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807524373
定价: 41.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59页
字数: 4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20人买过
  •   在章節的安排上,本書採取以史為主,同時結合專題研究遣一縱橫結合的方式,以地藏信仰的發展情況作為章節時間起訖的劃分標准,而不以朝代的變遷來劃分時段。具體内容如下:
      第一章討論地藏信仰在中國興起的情況,包括地藏菩薩名號及宣揚其信仰的經典的傳人,地藏信仰在中國興起的原因,早期地藏信仰的狀況等等.其時間上限在地藏名號傳人中國的西秦時代,下限是玄奘重新譯出《十輪經》的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第二章考察新譯《十輪經》出現後,地藏信仰在中國展開的情況,包括《十輪經》的重譯及其意義,《讚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的影響及歸屬,七世紀中葉至八世紀初地藏造像的分佈、形制特點、造像記等等。其下限將大致定在華嚴大德法藏先天元年(712)去世之前。
      第三章討論地藏救度重心的轉移直至地藏十王系統形成的情況,同時附論密教、淨土宗與地藏信仰的關係。起點為法藏去世的先天元年,其終點考慮到敦煌的特殊情況,將延續至十一世紀初藏經洞封閉時。
      第四章將考察《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早期流傳情況及其產生時代,以及在它的影響下地藏信仰進一步中國化的種種表現。由於《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產生時代大致在公元936-974年之間,故本章的起始時間與第三章有一些交叉。但第三章所涉及敦煌藏經洞者,主要是其中的繪畫,本章則不討論繪畫方面的問題。而本章的下限則大致在民國時期。一一第五章將討論歷代文人與地藏信仰的關係以及文學作品中的地藏故事。
      在研究方法上,本書嘗試以文獻學的方法為基礎,同時吸收西方學者對宗教信仰所採取的一些研究方法,將考證與闌釋結合起來,既揭示出地藏信仰發展的歷史纔索,又對不同時期的地藏信仰的社會樣態進行考察,力爭通過對大量的信仰實例的歸纳和對典型的信仰現象的剖析來復原當時的信仰狀況,進而探討其背後的原因,並在一定程度上以地藏信仰史為中心,揭示中國佛菩薩信仰發展的總體規律。美國漢學家艾爾曼曾說:“目前優秀的漠學家,往往將社會科學方法與文獻學功底相結合,執於一偏的學者都難有大的成就。”這句話雖然針對的是國外漢學界,但對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研究者也不無啟發意義。本書在寫作中即努力貫徹這一研究思路,雖然最終看來還有不少遺憾。 前言
    第一章护持震旦——中国地藏信仰的兴起
    第一节地藏菩萨及其信仰传人中土的时代
    一、地藏菩萨名的传入时代
    二、现存《金刚三昧经》真伪考
    三、地藏信仰的产生及传入中土的时代
    第二节早期地藏信仰经典的传译
    一、《须弥藏经》的传译
    二、《大方广十轮经》的传译
    三、《占察善恶业报经》的传译
    第三节末法思想的传播与中国地藏信仰的兴起
    一、末法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概况
    二、末法思想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三、末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四、三阶教对中国地藏信仰兴起的贡献
    第四节中国地藏信仰的早期状况
    一、隋前有关地藏信仰资料辩证
    二、隋及唐初的地藏信仰状况

    第二章救济六道一一中国地藏信仰的展开
    第一节《十轮经》的重译与地藏信仰的展开
    一、新旧译《十轮经》内容对比
    二、新译对《十轮经》作为地藏信仰经典性质的肯定
    三、新译对提高《十轮经》地位的贡献
    四、新译本问世后《十轮经》在中土的传播
    第二节新译《十轮经》对地藏信仰影响的实例——敦煌所出《赞礼地藏菩萨忏悔发愿法》
    一、《赞礼地藏菩萨忏悔发愿法》内容及其与新译《十轮经》的关系
    二、《赞礼地藏菩萨忏悔发愿法》与三阶教
    第三节七世纪中叶至八世纪初地藏造像的兴盛
    一、地藏造像的兴盛及其原因
    二、地藏造像的形制特点及其成因
    三、地藏造像记研究

