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1-01
版次: 1
ISBN: 9787030299857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7页
字数: 50千字
分类: 文学
1人买过
  • 《创新年轮攀登足迹》收集了第十一届“科星新闻奖”(简称“科星奖”)所有的获奖作品,从不同角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近两年的发展和成就。这些作品深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及时报道了重大科技事件和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宣传了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实践,讴歌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推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不断深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创新年轮攀登足迹》合适广大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以及关注中国科学院发展的公众阅读。 序言
    文章获奖作品
    一等奖
    创新路上“火车头”——中国科学院60年推进科技发展纪事
    科技领域崛起“中国力量”——中国科学院60年发展道路扫描
    路甬祥:中国不能再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
    眺望未来50年科技革命轨迹——中国科学院公布《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系列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为啥要画这张“图”
    心有月辉照遥途——访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动力——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十周年纪事
    “鹦鹉螺”进发创新之光——写在“上海光源”竣工之际
    中国科学院“实验一号”新型科考船顺利完成首航
    二等奖
    为一个新的“科研方向”壮行——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带干粮下企业”
    四代科学家50年冷板凳坐出《中国植物志》——“我们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创新2020:“脑”在清晰“成像”——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思考
    黑碳,又一个气候“捣蛋鬼”
    LAMOST:燕山深处的“中国大眼睛”
    十年创新路——写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十周年之际
    应对金融危机,科学思想库如何发挥作用——专访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
    科研最需要宽松环境和稳定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年,我们一直在走自己的路
    文化生活现代化:未来50年的重中之重
    科学大师,是新闻“富矿”,更是良师益友
    “超级X射线机”开门迎客——记我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19日
    通过国家验收
    铸造中国科技的“火车头”
    中国科学院为深化国际合作打造新舞台
    工作是最幸福的——专访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
    “平凡”的理想主义之光
    白春礼:中国成为“天文强国”不再遥远
    我国研制成功单精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系统——开辟超级计算系统研究新途径
    科技成果转化“嘉兴模式”启示录
    面向未来引领发展——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三等奖
    为世博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为上海世博会提供有力支撑
    机制创新锻造领军人才——探索选才、用才和励才新机制中国科学院“人才新政”成效突出
    但求慈航心中渡——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
    科学的公仆——追记“上海光源”工程办公室主任汤杰
    仰望2050年的科技星空——050年中国科技发展路线图解析
    尖端人才归国潮呼之欲出
    院士: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专访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
    北京电子正负对撞机:把微观粒子“打碎”了看看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仙逝
    中国科学院优先推动五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究
    皮肤细胞“育”出三代活小鼠——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证实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全能性
    共享平台让科研设备物尽其用——中国科学院大型科学仪器管理使用改革侧记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创举
    新增院士高校占“半壁江山”——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国家队”——已获中编办批复正式纳入国家研究所序列
    用科学数据捍卫国家发展权——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谈气候变化中的议题
    破冰试水活力来——写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十年之际
    中国科学院完成高端人才布局
    在化石中寻找“失落的世界”
    愿年轻院士飞得更高更远
    中国科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
    咬定载人航天应用不放松——记中国科学院空间总体部
    科技,金融风暴中的“诺亚方舟”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怎样造就的——中国科学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纪实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中国科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有生之年留下有生命的学术——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灾后心理援助北川中学工作站站长龙迪
    情驻沙坡头
    玉树,心之切,情之深!中国科学院科技救援进行时
    最大规模科考拨开罗布泊迷雾
    电视获奖作品
    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传承科学精神勇攀科学高峰
    向科学进军——共和国60年科学往事
    科学原创力
    二等奖
    三位院士的世纪人生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完成
    我国科学家发明纳米材料印刷制版技术
    三等奖
    深交会:自主创新产品成最大亮点
    新型科考船“实验一号”首航
    谷超豪:神思求百通
    天象奇观——日全食直播
    “北京人”新探
    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荣与梦想
    只要国家得兴旺,再多付出也心甘
    科学的春天——纪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三十周年
    李淳:破译凝固的生命密码
    广播获奖作品
    一等奖
    宋延林: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的超越者
    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三等奖
    单精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系统研制成功
    附录
    丰产奖获奖名单
  • 内容简介:
    《创新年轮攀登足迹》收集了第十一届“科星新闻奖”(简称“科星奖”)所有的获奖作品,从不同角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近两年的发展和成就。这些作品深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及时报道了重大科技事件和重要科学研究成果.宣传了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实践,讴歌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推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不断深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创新年轮攀登足迹》合适广大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以及关注中国科学院发展的公众阅读。
  • 目录:
    序言
    文章获奖作品
    一等奖
    创新路上“火车头”——中国科学院60年推进科技发展纪事
    科技领域崛起“中国力量”——中国科学院60年发展道路扫描
    路甬祥:中国不能再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
    眺望未来50年科技革命轨迹——中国科学院公布《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战略系列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为啥要画这张“图”
