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文学史(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0
版次: 1
ISBN: 9787510009969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3页
字数: 42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58人买过
  •   有感于坊问文学史类书籍的种种缺憾,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亲自执笔,为读者呈现一部中国文学史的最新学术论著。《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本独立的文学之史,说明文学这门艺术在历史上如何出现、如何完善、如何发展,其内部形成了哪些典范,又都存在哪些问题与争论,包括各时期人的文学史观念和谱系如何建构等等。文学的观念史、创作史、批评史,也兼摄于其中。
      《中国文学史(上)》是对过去文学史传统写法的重大革新——注意文学史实和历史诠释的区分,反对文学史写作的简单化,注重文学发展中多元异质成分的挖掘,尽力为读者还原一部真实的文学发展史。   龚鹏程,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台湾学生书局总编辑等职。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台湾十大金榜专栏作家称号。2004年起,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龚鹏程先生自幼才华横溢,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等,博古通今,著作等身,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美誉,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知名学者。至今正式出版专著70余种,其中在内地出版的有:《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文人阶层史论》、《文化符号学导论》、《文学散步》、《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等。 自序
    导论文学史的研究
    第1章诗经的文籍化与诗篇的发展
    失落的音符
    诗乐并进
    走自己道路的诗

    第2章楚辞的经典化与辞赋的发展
    不歌而诵的辞令
    士不遇的情感投射
    文学传统建构的错觉

    第3章从言语侍从之臣到文章之士
    投其所好的文字艺术
    写作群体的扩张
    文学意识的自觉

    第4章文学创作的自觉
    文学创造的心理状况
    对文学功能的认识
    文学操作技艺的钻研

    第5章文学势力的扩大
    经典的形成
    文字主导的势力
    乐府的诗化

    第6章文人阶层的形成
    士人的分化
    势力的消长

    第7章文学经验的开拓
    风俗世相的创作形态
    仕、隐、居、游
    女性化的书写与旷观宇宙的世界观

    第8章文体意识的表现
    文体流别的确立
    文学的辨体活动
    文体的审美要求

    第9章建安文学的新变
    文人群体意识
    发展中的渐变
    建安体的表现特征

    第10章议论文的文学化
    文论、才性论
    论的价值

    第11章言辩为美的时代
    新经子学
    名理优长的社会
    言辩的趣味

    第12章汉魏风骨的衰歇
    慷慨以使气
    忧世

    第13章巧言令色的社会
    所谓名士
    所谓巧言
    所谓浪漫

    第14章缘情绮靡的诗篇
    缛彩繁文
    绮靡以述情
    巧构形似

    第15章文学技艺的强化
    文律
    先辞采而后情理
    文采斐然

    第16章东晋文风的变化
    变动的时代
    重申名教
    抱朴

    第17章论议人生的诗文
    以质校文
    对生命的感怀
    说理的倾向

    第18章中和之美的典范
    人的发现
    平淡的风格

    第19章山水游赏的类型
    才子用世
    文笔之辨
    山水游赏

    第20章拟古而生的创造
    用典
    拟古
    变乐

    第21章南朝文风的基调
    民歌
    乐府曲谣故事化
    隶事之风

    第22章发现声音的奥秘
    分体论文
    四声八体
    格律之美

    第23章永明文学的风貌
    文学超越经学
    “约句”、“准篇”