    第三章执掌幽其一一中国地藏信仰的转型
    第一节地藏加入之前的幽冥世界
    一、中国本士的幽冥世界
    二、佛教中幽冥世界的传播及影响
    三、幽冥世界的早期救赎者
    第二节华严宗与地藏救赎重心的偏移
    一、华严宗对地藏在三恶途救济功能的强调
    二、地藏救赎重心的偏移
    第三节冥府地藏十王系统的形成
    一、地藏十王系统形成前地藏与阎罗王之关系
    二、《十王经》与十王信仰
    三、冥府地藏十王系统的形成
    第四节八世纪初至十一世纪初地藏信仰盛况
    ——兼论密教、浮土宗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一、八世纪初至十一世纪初的地藏造像
    二、密教对地藏信仰的影响
    三、浮土宗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第四章宣扬孝道——《本愿经》与地藏信仰的进一步中国化
    第一节《本愿经》的早期流传情况及其产生时代
    一、《本愿经》的真伪
    二、《本愿经》早期的流行情况
    三、《本愿经》的产生时代
    第二节融人孝道文化中的地藏信仰——兼论道教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一、佛教与孝道的关系简介
    二、《本愿经》对孝道的弘扬
    三、地藏信仰与目连信仰的合流
    四、道教与地藏信仰
    第三节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地藏信仰
    一、地藏忏仪及追荐活动中的地藏信仰实例
    二、十斋曰与地藏信仰
    三、地藏菩萨诞日的产生时代及其相关宗教民俗活动
    第四节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形成
    一、九华山金地藏及其相关传说
    二、金地藏与地藏菩萨的混淆及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巩固

    第五章辅教之书——与地藏相关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历代文人与地藏信仰
    一、李白等唐代文人与地藏信仰
    二、苏轼等宋元文人与地藏信仰
    三、钱谦益等明清文人与地藏信仰
    第二节文学作品中的地藏故事
    一、文言短篇小说中的地藏故事
    二、戏剧、白话小说中的地藏故事
    三、宝卷中的地藏故事
    四、地藏故事的类型
    结论及余论
    附录一地藏造像表(壁画、绢画、陶片、石雕、木雕、铜像)
    附录二地藏造像记(含发愿文,培修、装绚记)
    参考及引用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在章節的安排上,本書採取以史為主,同時結合專題研究遣一縱橫結合的方式,以地藏信仰的發展情況作為章節時間起訖的劃分標准,而不以朝代的變遷來劃分時段。具體内容如下:
      第一章討論地藏信仰在中國興起的情況,包括地藏菩薩名號及宣揚其信仰的經典的傳人,地藏信仰在中國興起的原因,早期地藏信仰的狀況等等.其時間上限在地藏名號傳人中國的西秦時代,下限是玄奘重新譯出《十輪經》的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第二章考察新譯《十輪經》出現後,地藏信仰在中國展開的情況,包括《十輪經》的重譯及其意義,《讚禮地藏菩薩懺悔發願法》的影響及歸屬,七世紀中葉至八世紀初地藏造像的分佈、形制特點、造像記等等。其下限將大致定在華嚴大德法藏先天元年(712)去世之前。
      第三章討論地藏救度重心的轉移直至地藏十王系統形成的情況,同時附論密教、淨土宗與地藏信仰的關係。起點為法藏去世的先天元年,其終點考慮到敦煌的特殊情況,將延續至十一世紀初藏經洞封閉時。
      第四章將考察《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早期流傳情況及其產生時代,以及在它的影響下地藏信仰進一步中國化的種種表現。由於《地藏菩薩本願經》的產生時代大致在公元936-974年之間,故本章的起始時間與第三章有一些交叉。但第三章所涉及敦煌藏經洞者,主要是其中的繪畫,本章則不討論繪畫方面的問題。而本章的下限則大致在民國時期。一一第五章將討論歷代文人與地藏信仰的關係以及文學作品中的地藏故事。
      在研究方法上,本書嘗試以文獻學的方法為基礎,同時吸收西方學者對宗教信仰所採取的一些研究方法,將考證與闌釋結合起來,既揭示出地藏信仰發展的歷史纔索,又對不同時期的地藏信仰的社會樣態進行考察,力爭通過對大量的信仰實例的歸纳和對典型的信仰現象的剖析來復原當時的信仰狀況,進而探討其背後的原因,並在一定程度上以地藏信仰史為中心,揭示中國佛菩薩信仰發展的總體規律。美國漢學家艾爾曼曾說:“目前優秀的漠學家,往往將社會科學方法與文獻學功底相結合,執於一偏的學者都難有大的成就。”這句話雖然針對的是國外漢學界,但對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研究者也不無啟發意義。本書在寫作中即努力貫徹這一研究思路,雖然最終看來還有不少遺憾。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护持震旦——中国地藏信仰的兴起
    第一节地藏菩萨及其信仰传人中土的时代
    一、地藏菩萨名的传入时代
    二、现存《金刚三昧经》真伪考
    三、地藏信仰的产生及传入中土的时代
    第二节早期地藏信仰经典的传译
    一、《须弥藏经》的传译
    二、《大方广十轮经》的传译
    三、《占察善恶业报经》的传译
    第三节末法思想的传播与中国地藏信仰的兴起
    一、末法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概况
    二、末法思想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三、末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四、三阶教对中国地藏信仰兴起的贡献
    第四节中国地藏信仰的早期状况
    一、隋前有关地藏信仰资料辩证
    二、隋及唐初的地藏信仰状况

