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509794876
定价: 8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4页
字数: 190千字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土地”新政的实施和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农村要素禀赋结构发生重要改变,这意味着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将随之调整。由于技术创新是由其需求方和供给方力量共同决定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本书从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农户要素禀赋结构转变和规模变化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以及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和资本控制农业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 周端明,男,1973年出生,安徽太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200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2002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助教。2002-2007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2007-2011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2011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2012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导 言/001

      问题的提出/001

      研究思路和结构/00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005

    1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发展/007

      1.1 中国农业的增长与结构变迁:演进描述/008

      1.2 农业增长的源泉:要素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14

      1.3 测度方法和数据来源及处理/019

      1.4 估算结果与分析/028

      1.5 结论/036

    2 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述评/038

      2.1 技术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简史/038

      2.2 要素节约偏向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041

      2.3 需求导向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048

      2.4 对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评价/050

      2.5 结论/055

    3 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与中国农业的资本深化/056

      3.1 中国农业的资本深化进程/056

      3.2 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农户投资结构转变与农业的资本深化/074

      3.3 结论/090

    4 农地流转、农户规模与农业技术创新/092

      4.1 农户规模扩张的静态和动态效率提升/092

      4.2 农户规模、需求诱致力量与农业技术创新体系/101

      4.3 结论/115

    5 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与可持续农业发展/117

      5.1 农业价值目标的演变/117

      5.2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129

      5.3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37

      5.4 结论/148

    6 资本控制、农业技术创新与微观经营方式/150

      6.1 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理论/150

      6.2 资本控制下的农业技术创新路径:机械化和标准化/163

      6.3 结论/180

    7 农业技术创新、动态“刘易斯转折点”和人口红利/182

      7.1 关于中国是否迎来“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183

      7.2 动态“刘易斯转折点”/187

      7.3 农民工加班意愿、劳动供给与人口红利/196

      7.4 结论/226

    8 结 语/228

      8.1 主要观点/229

      8.2 政策建议/233

    参考文献/236

    后 记/253  
  • 内容简介:
    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土地”新政的实施和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农村要素禀赋结构发生重要改变,这意味着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将随之调整。由于技术创新是由其需求方和供给方力量共同决定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也应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展开分析。本书从这两个角度探讨了农户要素禀赋结构转变和规模变化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以及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和资本控制农业对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
  • 作者简介:
    周端明,男,1973年出生,安徽太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200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2002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助教。2002-2007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2007-2011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2011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2012年,任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目录:
    导 言/001

      问题的提出/001

      研究思路和结构/00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005

    1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中国农业发展/007

      1.1 中国农业的增长与结构变迁:演进描述/008

      1.2 农业增长的源泉:要素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14

      1.3 测度方法和数据来源及处理/019

      1.4 估算结果与分析/028

      1.5 结论/036

    2 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述评/038

      2.1 技术变革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简史/038

      2.2 要素节约偏向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041

      2.3 需求导向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048

      2.4 对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评价/050

      2.5 结论/055

    3 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与中国农业的资本深化/056

      3.1 中国农业的资本深化进程/056

      3.2 农民时间的经济价值的提高、农户投资结构转变与农业的资本深化/074

      3.3 结论/090

    4 农地流转、农户规模与农业技术创新/092

      4.1 农户规模扩张的静态和动态效率提升/092

      4.2 农户规模、需求诱致力量与农业技术创新体系/101

      4.3 结论/115

    5 农业的价值目标转变与可持续农业发展/117

      5.1 农业价值目标的演变/117

      5.2 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129

      5.3 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37

      5.4 结论/148

    6 资本控制、农业技术创新与微观经营方式/150

      6.1 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理论/150

      6.2 资本控制下的农业技术创新路径:机械化和标准化/163

      6.3 结论/180

    7 农业技术创新、动态“刘易斯转折点”和人口红利/182

      7.1 关于中国是否迎来“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183

      7.2 动态“刘易斯转折点”/187

      7.3 农民工加班意愿、劳动供给与人口红利/196

      7.4 结论/226

    8 结 语/228

      8.1 主要观点/229

      8.2 政策建议/233

    参考文献/236

    后 记/253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蜚蠊大图鉴
王宗庆 邱鹭 车艳丽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致公党史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戴木才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宁夏回族自治区(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置研究
毛振华 等著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诗的精神:诗学独立宣言暨与经院式文学哲学研究的决裂 诗歌研究 经典诗歌 说诗
孙亚君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