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5-07
版次: 1
ISBN: 9787308043069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95页
字数: 680千字
分类: 法律
18人买过
  • 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行政行为的理论。因为行政法的任务是规制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以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本书第一次对行政法学中的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声请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可诉行政行为与不可诉行政行为、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无条件行政行为与附条件行政行为、实力行政行为与意思行政行为、单一行政行为与共同行政行为、对人行政行为与对物行政行为、实体行政行为与程序行政行为、合法行政行为与违法行政行为、有效行政行为与无效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基础行政行为与执行行政行为、原本行政行为与重复行政行为等21对范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挖掘了每一对范畴的起源、变迁、理论与法律基础、基本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各范畴间的相互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是一本行政法学基础理论方面的专著。 胡建淼,男,1957年11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市,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行政法专业。现为浙江大学副校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又系国家教育部法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学会副会长,国际东亚行政法研究会理事,并担任司法部(中国)法制日报社法学专家顾问。从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人民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首届),1997年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自1987年来,共出版《行政法学》(独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1版)、《行政法学原理》(与张焕光合著,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7月版)、《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独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7月1版)等著作66本,发表《有关中国行政法理的行政授权问题》(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2期)、《“其他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等论文72篇。

    自1990年以来,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SU)、英国爱丁堡大学(EdinburghUniversityofUK)、澳大利亚西澳大学(TheUni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德国基尔大学(KielUniversityofGermany)、法国马赛大学(UniversitédeProvence-Aix-Marseille)、日本关西大学、韩国亚洲大学、中国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和澳门大学等作过访问学者或学术交流。作为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他已培养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博士后)80余人。此外,他还兼任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以律师身份承办大量知名案件。 第一章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题概念探源
    第二题现有理论的归纳总结
    第三题区分标准的逻辑分析
    第四题实务中的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第五题实务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第六题余论:对抽象行政行为可诉性的反思

    第二章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第一题内部行政行为概念探源
    第二题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的分界
    第三题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探讨

    第三章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声请行政行为
    第一题前言
    第二题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声请行政行为概念的初步界定
    第三题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第四题比较:从法律对行政的控制而言
    第五题结语

    第四章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第一题前言
    第二题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的基本内涵
    第三题概念的缘起及其在主要法系国家的演变
    第四题对行政裁量行为的法律控制

    第五章行政行为与行政不作为
    第一题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概念探源
    第二题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划分的意义和标准
    第三题行政不作为
    第四题行政作为

    第六章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第一题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界定
    第二题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历史演变
    第三题相关国外立法例的简要考察
    第四题要式行政行为
    第五题不要式行政行为

    第七章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
    第一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之理论渊源
    第二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的学说形态
    第三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及理论基础
    第四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辨析--以附负担行政行为为例
    第五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的适用

    第八章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
    第一题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的起源
    第二题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的界定
    第三题行政行为撤销与废止的一般理论
    第四题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的撤销
    第五题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的废止
    第六题对第三人效力行为和混合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

    第九章可诉行政行为与不可诉行政行为
    第一题可诉行政行为和不可诉行政行为界说
    第二题可诉行政行为
    第三题不可诉行政行为
    第四题几类具有可诉争议性的行政行为

    第十章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
    第一题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的提出
    第二题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
    第三题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的表现类型
    第四题本对范畴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完善建议

    第十一章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
    第一题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的发展现状
    第二题对我国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的剖析
    第三题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无条件行政行为与附条件行政行为
    第一题引言
    第二题行政行为的附款
    第三题无条件行政行为与附条件行政行为的分界
    第四题本对范畴与我国行政法理

    第十三章实力行政行为与意思行政行为
    第一题本对范畴的提出
    第二题意思行政行为与实力行政行为的分界
    第三题意思行政行为
    第四题实力行政行为

    第十四章单一行政行为与共同行政行为
    第一题共同行政行为(联合行政)的宪政基础
    第二题单一行政行为与共同行政行为的区分标准及其意义
    第三题共同行政行为的救济
    第四题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的联合行政

    第十五章对人行政行为与对物行政行为
    第一题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第二题基本概念剖析
    第三题对人行政行为与对物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及其关系
    第四题中国法上的对人行政行为与对物行政行为

    第十六章实体行政行为与程序行政行为
    第一题问题之提出
    第二题普洛透斯似的正义之面与行政权的控制
    第三题实体行政行为与程序行政行为的划分
    第四题程序行政行为
    第五题该对范畴划分在行政诉讼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合法行政行为与违法行政行为
    第一题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第二题他山之石:部门法、域外理论与制度
    第三题宏观与微观层面的范畴探究
    第四题价值分析:理论与制度层面
    第五题余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归责原则的反思

    第十八章有效行政行为与无效行政行为
    第一题行政行为效力问题的基本涵义
    第二题有效行政行为与无效行政行为划分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标准
    第三题行政行为效力问题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四题行政行为效力问题与相关制度的完善

    第十九章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
    第一题概念的探源
    第二题行为基本范畴的法理学基础
    第三题行政法律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的界分
    第四题余论

    第二十章基础行政行为与执行行政行为
    第一题理论探源
    第二题基础行政行为与执行行政行为区分的标准与意义
    第三题基础行政行为
    第四题执行行政行为
    第五题余论