    第24章《文心雕龙》的理论
    仿经学条例以作论
    美的客观论
    体现宋齐文学情境

    第25章诗人社会的建构
    评诗之法
    艺术风格的独立
    文学权威的形成

    第26章新旧文体的交锋
    各具其美善
    文体之争
    学者之文对文人之文

    第27章主写女人的宫体
    萧梁父子
    脱离讽喻寄托
    声色大开

    第28章《文选》与《玉台新咏》
    文学选集
    文学性的标准
    女性文学专集

    第29章南北文风的分合
    亡国之音,哀以思
    南风北渐
    文化政策

    第30章佛道教的新资源
    道教新思潮
    汉译佛经之文体

    第31章对文与赋的补叙
    排偶以供喻说
    潜气内转
    齐梁最好的文字

    第32章对说与唱的补叙
    言语之美
    小说与清谈
    市井趣味

    第33章隋唐文学的论述
    政治与文学
    诗必盛唐?
    文化意义上的盛唐

    第34章一格律的发展
    诗的壁垒
    诗体诗法
    立意为宗

    第35章风格的演变
    唐人选诗
    文学史意识
    变古的声音

    第36章尾音与新声
    文质调和
    文人身份改变
    诗体形成

    第37章文学的社会
    受认可的价值
    作品的流布

    第38章宫廷文学的黄昏
    帝国书写
    龙朔文风
    消逝的侍从喧声

    第39章开天诗坛的面貌
    标签化的盛唐
    王维、岑参、孟浩然、李白

    第40章俱怀逸兴壮思飞
    宏丽与绮靡
    新时序的因素

    第41章安史乱后的景观
    英雄气弱
    比兴风雅
    意兴

    第42章杜甫诗及其问题
    议论的趣味
    重“赋”的表达方式
    诗史互证

    第43章元和体及其问题
    诗人主客图
    风格之竞争
    古今诗运关键

    第44章文儒的古文运动
    文儒自居
    重义理、尊六经、言圣道
    道文不二

    第45章韩愈诗及其问题
    诗文辨体
    风格源流
    一祖三宗

    第46章义山诗及其问题
    代言叙述传统
    戏剧性的演出
    文学之本质

    第47章温庭筠及其问题
    词本艳科?
    词的本相
    词的文学

    第48章晚唐诗及其问题
    反晚唐观点
    诗学晚唐
    以文为戏

    第49章被遮蔽的骈文史
    遮蔽扭曲的诠释
    骈文与古文
    约六经之旨以成文

    第50章被扭曲的说唱史
    通俗说唱
    传奇与六朝小说
    历史叙述之传统
    出版后记
  • 内容简介:
      有感于坊问文学史类书籍的种种缺憾,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亲自执笔,为读者呈现一部中国文学史的最新学术论著。《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本独立的文学之史,说明文学这门艺术在历史上如何出现、如何完善、如何发展,其内部形成了哪些典范,又都存在哪些问题与争论,包括各时期人的文学史观念和谱系如何建构等等。文学的观念史、创作史、批评史,也兼摄于其中。
      《中国文学史(上)》是对过去文学史传统写法的重大革新——注意文学史实和历史诠释的区分,反对文学史写作的简单化,注重文学发展中多元异质成分的挖掘,尽力为读者还原一部真实的文学发展史。
  • 作者简介:
      龚鹏程,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台湾学生书局总编辑等职。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台湾十大金榜专栏作家称号。2004年起,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教授。
    龚鹏程先生自幼才华横溢,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等,博古通今,著作等身,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美誉,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知名学者。至今正式出版专著70余种,其中在内地出版的有:《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文人阶层史论》、《文化符号学导论》、《文学散步》、《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等。
  • 目录:
    自序
    导论文学史的研究
    第1章诗经的文籍化与诗篇的发展
    失落的音符
    诗乐并进
    走自己道路的诗

    第2章楚辞的经典化与辞赋的发展
    不歌而诵的辞令
    士不遇的情感投射
    文学传统建构的错觉

    第3章从言语侍从之臣到文章之士
    投其所好的文字艺术
    写作群体的扩张
    文学意识的自觉

    第4章文学创作的自觉
    文学创造的心理状况
    对文学功能的认识
    文学操作技艺的钻研

    第5章文学势力的扩大
    经典的形成
    文字主导的势力
    乐府的诗化

    第6章文人阶层的形成
    士人的分化
    势力的消长

    第7章文学经验的开拓
    风俗世相的创作形态
    仕、隐、居、游
    女性化的书写与旷观宇宙的世界观

    第8章文体意识的表现
    文体流别的确立
    文学的辨体活动
    文体的审美要求

    第9章建安文学的新变
    文人群体意识
    发展中的渐变
    建安体的表现特征

    第10章议论文的文学化
    文论、才性论
    论的价值

    第11章言辩为美的时代
    新经子学
    名理优长的社会
    言辩的趣味

    第12章汉魏风骨的衰歇
    慷慨以使气
    忧世

    第13章巧言令色的社会
    所谓名士
    所谓巧言
    所谓浪漫

    第14章缘情绮靡的诗篇
    缛彩繁文
    绮靡以述情
    巧构形似

    第15章文学技艺的强化
    文律
    先辞采而后情理
    文采斐然

    第16章东晋文风的变化
    变动的时代
    重申名教
    抱朴

    第17章论议人生的诗文
    以质校文
    对生命的感怀
    说理的倾向

    第18章中和之美的典范
    人的发现
    平淡的风格

    第19章山水游赏的类型
    才子用世
    文笔之辨
    山水游赏

    第20章拟古而生的创造
    用典
    拟古
    变乐

    第21章南朝文风的基调
    民歌
    乐府曲谣故事化
    隶事之风

    第22章发现声音的奥秘
    分体论文
    四声八体
    格律之美

    第23章永明文学的风貌
    文学超越经学
    “约句”、“准篇”