    第二章救济六道一一中国地藏信仰的展开
    第一节《十轮经》的重译与地藏信仰的展开
    一、新旧译《十轮经》内容对比
    二、新译对《十轮经》作为地藏信仰经典性质的肯定
    三、新译对提高《十轮经》地位的贡献
    四、新译本问世后《十轮经》在中土的传播
    第二节新译《十轮经》对地藏信仰影响的实例——敦煌所出《赞礼地藏菩萨忏悔发愿法》
    一、《赞礼地藏菩萨忏悔发愿法》内容及其与新译《十轮经》的关系
    二、《赞礼地藏菩萨忏悔发愿法》与三阶教
    第三节七世纪中叶至八世纪初地藏造像的兴盛
    一、地藏造像的兴盛及其原因
    二、地藏造像的形制特点及其成因
    三、地藏造像记研究

    第三章执掌幽其一一中国地藏信仰的转型
    第一节地藏加入之前的幽冥世界
    一、中国本士的幽冥世界
    二、佛教中幽冥世界的传播及影响
    三、幽冥世界的早期救赎者
    第二节华严宗与地藏救赎重心的偏移
    一、华严宗对地藏在三恶途救济功能的强调
    二、地藏救赎重心的偏移
    第三节冥府地藏十王系统的形成
    一、地藏十王系统形成前地藏与阎罗王之关系
    二、《十王经》与十王信仰
    三、冥府地藏十王系统的形成
    第四节八世纪初至十一世纪初地藏信仰盛况
    ——兼论密教、浮土宗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一、八世纪初至十一世纪初的地藏造像
    二、密教对地藏信仰的影响
    三、浮土宗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第四章宣扬孝道——《本愿经》与地藏信仰的进一步中国化
    第一节《本愿经》的早期流传情况及其产生时代
    一、《本愿经》的真伪
    二、《本愿经》早期的流行情况
    三、《本愿经》的产生时代
    第二节融人孝道文化中的地藏信仰——兼论道教与地藏信仰的关系
    一、佛教与孝道的关系简介
    二、《本愿经》对孝道的弘扬
    三、地藏信仰与目连信仰的合流
    四、道教与地藏信仰
    第三节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地藏信仰
    一、地藏忏仪及追荐活动中的地藏信仰实例
    二、十斋曰与地藏信仰
    三、地藏菩萨诞日的产生时代及其相关宗教民俗活动
    第四节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形成
    一、九华山金地藏及其相关传说
    二、金地藏与地藏菩萨的混淆及九华山地藏道场的巩固

    第五章辅教之书——与地藏相关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历代文人与地藏信仰
    一、李白等唐代文人与地藏信仰
    二、苏轼等宋元文人与地藏信仰
    三、钱谦益等明清文人与地藏信仰
    第二节文学作品中的地藏故事
    一、文言短篇小说中的地藏故事
    二、戏剧、白话小说中的地藏故事
    三、宝卷中的地藏故事
    四、地藏故事的类型
    结论及余论
    附录一地藏造像表(壁画、绢画、陶片、石雕、木雕、铜像)
    附录二地藏造像记(含发愿文,培修、装绚记)
    参考及引用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灰暗的想象:中国古代民间社会巫术信仰研究
刘黎明 著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明清近代俗文学研究
徐湘霖 编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俗文化研究丛书:四川方言词语续考(套装上下册)
蒋宗福 著;项楚 编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禅籍方俗词研究
雷汉卿 著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中国古代民间密宗信仰研究
刘黎明 著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俗文化研究丛书:中国古代祈财信仰研究
张富春 著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赵州从谂研究资料辑注
张勇 著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中国古代民谣研究
吕肖奂 著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
刘亚丁 著
中国地藏信仰研究
宋代佛教政策论稿
刘长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