    心有月辉照遥途——访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动力——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十周年纪事
    “鹦鹉螺”进发创新之光——写在“上海光源”竣工之际
    中国科学院“实验一号”新型科考船顺利完成首航
    二等奖
    为一个新的“科研方向”壮行——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自带干粮下企业”
    四代科学家50年冷板凳坐出《中国植物志》——“我们终于摸清了自己的家底”
    创新2020:“脑”在清晰“成像”——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发展态势及战略思考
    黑碳,又一个气候“捣蛋鬼”
    LAMOST:燕山深处的“中国大眼睛”
    十年创新路——写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十周年之际
    应对金融危机,科学思想库如何发挥作用——专访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
    科研最需要宽松环境和稳定支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年,我们一直在走自己的路
    文化生活现代化:未来50年的重中之重
    科学大师,是新闻“富矿”,更是良师益友
    “超级X射线机”开门迎客——记我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19日
    通过国家验收
    铸造中国科技的“火车头”
    中国科学院为深化国际合作打造新舞台
    工作是最幸福的——专访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
    “平凡”的理想主义之光
    白春礼:中国成为“天文强国”不再遥远
    我国研制成功单精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系统——开辟超级计算系统研究新途径
    科技成果转化“嘉兴模式”启示录
    面向未来引领发展——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
    三等奖
    为世博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为上海世博会提供有力支撑
    机制创新锻造领军人才——探索选才、用才和励才新机制中国科学院“人才新政”成效突出
    但求慈航心中渡——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
    科学的公仆——追记“上海光源”工程办公室主任汤杰
    仰望2050年的科技星空——050年中国科技发展路线图解析
    尖端人才归国潮呼之欲出
    院士: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专访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
    北京电子正负对撞机:把微观粒子“打碎”了看看
    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仙逝
    中国科学院优先推动五项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研究
    皮肤细胞“育”出三代活小鼠——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证实iPS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全能性
    共享平台让科研设备物尽其用——中国科学院大型科学仪器管理使用改革侧记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创举
    新增院士高校占“半壁江山”——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进“国家队”——已获中编办批复正式纳入国家研究所序列
    用科学数据捍卫国家发展权——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谈气候变化中的议题
    破冰试水活力来——写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十年之际
    中国科学院完成高端人才布局
    在化石中寻找“失落的世界”
    愿年轻院士飞得更高更远
    中国科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
    咬定载人航天应用不放松——记中国科学院空间总体部
    科技,金融风暴中的“诺亚方舟”
    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怎样造就的——中国科学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纪实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中国科学院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有生之年留下有生命的学术——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灾后心理援助北川中学工作站站长龙迪
    情驻沙坡头
    玉树,心之切,情之深!中国科学院科技救援进行时
    最大规模科考拨开罗布泊迷雾
    电视获奖作品
    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传承科学精神勇攀科学高峰
    向科学进军——共和国60年科学往事
    科学原创力
    二等奖
    三位院士的世纪人生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完成
    我国科学家发明纳米材料印刷制版技术
    三等奖
    深交会:自主创新产品成最大亮点
    新型科考船“实验一号”首航
    谷超豪:神思求百通
    天象奇观——日全食直播
    “北京人”新探
    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荣与梦想
    只要国家得兴旺,再多付出也心甘
    科学的春天——纪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三十周年
    李淳:破译凝固的生命密码
    广播获奖作品
    一等奖
    宋延林: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的超越者
    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将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三等奖
    单精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系统研制成功
    附录
    丰产奖获奖名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者的设计思维
陈劲,(新)KCChan(陈家赐)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创业基础与实践 段丽华
段丽华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驱动设计:单体与微服务混合架构策略与实践
(美)Vaughn Vernon(沃恩·弗农),(法)Tomasz Jaskula(托马什·亚斯库瓦)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创业训练实践教程()
王日华 陈 武 黄喆诚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视角下的企业管理与运营
张立恒 著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制胜:高科技经济的竞争政策
理查德·吉尔伯特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向未来——中华书局创建110周年纪念文集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
温和瑞、邱鑫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责任 :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调查
梅红,刘瑞佳,胡文静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创业基础(实践版)
孔莉,余虹,张霓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主义
梁建章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创新争先:宁夏优秀科技工作者纪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中国科技金融生态年度报告2023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2024科学家日历 2024年日历 中国科学家日历2024年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中国科学院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2024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著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走向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光与热的奉献——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著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十年袖珍月历(2023-2032年)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编
创新年轮 攀登足迹:中国科学院第11届科星新闻奖获奖作品选
星征程:聆听宇宙的解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