    第24章《文心雕龙》的理论
    仿经学条例以作论
    美的客观论
    体现宋齐文学情境

    第25章诗人社会的建构
    评诗之法
    艺术风格的独立
    文学权威的形成

    第26章新旧文体的交锋
    各具其美善
    文体之争
    学者之文对文人之文

    第27章主写女人的宫体
    萧梁父子
    脱离讽喻寄托
    声色大开

    第28章《文选》与《玉台新咏》
    文学选集
    文学性的标准
    女性文学专集

    第29章南北文风的分合
    亡国之音,哀以思
    南风北渐
    文化政策

    第30章佛道教的新资源
    道教新思潮
    汉译佛经之文体

    第31章对文与赋的补叙
    排偶以供喻说
    潜气内转
    齐梁最好的文字

    第32章对说与唱的补叙
    言语之美
    小说与清谈
    市井趣味

    第33章隋唐文学的论述
    政治与文学
    诗必盛唐?
    文化意义上的盛唐

    第34章一格律的发展
    诗的壁垒
    诗体诗法
    立意为宗

    第35章风格的演变
    唐人选诗
    文学史意识
    变古的声音

    第36章尾音与新声
    文质调和
    文人身份改变
    诗体形成

    第37章文学的社会
    受认可的价值
    作品的流布

    第38章宫廷文学的黄昏
    帝国书写
    龙朔文风
    消逝的侍从喧声

    第39章开天诗坛的面貌
    标签化的盛唐
    王维、岑参、孟浩然、李白

    第40章俱怀逸兴壮思飞
    宏丽与绮靡
    新时序的因素

    第41章安史乱后的景观
    英雄气弱
    比兴风雅
    意兴

    第42章杜甫诗及其问题
    议论的趣味
    重“赋”的表达方式
    诗史互证

    第43章元和体及其问题
    诗人主客图
    风格之竞争
    古今诗运关键

    第44章文儒的古文运动
    文儒自居
    重义理、尊六经、言圣道
    道文不二

    第45章韩愈诗及其问题
    诗文辨体
    风格源流
    一祖三宗

    第46章义山诗及其问题
    代言叙述传统
    戏剧性的演出
    文学之本质

    第47章温庭筠及其问题
    词本艳科?
    词的本相
    词的文学

    第48章晚唐诗及其问题
    反晚唐观点
    诗学晚唐
    以文为戏

    第49章被遮蔽的骈文史
    遮蔽扭曲的诠释
    骈文与古文
    约六经之旨以成文

    第50章被扭曲的说唱史
    通俗说唱
    传奇与六朝小说
    历史叙述之传统
    出版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系运作机制研究
余蔚 著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名家古典美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张海君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中药材及饮片真伪鉴别图典(1-4册)盒装 常见中药材及饮片真伪鉴别方法 药材真伪鉴别真伪对照 中药材真伪鉴别工具书 广东科技
张继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式现代化资源节约之路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古人说话之道
郭谦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绘画珍藏(英)
刘奉文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诗词通识(献给大众读者的中国诗词普及著作,附带:全彩名画+名家藏书票)
流沙河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词汇卷)
“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丛书编委会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古典诗文名句赏析辞典
黄金贵 等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清明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春节(精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 编;武建华 张维彩 图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婺派建筑 金东卷
洪铁城 编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文学史(上)
文心雕龙讲记(讲《文心雕龙》,讲中国文化史,更讲读书、读人、读世、读理之法)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有文化的文学课·精装本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有知识的文学课·精装本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这不是文学概论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文学散步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有文化的文学课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文学史(下)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红楼丛谈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文学批评的视野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中国诗歌史论
龚鹏程 著
中国文学史(上)
文学散步:第4版
龚鹏程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