研究。其关于华化天学的阐释,广涉哲理诗艺、画论和乐章,从社会变革中探寻心理历程,知人论世,提供了新的历史认识。 导论
    一明清之际的中西会通
    二吴渔山研究的学术史
    三本书立论依据和资料基础

    上编吴渔山生平及其时代
    第一章家世及早年经历
    一名贤后裔
    二儒学之师承
    三诗画琴书之师承
    四潦倒生涯
    五北京之行

    第二章遗民身世
    一新一代遗民
    二遗民志节
    三遗民心声
    四与南明的关系
    五体恤民艰

    第三章人生信仰的转折
    一师友与佛道
    二游于佛道
    三专注天学
    四学道三巴
    五天君泰然

    第四章天学之师
    一晋铎金陵
    二十年海上
    三秉铎嗲城上
    四秉铎醪城下
    五最后岁月

    下编吴渔山的华化天学
    第五章天学与儒学
    一伦理之间
    二概念之间
    三词义之间

    第六章天学与佛道
    一天学与佛教
    二天学与道教
    三天学与民间宗教

    第七章天学与中国文学
    一天学诗
    二天学散曲
    三天学文

    第八章天学与中国书画
    一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二载道与传道
    三中西画比较研究

    第九章对天主教义的表述
    一三位一体与基督论
    二圣事与七克
    三救世论与末世论

    第十章中西文化交流的其他方面
    一自然科学与仪器
    二语言与音乐
    三风俗与物品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图版一《练川名人画像》卷下吴渔山像
    图版二吴渔山《湖天春色图》
    图版三吴渔山《墨井草堂消夏图》(局部)
    图版四墨井道人《三巴集》第三页
    图版五墨井道人《三馀集》第九页
    图版六吴历《写忧集》首页
    图版七吴渔山《墨井诗钞》首页
    图版八吴渔山《岑蔚居产芝图》题跋及题咏
    图版九吴渔山《除夕二首》、《元旦二首》书影
    图版十吴渔山《致王石谷尺牍》
    图版十一吴渔山墓碑拓片
    后记
  • 内容简介: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将立足于前辈学者和笔者本人在文献整理方面所建立的资料基础,以中国文献为主,与外国文献相互印证。并以陈寅恪所揭示的“格义”之法,以及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中的中国学术传统和国际学术界范式转变的新趋向的结合为立论依据,力图从历史、文学、宗教、艺术诸领域来研究吴渔山生平及其华化天学。以求教于海内外学者。作者研究吴渔山多年,其今年在我局出版的《吴渔山集笺注》使其研究更具有坚实的资料基础。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吴渔山及其时代研究;下编为吴渔山的华化天学研究。其关于华化天学的阐释,广涉哲理诗艺、画论和乐章,从社会变革中探寻心理历程,知人论世,提供了新的历史认识。
  • 目录:
    导论
    一明清之际的中西会通
    二吴渔山研究的学术史
    三本书立论依据和资料基础

    上编吴渔山生平及其时代
    第一章家世及早年经历
    一名贤后裔
    二儒学之师承
    三诗画琴书之师承
    四潦倒生涯
    五北京之行

    第二章遗民身世
    一新一代遗民
    二遗民志节
    三遗民心声
    四与南明的关系
    五体恤民艰

    第三章人生信仰的转折
    一师友与佛道
    二游于佛道
    三专注天学
    四学道三巴
    五天君泰然

    第四章天学之师
    一晋铎金陵
    二十年海上
    三秉铎嗲城上
    四秉铎醪城下
    五最后岁月

    下编吴渔山的华化天学
    第五章天学与儒学
    一伦理之间
    二概念之间
    三词义之间

    第六章天学与佛道
    一天学与佛教
    二天学与道教
    三天学与民间宗教

    第七章天学与中国文学
    一天学诗
    二天学散曲
    三天学文

    第八章天学与中国书画
    一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二载道与传道
    三中西画比较研究

    第九章对天主教义的表述
    一三位一体与基督论
    二圣事与七克
    三救世论与末世论

    第十章中西文化交流的其他方面
    一自然科学与仪器
    二语言与音乐
    三风俗与物品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图版一《练川名人画像》卷下吴渔山像
    图版二吴渔山《湖天春色图》
    图版三吴渔山《墨井草堂消夏图》(局部)
    图版四墨井道人《三巴集》第三页
    图版五墨井道人《三馀集》第九页
    图版六吴历《写忧集》首页
    图版七吴渔山《墨井诗钞》首页
    图版八吴渔山《岑蔚居产芝图》题跋及题咏
    图版九吴渔山《除夕二首》、《元旦二首》书影
    图版十吴渔山《致王石谷尺牍》
    图版十一吴渔山墓碑拓片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吳漁山集箋注
章文钦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广东十三行与早期中西关系
章文钦 著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吳漁山集箋注
章文钦 著
吴渔山及其华化天学:中外交流历史文丛
澳门诗词笺注 明清卷) 32开 一版一印
章文钦笺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