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3
版次: 1
ISBN: 9787567111950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2页
字数: 22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4人买过
  •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首先介绍妇女解放问题是如何在“国家/民族”的背景下被时人所讨论,并刻上阶级的烙印的。其次,阐释社会舆论对于妇女出走、社交、恋爱等问题的争论,尤其是关于贞操问题的辩论。随后,将妇女作为“社会的人”,讲述不同时期对于婚姻的讨论。最后,讲述了妇女是如何作为“阶级的人”被时人所关注的。   刘长林,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陈独秀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曾赴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历史社会学。曾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股项目各一项。主要论著有《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陈独秀、胡适、粱漱溟人生哲学研究》、《近代上海社会史论》等,近年曾获上海市历史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等。 写在前面
    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第二节学术回顾

    第一章妇女解放中国化的路径
    第一节得到认同的西方女权运动
    第二节遭遇质疑的民国妇女参政运动
    第三节唯物史观视角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一、劳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二、“一战”后妇女运动的趋向
    三、中国女工问题的考察
    四、妇女解放运动的理想蓝图:苏俄模式

    第二章妇女个性解放
    第一节贞操的存废:两性自由的尺度
    一、掀起波澜的《贞操论》
    二、从男女平等出发驳贞操
    三、自由的商榷:贞操的存与废
    四、从唯物史观看贞操问题
    第二节妇女个性解放中“出走”的论争
    一、“易卜生号”的推出
    二、影响中国的“娜拉
    三、娜拉引出的思考:经济独立下的自由
    第三节社交公开与婚恋自由
    一、《觉悟》对男女社交公开的讨论
    二、男女同学与女子解放和婚恋自由
    三、多重视角的恋爱自由观
    第四节女性气质的教育与职业
    一、女子教育:良妻贤母的养成
    二、符合女性气质的职业
    第五节女性缺失的家庭改革
    一、调适的家庭改革观
    二、家庭:女性的归宿
    三、《东方杂志》与妇女解放

    第三章婚姻观的批判与重建
    第一节冲破旧式婚姻的禁锢
    一、对旧式婚姻的描述与批判
    二、对新式婚姻的构建
    三、偏激的婚姻观点
    ……
    第四章中共动员妇女的话语分析
  • 内容简介: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首先介绍妇女解放问题是如何在“国家/民族”的背景下被时人所讨论,并刻上阶级的烙印的。其次,阐释社会舆论对于妇女出走、社交、恋爱等问题的争论,尤其是关于贞操问题的辩论。随后,将妇女作为“社会的人”,讲述不同时期对于婚姻的讨论。最后,讲述了妇女是如何作为“阶级的人”被时人所关注的。
  • 作者简介:
      刘长林,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陈独秀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曾赴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历史社会学。曾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股项目各一项。主要论著有《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陈独秀、胡适、粱漱溟人生哲学研究》、《近代上海社会史论》等,近年曾获上海市历史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等。
  • 目录:
    写在前面
    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第二节学术回顾

    第一章妇女解放中国化的路径
    第一节得到认同的西方女权运动
    第二节遭遇质疑的民国妇女参政运动
    第三节唯物史观视角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一、劳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二、“一战”后妇女运动的趋向
    三、中国女工问题的考察
    四、妇女解放运动的理想蓝图:苏俄模式

    第二章妇女个性解放
    第一节贞操的存废:两性自由的尺度
    一、掀起波澜的《贞操论》
    二、从男女平等出发驳贞操
    三、自由的商榷:贞操的存与废
    四、从唯物史观看贞操问题
    第二节妇女个性解放中“出走”的论争
    一、“易卜生号”的推出
    二、影响中国的“娜拉
    三、娜拉引出的思考:经济独立下的自由
    第三节社交公开与婚恋自由
    一、《觉悟》对男女社交公开的讨论
    二、男女同学与女子解放和婚恋自由
    三、多重视角的恋爱自由观
    第四节女性气质的教育与职业
    一、女子教育:良妻贤母的养成
    二、符合女性气质的职业
    第五节女性缺失的家庭改革
    一、调适的家庭改革观
    二、家庭:女性的归宿
    三、《东方杂志》与妇女解放

    第三章婚姻观的批判与重建
    第一节冲破旧式婚姻的禁锢
    一、对旧式婚姻的描述与批判
    二、对新式婚姻的构建
    三、偏激的婚姻观点
    ……
    第四章中共动员妇女的话语分析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潜水(潜水本科专业系列教材)
陶旼,袁东,刘帅 编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贸易港概论
李世杰 著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插画:插画师要知道的10个宝藏技巧
[英]莫妮·菲达格 著;陶尚芸 译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贸易港多元化纠纷解决建构研究
肖雯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职业者生存手册
无戒;杜培培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的技术
(英) 伊锡尔·德·索拉·普尔贾森·休斯(Ithiel de Sola Pool) 著,汉唐阳光 出品,胡泳、刘纯懿 译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之路(全三册)
[法]让-保尔·萨特 著;丁世中 沈志明 译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写作法
(美) 彼得·埃尔伯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现实主义——一个关于自由主义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
(英)马特·斯利特 著,杨昊 译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与神经生物学
(美)约翰·塞尔著,文学平、盈俐译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秩序的虚假承诺(知世)
[英]帕特里克·波特 著;姜一丹 译;周丽娅 校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自由体系的展开——康德后期伦理学研究
刘作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读本
刘长林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会计基础与技能实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创新教材
刘长林、苏慧萍、彭小琳 编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医、兵(增订本 套装上下册)
刘长林 著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极端行为研究
刘长林 著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研究设计型化学实验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示范性实验系列教材
刘长林、田德美、邓红涛 编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近代上海社会史论
刘长林 著;忻平 编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电路原理
刘长林、李永泉 著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中国系统思维
刘长林 著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高等院校经典教材配套辅导书:电路常见题型解析
刘长林、刘静、王景双 著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上下)(修订版)
刘长林 著
自由的限度与解放的底线:民国初期关于“妇女解放”的社会舆论
中国象科学观(上、下册)
刘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