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5卷·第1期)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5卷·第1期)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7
版次: 1
ISBN: 9787511714695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2页
字数: 43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5人买过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到今年整整走过了十五个春秋。积十五年的感想、体会和经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了更多、更宽广的理解。从研究的角度看,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既是一种美学原理、美学思潮,也是一个美学学派和一门美学学科;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也属于美学的一部分;既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又与东方文化密切相联,是超乎东西方文化的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它涵盖的面是非常宽的,无论原理、思潮的研究,还是学派和学科的研究,甚或对它们作综合和交叉的研究,都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范围之内。十五年来,我们正是秉着这一“研究”的宗旨,力图全方位地反映、展现这一领域的前沿成果,推进这一领域内外的相互交流。目前已有的栏目,如“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中英审美现代性差异”、“审美人类学”、“学术访谈及专论”等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宗旨的体现。本期我们又推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研究”新栏目,相信它会引起读者们的关注,因为它是把我们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认识、接受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加深和拓宽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认识。 卷首语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文艺
    前期朱光潜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政治与学术的复调话语——论瞿秋白与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关系维度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身体美学解读
    摹仿:阿多诺美学的原点——兼论本雅明的摹仿概念
    “他者”语境下的尼采悲剧观——以《悲剧的诞生》为例
    作为叙事的民族——霍米·巴巴对民族认同的后殖民解构
    从心理分析走向政治批评——后精神分析文论的泛政治化现象研究
    价值论美学论纲
    生态危机的根源探析述评

    域外来稿
    作为展示体系的博物馆
    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研究
    再现的政治:布莱希特与媒介

    学术访谈
    CulturalStudies:ReturntoBeautyAnInterviewwithProfessorJanetWolff
    Marx,EthnomusicologyandAudiovisualArchives:AnInterviewwithProfessorAnthonySeeger
    多元比较与“回到历史语境”:学科史研究的新方法——张英进教授访谈

    审美人类学研究
    审美人类学的问题阈
    神话、历史与神话历史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种族与族群

    “津辉讲坛”及其他
    周来祥先生逝世——周年纪念
    周来祥:一个为美学事业燃烧了生命的人
    辩证思维与美学研究——周来祥美学方法论对我的影响
    周来祥与和谐自由论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书评与综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与理论建构——读王杰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化研究与大学文学教育——评陆扬主编的《文化研究导论》
    “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美学与马克思主义》、《跨文化齐泽克读本》新书发布会综述

    英文目录
    英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格式
  •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到今年整整走过了十五个春秋。积十五年的感想、体会和经验,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了更多、更宽广的理解。从研究的角度看,当今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既是一种美学原理、美学思潮,也是一个美学学派和一门美学学科;既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也属于美学的一部分;既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又与东方文化密切相联,是超乎东西方文化的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它涵盖的面是非常宽的,无论原理、思潮的研究,还是学派和学科的研究,甚或对它们作综合和交叉的研究,都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范围之内。十五年来,我们正是秉着这一“研究”的宗旨,力图全方位地反映、展现这一领域的前沿成果,推进这一领域内外的相互交流。目前已有的栏目,如“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中英审美现代性差异”、“审美人类学”、“学术访谈及专论”等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宗旨的体现。本期我们又推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研究”新栏目,相信它会引起读者们的关注,因为它是把我们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认识、接受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进而加深和拓宽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认识。
  • 目录:
    卷首语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文艺
    前期朱光潜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政治与学术的复调话语——论瞿秋白与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关系维度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身体美学解读
    摹仿:阿多诺美学的原点——兼论本雅明的摹仿概念
    “他者”语境下的尼采悲剧观——以《悲剧的诞生》为例
    作为叙事的民族——霍米·巴巴对民族认同的后殖民解构
    从心理分析走向政治批评——后精神分析文论的泛政治化现象研究
    价值论美学论纲
    生态危机的根源探析述评

    域外来稿
    作为展示体系的博物馆
    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研究
    再现的政治:布莱希特与媒介

    学术访谈
    CulturalStudies:ReturntoBeautyAnInterviewwithProfessorJanetWolff
    Marx,EthnomusicologyandAudiovisualArchives:AnInterviewwithProfessorAnthonySeeger
    多元比较与“回到历史语境”:学科史研究的新方法——张英进教授访谈

    审美人类学研究
    审美人类学的问题阈
    神话、历史与神话历史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种族与族群

    “津辉讲坛”及其他
    周来祥先生逝世——周年纪念
    周来祥:一个为美学事业燃烧了生命的人
    辩证思维与美学研究——周来祥美学方法论对我的影响
    周来祥与和谐自由论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书评与综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与理论建构——读王杰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化研究与大学文学教育——评陆扬主编的《文化研究导论》
    “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美学与马克思主义》、《跨文化齐泽克读本》新书发布会综述

    英文目录
    英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格式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