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内幕操纵与监管控制

证券市场内幕操纵与监管控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10
版次: 1
ISBN: 9787504943231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1页
字数: 323千字
分类: 经济
26人买过
  • 《证券市场内幕操纵与监管控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303006)的结项成果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6CJY038)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成的。
    自从股票市场创立初始,证券市场操纵就成为十分严重而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无论在西方成熟市场还是新兴证券市场上,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都一直作为“公开的秘密”存在。内幕操纵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权益,破坏了市场的正常游戏规则,而且加剧了股价的异常波动,因而实施反操纵监管成为世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尽管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对内幕操纵行为的监管与防范,但是内幕操纵行为仍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在于内幕操纵行为的复杂性、难以甄别性,以及反操纵司法程序的难以执行性。证券监管部门与市场操纵者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过。1929年股市大崩盘后,美国参议院货币政策委员会就对证券市场运作进行深入调查,力图寻查股市崩盘的市场操纵证据,从而正式将市场操纵纳入证券监管的法律框架,并由此诞生了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等多部重要法律。虽然西方市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一直在不断完善,但仍不能杜绝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的发生,尤其是近年爆出的“安然丑闻”、“世通事件”,充分暴露了西方证券监管制度和体制的漏洞。 张宗新,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于1998年、2002年分别获得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证券市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经济学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导论
    0.1选题的出发点
    O.2研究的结构和框架
    0.3研究的方法
    0.4创新之处

    第1章证券市场内幕操纵概述
    1.1证券市场操纵研究综述
    1.2内幕操纵相关范畴的界定
    1.3内幕操纵行为特征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

    第2章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动因与生成机理
    2.1证券市场内幕操纵的动因分析
    2.2联盟寻租博弈与合作博弈的“正溢出”效应

    第3章内幕信息操纵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冲击效应
    3.1内幕信息操纵:基于非对称信息条件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3.2内幕交易者的最优操纵策略分析
    3.3内幕信息操纵对股价的冲击效应
    3.4内幕操纵刈‘股价的冲击效应:基于信息含量的分析

    第4章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实证检验
    4.1内幕信息操纵对证券价格波动的冲击
    4.2内幕信息操纵的行为特征检验
    4.3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甄别体系检验

    第5章内幕操纵、信息不对称及其对投资者权益的损害
    5.1证券内幕交易与信息非对称:基于理论模型的解析
    5.2内幕操纵信息非均衡的实证度量
    5.3信息非对称与投资者损害的计量分析

    第6章新兴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监管均衡
    6.1证券监管理论及其监管重心
    6.2内幕操纵与证券监管之间的博弈分析
    6.3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国际比较
    6.4新兴市场证券均衡监管模式的构建

    第7章实施证券内幕信息操纵控制的制度安排
    7.1完善内幕信息操纵的法律监管体系
    7.2构建有效率的证券信息操纵甄别体系
    7.3构建多层次的证券监管体系
    7.4强化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监管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证券市场内幕操纵与监管控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303006)的结项成果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6CJY038)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成的。
    自从股票市场创立初始,证券市场操纵就成为十分严重而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无论在西方成熟市场还是新兴证券市场上,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都一直作为“公开的秘密”存在。内幕操纵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权益,破坏了市场的正常游戏规则,而且加剧了股价的异常波动,因而实施反操纵监管成为世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尽管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对内幕操纵行为的监管与防范,但是内幕操纵行为仍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在于内幕操纵行为的复杂性、难以甄别性,以及反操纵司法程序的难以执行性。证券监管部门与市场操纵者之间的博弈从未停止过。1929年股市大崩盘后,美国参议院货币政策委员会就对证券市场运作进行深入调查,力图寻查股市崩盘的市场操纵证据,从而正式将市场操纵纳入证券监管的法律框架,并由此诞生了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等多部重要法律。虽然西方市场证券监管法律法规一直在不断完善,但仍不能杜绝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的发生,尤其是近年爆出的“安然丑闻”、“世通事件”,充分暴露了西方证券监管制度和体制的漏洞。
  • 作者简介:
    张宗新,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于1998年、2002年分别获得吉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证券市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经济学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 目录:
    导论
    0.1选题的出发点
    O.2研究的结构和框架
    0.3研究的方法
    0.4创新之处

    第1章证券市场内幕操纵概述
    1.1证券市场操纵研究综述
    1.2内幕操纵相关范畴的界定
    1.3内幕操纵行为特征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

    第2章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动因与生成机理
    2.1证券市场内幕操纵的动因分析
    2.2联盟寻租博弈与合作博弈的“正溢出”效应

    第3章内幕信息操纵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冲击效应
    3.1内幕信息操纵:基于非对称信息条件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3.2内幕交易者的最优操纵策略分析
    3.3内幕信息操纵对股价的冲击效应
    3.4内幕操纵刈‘股价的冲击效应:基于信息含量的分析

    第4章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实证检验
    4.1内幕信息操纵对证券价格波动的冲击
    4.2内幕信息操纵的行为特征检验
    4.3内幕信息操纵行为的甄别体系检验

    第5章内幕操纵、信息不对称及其对投资者权益的损害
    5.1证券内幕交易与信息非对称:基于理论模型的解析
    5.2内幕操纵信息非均衡的实证度量
    5.3信息非对称与投资者损害的计量分析

    第6章新兴市场内幕信息操纵的监管均衡
    6.1证券监管理论及其监管重心
    6.2内幕操纵与证券监管之间的博弈分析
    6.3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国际比较
    6.4新兴市场证券均衡监管模式的构建

    第7章实施证券内幕信息操纵控制的制度安排
    7.1完善内幕信息操纵的法律监管体系
    7.2构建有效率的证券信息操纵甄别体系
    7.3构建多层次的证券监管体系
    7.4强化证券信息披露制度监管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