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2-09
版次: 1
ISBN: 9787531809197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39人买过
  •   甘肃皮影作为一种戏剧形式,其与秦腔有着不可分割的亲源关系。秦腔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剧种,它形成于明代中叶,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它相对于皮影、木偶戏称之为“大戏”。而皮影、术偶戏则称之为“小戏”。但就这样一个占西北戏曲主流地位的“大戏”,却一直认社火为“祖”,皮影为“舅”。秦腔戏班不管流动到哪里演出,凡遇皮影、木偶戏班(社)在附近表演,便立即暂停演出,并请出本班“庄王”(戏班供奉的神),备好供品去拜谒“舅舅”。之后,皮影、木偶领班人代表“舅舅”去回拜,并馈赠“外甥”一件新袍或礼品。这个民俗传统,恰好反映了皮影与秦腔的密切关系,也表明甘肃皮影的出现早于秦腔。
  • 内容简介:
      甘肃皮影作为一种戏剧形式,其与秦腔有着不可分割的亲源关系。秦腔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剧种,它形成于明代中叶,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它相对于皮影、木偶戏称之为“大戏”。而皮影、术偶戏则称之为“小戏”。但就这样一个占西北戏曲主流地位的“大戏”,却一直认社火为“祖”,皮影为“舅”。秦腔戏班不管流动到哪里演出,凡遇皮影、木偶戏班(社)在附近表演,便立即暂停演出,并请出本班“庄王”(戏班供奉的神),备好供品去拜谒“舅舅”。之后,皮影、木偶领班人代表“舅舅”去回拜,并馈赠“外甥”一件新袍或礼品。这个民俗传统,恰好反映了皮影与秦腔的密切关系,也表明甘肃皮影的出现早于秦腔。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图鉴
蔺菊明;麻守仕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省志(第2卷大事记)(精)
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 委员会 编纂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岷县大崇教寺文书整理与研究
彭晓静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岗岔-克莫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申俊峰 等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立法
杨作林 主编;程有清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蓝皮书:甘肃文化和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2023)
马廷旭;戚晓萍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方言概况(世纪中文·学人文丛)
雒鹏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饮马农场志
甘肃饮马农场志编纂委员会主编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庄浪宋代陶模陶范研究
李晓斌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馆藏档案精粹
拓志平 主编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辞典
程金城 周奉真
甘肃民间皮影艺术
甘肃向日葵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兴珍 著;卯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