    第二十一章原本行政行为与重复行政行为
    第一题原本行政行为与重复行政行为概念探源
    第二题原本行政行为与重复行政行为区分的意义与标准
    第三题原本行政行为
    第四题重复行政行为
    主要参考著作和论文
  • 内容简介:
    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行政行为的理论。因为行政法的任务是规制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以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本书第一次对行政法学中的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声请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可诉行政行为与不可诉行政行为、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无条件行政行为与附条件行政行为、实力行政行为与意思行政行为、单一行政行为与共同行政行为、对人行政行为与对物行政行为、实体行政行为与程序行政行为、合法行政行为与违法行政行为、有效行政行为与无效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基础行政行为与执行行政行为、原本行政行为与重复行政行为等21对范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挖掘了每一对范畴的起源、变迁、理论与法律基础、基本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各范畴间的相互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是一本行政法学基础理论方面的专著。
  • 作者简介:
    胡建淼,男,1957年11月生于浙江省慈溪市,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行政法专业。现为浙江大学副校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又系国家教育部法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学会副会长,国际东亚行政法研究会理事,并担任司法部(中国)法制日报社法学专家顾问。从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人民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首届),1997年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员。自1987年来,共出版《行政法学》(独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1版)、《行政法学原理》(与张焕光合著,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7月版)、《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独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7月1版)等著作66本,发表《有关中国行政法理的行政授权问题》(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2期)、《“其他行政处罚”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等论文72篇。

    自1990年以来,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SU)、英国爱丁堡大学(EdinburghUniversityofUK)、澳大利亚西澳大学(TheUni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德国基尔大学(KielUniversityofGermany)、法国马赛大学(UniversitédeProvence-Aix-Marseille)、日本关西大学、韩国亚洲大学、中国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和澳门大学等作过访问学者或学术交流。作为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他已培养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博士后)80余人。此外,他还兼任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以律师身份承办大量知名案件。
  • 目录:
    第一章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题概念探源
    第二题现有理论的归纳总结
    第三题区分标准的逻辑分析
    第四题实务中的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第五题实务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第六题余论:对抽象行政行为可诉性的反思

    第二章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第一题内部行政行为概念探源
    第二题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的分界
    第三题内部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探讨

    第三章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声请行政行为
    第一题前言
    第二题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声请行政行为概念的初步界定
    第三题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第四题比较:从法律对行政的控制而言
    第五题结语

    第四章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
    第一题前言
    第二题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的基本内涵
    第三题概念的缘起及其在主要法系国家的演变
    第四题对行政裁量行为的法律控制

    第五章行政行为与行政不作为
    第一题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概念探源
    第二题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划分的意义和标准
    第三题行政不作为
    第四题行政作为

    第六章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第一题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界定
    第二题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历史演变
    第三题相关国外立法例的简要考察
    第四题要式行政行为
    第五题不要式行政行为

    第七章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
    第一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之理论渊源
    第二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的学说形态
    第三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及理论基础
    第四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辨析--以附负担行政行为为例
    第五题主行政行为与从行政行为的适用

    第八章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
    第一题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的起源
    第二题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的界定
    第三题行政行为撤销与废止的一般理论
    第四题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的撤销
    第五题授益行政行为与负担行政行为的废止
    第六题对第三人效力行为和混合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

    第九章可诉行政行为与不可诉行政行为
    第一题可诉行政行为和不可诉行政行为界说
    第二题可诉行政行为
    第三题不可诉行政行为
    第四题几类具有可诉争议性的行政行为

    第十章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
    第一题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的提出
    第二题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
    第三题中间行政行为与最终行政行为的表现类型
    第四题本对范畴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完善建议

    第十一章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
    第一题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的发展现状
    第二题对我国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的剖析
    第三题终局行政行为与非终局行政行为的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无条件行政行为与附条件行政行为
    第一题引言
    第二题行政行为的附款
    第三题无条件行政行为与附条件行政行为的分界
    第四题本对范畴与我国行政法理

    第十三章实力行政行为与意思行政行为
    第一题本对范畴的提出
    第二题意思行政行为与实力行政行为的分界
    第三题意思行政行为
    第四题实力行政行为

    第十四章单一行政行为与共同行政行为
    第一题共同行政行为(联合行政)的宪政基础
    第二题单一行政行为与共同行政行为的区分标准及其意义
    第三题共同行政行为的救济
    第四题中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的联合行政

    第十五章对人行政行为与对物行政行为
    第一题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第二题基本概念剖析
    第三题对人行政行为与对物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及其关系
    第四题中国法上的对人行政行为与对物行政行为

    第十六章实体行政行为与程序行政行为
    第一题问题之提出
    第二题普洛透斯似的正义之面与行政权的控制
    第三题实体行政行为与程序行政行为的划分
    第四题程序行政行为
    第五题该对范畴划分在行政诉讼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合法行政行为与违法行政行为
    第一题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第二题他山之石:部门法、域外理论与制度
    第三题宏观与微观层面的范畴探究
    第四题价值分析:理论与制度层面
    第五题余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归责原则的反思

    第十八章有效行政行为与无效行政行为
    第一题行政行为效力问题的基本涵义
    第二题有效行政行为与无效行政行为划分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标准
    第三题行政行为效力问题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四题行政行为效力问题与相关制度的完善

    第十九章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
    第一题概念的探源
    第二题行为基本范畴的法理学基础
    第三题行政法律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的界分
    第四题余论

    第二十章基础行政行为与执行行政行为
    第一题理论探源
    第二题基础行政行为与执行行政行为区分的标准与意义
    第三题基础行政行为
    第四题执行行政行为
    第五题余论

    第二十一章原本行政行为与重复行政行为
    第一题原本行政行为与重复行政行为概念探源
    第二题原本行政行为与重复行政行为区分的意义与标准
    第三题原本行政行为
    第四题重复行政行为
    主要参考著作和论文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行政法学教程
胡建淼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行政法学(第五版)(上下册)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行政法学(第五版)()
胡建淼 江利红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法治讲堂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法行天下:胡建淼法治咖啡屋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法治天下:胡建淼法治演讲录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行政强制法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行政诉讼证据的实证与理论研究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法律适用学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领导人行政责任问题研究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行政法
胡建淼 著
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
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
胡建淼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