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2008)

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2008)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08-10
版次: 1
ISBN: 9787509704004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77页
字数: 96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2人买过
  • 《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2008》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06年以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下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特点,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国走出二元结构这个关系经济社会结构、体制、发展战略全局和基本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结合实践的进展,抓住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联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刨业就业的关键,进行了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农民工回乡创业和走出二元经济社会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几项重要课题研究。二是坚持战略研究与政策、制度性研究结合,有很强的实践性。国家和地方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或宏观经济研究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携手并肩,总结三十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土地制度、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等热点、难点问题。既发现问题,多有创见,又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不少报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对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邓鸿勋,1931年1月生,江苏人,1948年入江南大学就读,大学学历,研究员。1984年6月,任中共无锡市委书记;1985年2月,兼任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1989年12月江苏省八届党代会上,邓鸿勋“当选江苏省省委副书记”。1990。06-1993。01,任海南省第二任省委书记;1992年4月补选为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后任中国保险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正部级),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1998年4月被免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1987年11月,当选为中共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是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其任期内因与省长。
    陆百甫,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副部长级、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财政学会、中国金融学会、中国税务学会、中国城市金融学会、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等。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在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迈开创业致富大步——在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鼓励创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回乡创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就业形势、任务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
    固创业之基,建创业之功,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深化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
    中国农村转型的新挑战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和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坚持不懈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关于深化农村改革若干问题的政策建议
    创业,引领经济活起来,人民富起来
    中国“劳研会”二十周年思考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突破——纪念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周年
    见证千万“皖军”助推中国“民工潮”

    2深化改革,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
    万里和安徽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与地方改革家
    制度安排应当追随农民的脚步
    农民流动三十年
    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有关问题研究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建议——为纪念中国农村改革周年而作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妇女参与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山东省潍坊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
    农村发展与新的治理范式

    3破除二元体制,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思路
    农民工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论中国农民工政策范式的转变——走向统筹城乡、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和协商式管理
    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阶段的发展要求解决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主要缘于二元体制的儿童留守——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
    新农村建设中的四川农村劳动力资源
    开发研究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资源

    4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回乡创业,壮大县域经济
    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情况调查之一
    ……
    5中国近60年来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之路总报告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2008》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06年以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下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其特点,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国走出二元结构这个关系经济社会结构、体制、发展战略全局和基本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结合实践的进展,抓住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联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刨业就业的关键,进行了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农民工回乡创业和走出二元经济社会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几项重要课题研究。二是坚持战略研究与政策、制度性研究结合,有很强的实践性。国家和地方长期从事农村工作或宏观经济研究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携手并肩,总结三十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土地制度、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等热点、难点问题。既发现问题,多有创见,又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不少报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对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 作者简介:
    邓鸿勋,1931年1月生,江苏人,1948年入江南大学就读,大学学历,研究员。1984年6月,任中共无锡市委书记;1985年2月,兼任无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在1989年12月江苏省八届党代会上,邓鸿勋“当选江苏省省委副书记”。1990。06-1993。01,任海南省第二任省委书记;1992年4月补选为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后任中国保险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正部级),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1998年4月被免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会长。1987年11月,当选为中共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是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其任期内因与省长。
    陆百甫,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副部长级、研究员。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财政学会、中国金融学会、中国税务学会、中国城市金融学会、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等。
  • 目录: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在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迈开创业致富大步——在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鼓励创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回乡创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就业形势、任务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
    固创业之基,建创业之功,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深化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
    中国农村转型的新挑战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和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坚持不懈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关于深化农村改革若干问题的政策建议
    创业,引领经济活起来,人民富起来
    中国“劳研会”二十周年思考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突破——纪念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周年
    见证千万“皖军”助推中国“民工潮”

    2深化改革,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
    万里和安徽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与地方改革家
    制度安排应当追随农民的脚步
    农民流动三十年
    保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有关问题研究
    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点思考及建议——为纪念中国农村改革周年而作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妇女参与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山东省潍坊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
    农村发展与新的治理范式

    3破除二元体制,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思路
    农民工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论中国农民工政策范式的转变——走向统筹城乡、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和协商式管理
    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阶段的发展要求解决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
    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主要缘于二元体制的儿童留守——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
    新农村建设中的四川农村劳动力资源
    开发研究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资源

    4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回乡创业,壮大县域经济
    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百县农民工回乡创业情况调查之一
    ……
    5中国近60年来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之路总报告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2008)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
邓鸿勋、陆百甫 编
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2008)
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2006)
邓鸿勋、陆百甫 编
走出二元结构:创业就业、市民化与新农村建设(2008)
中国财经管理全书
邓鸿勋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